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大,党中央多次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提出要求,不断引领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青岛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伴随着全国改革的浪潮,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扩大经营自主权、两权分离、承包责任制、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以国有资产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五个阶段,实现了企业从政府行政机关的附属向市场主体的转变。以一般竞争  相似文献   

2.
刘懿婷 《商场现代化》2007,(25):169-170
伴随国有企业改制的历程,国有企业经营者逐步获得了充分的自主权,而政府在逐步退出对国有企业直接管理的同时,为了实施对经营者的监督与约束,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委派财务总监制度在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中应运而生。财务总监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定位关系到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实际上是对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不断探索的过程.政府和国有企业关系的转变是与国家宏观经济体制的转变相一致的.改革以前,国有企业基本上没有自主权.企业的投资决策由计划部门批准,技术改造由经贸委决定,企业奖金工资分配由财政和劳动部门决定等等.由于国营企业只具有基层工厂的功能,所以企业的管理者不是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国家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完善自身的控制系统,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内部审计便成了企业内部控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来帮助企业减少损失,堵塞漏洞,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遇到新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从目前的国有企业来看,垄断企业的主体已经发生了变化.由政府变为企业;企业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许多国有企业开始实行股份制,有的还有外国资本介入;企业具有分配自主权.利润不再上缴国家,可以自主分配;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国家计划对之已无太大约束力.国有企业拥有获得社会优势资源的垄断权.享有国家投资和股票上市的优先权,能获得大量银行贷款,进而获取超额垄断利润.与原来不同,现在有些国有企业已经变异为特殊利益集团,而不是代表国家利益.因此,必须推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行业体制改革,而不是把垄断行业做大做强.当然,对垄断行业进行改革,还存在很多困难,但只要有中央的共识、坚定的决心以及强有力的措施.垄断行业的改革就有望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6.
孙大地 《现代商业》2022,(11):94-9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不断推进.从最开始的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入手,逐步发展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再到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整个过程由点到面并向纵深方向发展,国企改革带来了丰硕成果.但是,我们同样应该清醒地看到,改革的任务和目标还远未实现,国企改革一直在路上...  相似文献   

7.
国企改革历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发现改革思路的焦点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何者是决定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并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开始的阶段以不改变所有权基础上的企业经营控制权的改革为主导,而在后一阶段则以所有权改革来推动企业经营控制权的改革为主导.同时,文章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危慧惠 《大经贸》2004,(2):76-76
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国有企业经营人员的经营自主权逐渐得到加强,经理们获得了充分的企业控制权。在对国有企业经理货币收益激励不足的情况下,来自控制权收益的激励弥补了这种不足,从而总的激励并不缺乏。控制权收益激励成为对他们最有效的激励机制。1997年以来,上海、武汉、北京、杭州等地政府有关部门和国资管理机构都相继出台了关于股权激励的规定,一些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也先后导入了股权激励计划。总的来看,各地和企业的做法带有很大的试验性和自发性,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不仅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力量,更是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阶段,包括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承包制以及股份制试点等等。但是,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仍然面临着众多问题,例如产权结构较为单一、陈旧意识形态的阻碍、治理结构的缺失等等。本文研究的重点便是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吴勇 《计划与市场》1996,(12):17-18
十几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遵循的是下放企业经营自主权、减税让利这样一种偏重于强化激励的思路。但实践表明,这种做法使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利减弱,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现在许多人已经认识到,把所有权落实到企业,由内部人充当所有者,并对企业经营管理,是很难保证所有者权利的。因此,在所有者委托企业经理进行经营时,必须首先建立一个统一的授权机构,形成国有资产的整体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1.
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动力,国有企业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从计划经济开始,国有企业历经一系列的改革探索,赋予了企业更多的经营自主权,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解决国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国企改革工作侧重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此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实现国有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2.
在新加坡,国有企业就其法律地位而言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它们与其它普通的私人企业一样活动;另一方面,却又无权支配自己的财产,在所存权方面受政府意志的限制。换一句话说,就是从经营管理方面看,国有企业具有“工商性质”,它们必须受市场经济规模的制约;从所有权方面看,它们又是“国有”,即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有意识的控制和调节。新加坡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是一种国家领导权、监督权和企业经营自主权、财务自主权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关系,实质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基础上的国家指导和企业运营合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从落实自主权开始,在吸引人、激励人、开发人等方面较传统的人事管理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缺乏灵活有效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匮乏.致使企业的效益低下,成本上升,经营困难;同时也正因为企业的效益不佳,在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驱动机制作用下.导致国有企业很难吸引众多  相似文献   

14.
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三大主体。近几年来,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在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和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内部控制,促进增收节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国有企业弄虚作假,会计核算不实的现象仍相当普遍,扰乱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5.
一、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1.企业是市场的基本经济单元和竞争主体,确立企业的主体,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问题。在构造市场经济体制宏观框架的同时,必须重塑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 2.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5年来,企业改革基本上沿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经营方式,以市场为导向,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思路向前推进。《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落实,推动了其他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几年来,采取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经营方式等措施,增强了企业活力。但是,这些改革措施基本上是“放权让利“这一思路的产物,还没有触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企业制度,因而长期困扰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明、政企不分、企业负担过重、人员效率低下、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是对党的十四大精神的一个重大发展,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它是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特点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体现企业真正成为国内外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决定》叙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从所述基本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无论是国有企业改革早期的放权让利、利改税阶段,还是后来的经营承包、机制转换阶段,都试图来调动国有企业经营者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但效果始终不甚理想.因此,寻求并建立一种有效率的激励机制,不仅是现代企业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而且也成为当前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由于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就难以进行。十几年来,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利改税、股份制等阶段,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值得深思的是,许多国有企业并没有因此而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其中的核心问题是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治理结构的确立、规范及有效运转一直是国企改制的难点和关键,由于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中。运作经验不够丰富,又加之传统问题的困扰,致使治理结构中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够规范。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国有企业,其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各界的关注,但却始终不能步入正轨。而新加坡的政联企业(国有企业)在淡马锡控股的管理下,取得了骄人的成果。本文从对新加坡淡马锡公司成功原因的剖析开始,通过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私有化误区的分析,为中国国有企业指出了一条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20.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的持续推进下,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涉及了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从当前形势来看,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规范国有企业治理、提升经营效率的发展趋势,也是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同时还是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政府治理的需要。然而辽宁省的国企经过多次改革,如今经济仍然"江河日下",但是坚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脚步仍在前行。本文旨在通过剖析辽宁省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以及遗留的问题,分析辽宁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辽宁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