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灾防灾是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回顾本世纪的历程,世界范围的多种灾难连续不断,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达400亿美元。中国是世界上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进入90年代,我国每年的灾害损失达上千亿元。1990年到1997年,因气象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275.3亿元,每年仅水灾造成的社会财产损失都在数百亿元以上,1998年更是高达2000亿元。有资料记载,我国1931年和1935年的大洪水分别造成了14.5万和14.2万人死亡的大悲剧,1954年的那场洪水夺走了3.3万人的生命。初步统计,1998年自6月入汛到8月3日,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也有数千人之多。就河北省和石家庄市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背景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和气候千差万别,农业自然风险相当复杂,是世界上灾害严重且灾害类型最多的少数国家之一。1990—1999年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721.3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0%,2000—2005年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872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5%。  相似文献   

3.
吕阳 《辽宁经济》2009,(2):43-43
巨灾是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灾害。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给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害。近年来.因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巨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商,损失越来越大。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而汶川地震的直接损失高达8451亿元。每年我国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约65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6%。  相似文献   

4.
全球十大洪灾启示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猛兽",一向被人类视为自然灾害的元凶。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75%、财产损失的40%为洪水所致,相当于每年有300—400亿美元被无情耗费掉。大自然的赐予和惩罚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证明:洪灾的频率在明显增大,水灾的损失年年上升,从本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全球平均每年发生的洪涝灾害已由15.1次上升到22.2次,暴雨灾害也从12.1次上升到15.0次。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  相似文献   

5.
广东农业保险的客观需求1.农业风险的危害。1990年至2008年广东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约为115亿元,其中农业自然灾害的损失约占总损失的一半左右,年平均损失达58亿元。同期广东年平均农作物受灾面积约为1800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3%;年平均因灾死亡的牲畜42876头;年平均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8.13亿元,约占全省每年自然灾害总损失的一半左右。这19年中广东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的有3个年度,分别是1994年的110.63亿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背景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和气候千差万别,农业自然风险相当复杂,是世界上灾害严重且灾害类型最多的少数国家之一.1990-1999年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721.3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0%,2000-2005年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872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5%.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救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与国际上大灾风险主要通过保险机制来分担化解的做法不同,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救助工作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援助和生产自救进行,有关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保险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必需改革目前的保险体制,探索建立巨灾保险救助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新途径,有效地提升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消防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始终面对的基本问题.我国历来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损失非常严重.迄今为止,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滑坡、泥石流...  相似文献   

9.
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刚刚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即将结束的1998年是自然灾害“特别频繁的一年”。自然灾害夺走了5万人的生命,造成900亿美元的损失,分别等于前一年的4倍和3倍。报告说,1998年全世界发生了240次风暴和170次水灾。相比之下,今年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不过2月初和5月底在阿富汗发生的地震仍使9000人死亡。中国持续数月的大水灾造成300多亿美元的损失,约3600人丧生。6月发生在印度西部和10月在中美洲的水灾,都造成1万人以上的死亡。发生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的飓风导致33亿美元损失。遗憾的是,自然灾害往往发生在保险业薄…  相似文献   

10.
灾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不可避免性。我省自80年以来,全省每年受灾面积约2000万亩,成灾面积1500万亩,成灾人口700万,分别占耕地总面积和总人口的30%左右。从造成的经济损失看,仅以90年为例,因地震损失约1.5亿元、滑坡损失约4540万元、冰雹暴洪损失约2.2亿元、低温霜冻损失约1500万元、农作物虫害损失约6000万元,加上火灾和数以万计的交通事故,各种经济损失达6.22亿元。天灾人祸,严重地制约  相似文献   

11.
数字     
近日,民政部副部长贾治邦表示,发生因灾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灾情,县级民政部门要在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将灾情直接报告民政部.同时报告党委、政府和省、市民政部门。截至6月30日统计.今年以来的各种自然灾害造成943人死亡.失踪205人,紧急转移安置321.2万人。各地因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4.9亿元。  相似文献   

12.
水旱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两种自然灾害。这首先表现为水旱灾害对我国的影响面很大。以抗灾能力较弱的农业为例,建国45年来,全国农业平均每年水灾受害面积占全部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的26%,旱灾占60%;平均每年水灾受灾886万公顷,旱灾受灾2028万公顷,二者合计约为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0%。其次表现为水旱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1990年全国水灾损失值为240亿元,占自然灾害总经济损  相似文献   

13.
一、灾多损失大,灾后重建困难多。去年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入夏以来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持续时间之长,投入人力、财力之巨、损失之大为历史罕见。据测算,直接损失2400亿元以上。去年全国受灾农田6亿亩以  相似文献   

14.
洪水、飓风、地震,暴风雪……这似乎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如何应对、减少灾害损失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洪水、飓风、地震,暴风雪……这似乎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如何应对、减少灾害损失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离开电力事业的发展来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文明,不仅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即使在实践上,也找不到一个成功的例子。正因为如此,所以,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处于经济起飞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无一例外地将电力事业的发展放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最为重要的位置,根据统计,在国外,电力生产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一般情况下均维持在1:1或1.2:1之间。与国外形成强烈反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发电量增长速度与GNP年均增长速度之比为0.53:1,甘肃为0.58:1。据电力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缺电约15%至20%。1990年至1995年,甘肃每年缺电约18%至24%。1992年全国共缺电1117——1489亿千瓦时,由此少创造工业产值5473——7296亿元,其中,甘肃为8.28——12.53亿元。  相似文献   

17.
心脑血管疾病每年夺走1200万人的生命,接近世界人口总死亡率的1/4,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已达到300多万,约有1.6亿以上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鄂尔式斯市的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势头逐年趋好,特别是“九五”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3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4亿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20%以上,远远超出全国11%的增长水平.2001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30万人次,海外旅游者6800人次,创汇200万美元,旅游总收入约3亿元人民币,2002年全市旅游总人数预计可达到150万人次,总收入完成3.6亿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科技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高科技产业工业产值从1996年的8199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5618亿元,年均增长17.6%,高于同期全部工业产值增长约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由1993年的205.9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895.5亿元,年均增长23.4%,其中,2000年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为14.9%,7年提高近8个百分点。高科技产业在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开辟新的就业渠道、改善人民的生活、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做  相似文献   

20.
澧县是位于洞庭湖区的一个农业大县,1999年末全县总人口878万人,实有耕地面积102万亩。80年代以来,该县经济总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到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34亿元(不变价、下同),年均增长12.7%;工业总产值达到39.9亿元,年均增长19.8%;农业总产值达到10.4亿元,年均增长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19元,比1985年增加1446元。增长308%。实行分税制以来,该县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737%,但从财政收入增长的时间顺序来看,呈逐年下降趋势,经过1994年的高峰增长之后,体制改革带来的高速增长逐渐趋于平稳,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