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闽南茶业发展迅速,安溪的"中国茶都"亨誉世界,泉州的"闽南茶都"声势壮大。永春人抓住机遇,突飞猛进,一个以坑仔口镇为中心的大型茶业生产批发市场也正在茁壮成长之中,形势喜人。尤其是坑仔口镇棋先一着,于2000年1月,经"联合国南南合作基地"批准,成为全国唯一以茶叶项目加入该基地组织的乡镇单位,名震四方。故人们称永春茶市为"南南茶都",与"中国茶都""闽南茶都"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引人瞩目。早春二月,茶技吐新芽,春风播幽香,记者到坑仔口镇采访郑清祥镇长,试图了解南南茶都的发展之路。郑镇长首先脱口而出的是坑仔口茶业的七大优势:1、制茶历史悠久,据《永春州志》记载,始自北宋,千年传承,家喻户晓;2、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69.9%,四季如春,适宜种植优良乌龙茶;3、茶叶品种齐全,铁观音、佛手、水  相似文献   

2.
《大众标准化》2012,(10):63
据了解,我国食品标准清理工作将在2013年底前完成,清理过程将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卫生部公布的《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13年底,完成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的分析整理和评估工作,提出现行相关食品标准或技术指标继续有效、整合或废止的清理意见。各相关部门根据食品标准清理工作结果修订或废止相应标准,调整相应标准管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3.
由计划到市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变异顾维绪为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和《标准化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技术监督局对我国的国家标准进行了清理整顿,在一万多项国家标准中只确定了一千多项作为强制性标准,将大量的产品标准都改为推荐性标准。根据《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目前,市场上的茶叶品种繁多,琳琅满目。消费者面对众多的茶叶生产企业和品糖,以及产品质量差异较大的茶叶产品时,最好注意以下几点:选购新茶。辨认陈茶由于茶叶在储存过程中营养成份发生改变,茶叶的感官品质随着保存日寸司延长而变差,因此在选购日寸,应购买近期生产的茶叶,即购新茶,少购陈茶。  相似文献   

5.
有关专家预言,茶叶将成为“21世纪饮料之王。”在国外风靡茶饮料之时,我国的茶叶产量和质量却呈下降之势。浙江是我国茶叶生产最大省份。可是近年来茶叶产量连年下降,80%的茶叶加工企业亏损严重。“立顿”、“立享”等洋茶乘虚而入,一时间新闻报道惊呼“洋茶入口,龙井息手。”造成茶叶等地方名特产品生产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取消名特产品地方标准,使其评价和检验无统一标准可依,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大家知道,标准作为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建立最佳秩序、提供共同语言和互相  相似文献   

6.
GB/T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以下简称:新标准)2008年10月1日实施。新标准是对GB/T8313-2002《茶茶多酚测定》(以下简称:旧标准)的修订。新标准使用后发现,采用新标准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与旧标准的检测结果有较大差异。因此,本文对新旧标准中茶多酚检测方法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何梦雄 《现代质量》2002,(11):28-28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是贯彻执行《标准化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提高产品质量、规范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工作进行的好与否,直接影响《标准化法》的全面贯彻执行。 作为组织生产的企业产品标准应当依法备案。对于企业产品标准存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及GB1.1~1.3标准编  相似文献   

8.
近期,经福建省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联席会议审查.通过了关于保留“福建省标准贡献奖”表彰项目的决定。为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与标准的推广和实施,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标准和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闽政文[2007]360号)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日,浦东新区质监局连续3天,分5批召开食品生产企业会议,开始了全面清理食品生产企业产品标准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生产与检验的依据,对《读写保护镜配制》企业标准进行了修订。本次标准修订时,增加了视屏护目镜片制作内容,将读写保护镜镜片按其功能分为:读写距离控制近视镜片和视屏距离控制近视镜片。规定了读写保护镜配制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储运等。它适用于以光学树脂镜片为载体,采用热染技术制作的视屏护目镜片。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上海市、深圳市、厦门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办公室),国务院有关部门办公厅,各中央管理企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做好2002年国有企业效绩评价工作,我们以全国国有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和国有企业有关统计快报资料为基础,制定了《2002年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上、下两册)。此外,根据《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财统犤2002犦5号)中对评议指标的调整,重新修订了《企业效绩评价评议指标参考标准(修订)》。现将《2002年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和《企业效绩评…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几点思考湖南169厂秦雄宇准进行了修订,其中修订后的消声器标准为Q/WLFJ004—1995《FzHz型风机消声器》。在不影响产品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其通用性和继承性,最大限度地使用标准件和通用件,提高标准化系数。我...  相似文献   

13.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为目的,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重复发生的事物,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同时实施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活动。而企业标准化的过程是一个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重复发生的事物不断制定标准又不断修订标准的过程,是一个对生产经验不断积累和不断规范化的过程。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促进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一项技术性工作,是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14.
该标准是对原有的《武夷岩茶》国家标准进行补充和修订而成,已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标准修订主要变化内容为:取消了武夷岩茶原料产区的划分和茶树品种分类;增加了大红袍产品的等级划分;按照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和NY5244《无公害食品茶叶》等,修订和细化了卫生指标;取消了对保质期的限定;明确了标志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修订后的标准内容和形式都更为科学、规范、适用,对进一步提升《武夷岩茶》的质量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科技情报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它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而作为企业标准化领域中的科技情报工作—即企业标准情报工作,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也同样越来越显示出在企业标准化工作领域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一、企业标准情报工作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基础  企业标准情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及时搜集、加工、宣贯各类企业所需标准资料。一个企业无论是准备制定一项新标准,还是修订一项旧标准,首先要了解搜集有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确保企业所制定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茶是一种物美价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饮料,许多人是从一杯茶开始一天的生活的。印度是世界上主要的茶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茶贸易在印度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98年印度产茶8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1%;出口约19万~20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17%。印度有南部、东北部和北部三个茶生产区。根据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生产不同风味和等级的茶。近年来的趋势是生产特色茶,如有机茶,产量达到2000吨,全部出口到欧洲、日本及其他特定市场。1印度的茶叶标准化1.1标准制定印度十分重视茶叶的标准化工作,大量采用国际标…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辽宁省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分别以辽质监标字[2001]147号和辽质监标字[2001]182号下发了《关于清理地方标准的通知》和转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关于印送《强制性地方标准清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依据WTO/TBT有关制定技术法规的正当理由和《标准化法》中对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规定,对辽宁省现行有效的336项强制性地方标准进行了清理,第一阶段清理工作已结束,其中继续有效的60项,需要修订的89项,废止的186项。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2008年,中国7万家茶企的总产值为300亿元,而同年仅“联合利华”旗下“立顿”一家茶叶企业的产值就高达230亿元,相当于国内茶叶产值的2/3强。“中国7万家茶叶企业的年产值竟然大约相当于‘立顿’1家。”这是2009年中国茶叶博览会上最惊人的一条新闻。这也成了中国茶人、热爱中国茶的中国人和中国茶企心中之痛。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茶企难以构筑核心竞争力呢?  相似文献   

19.
《大众标准化》2010,(12):66-66
<正>行业标准《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据了解,这项标准是对原有的《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方法》、《出口乌龙茶品质感官审评评分方法》和《进出口茶叶感官审评室条件》的整合修订,把进出口茶叶品质感官审评分为审评室条件和品质感官审评方法两部分。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2008年,中国7万家茶企的总产值为300亿元,而同年仅“联合利华”旗下“立顿”一家茶叶企业的产值就高达230亿元,相当于国内茶叶产值的2/3强。“中国7万家茶叶企业的年产值竟然大约相当于‘立顿’1家。”这是2009年中国茶叶博览会上最惊人的一条新闻。这也成了中国茶人、热爱中国茶的中国人和中国茶企心中之痛。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茶企难以构筑核心竞争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