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对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组织的内部。除了有由组织根据目标设计、组建的正式组织外。必然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内的一些成员在共同的工作中,由于性格、价值观、兴趣爱好趋同而自发形成的松散的群体组织。一个组织的成员在长期的共同工作、生活交往中,由于彼此了解的加深,总会有一些人组成一个个群体、集团。这些群体、集团以个人感情相维系,其成员经常聚会、交流,并且形成了被大家所接受并遵守的行为规则。  相似文献   

2.
企业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企业非正式群体的几个基本问题非正式群体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E·奥提出的。20世纪20年代起,梅奥等人经过长达8年的实验研究(即“霍桑实验”)发现,在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实际上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非正式组织。他认为,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企业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自然形成的无固定形式的社会组织。在这里,人们之间具有基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产生的共同的情感和态度,并且正是这种情感和态度把他们组合到一起。在非正式群体中,起支配作用的价值标准是感情逻辑,要求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基于成员之间共同感情而产生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非正式组织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早期行为科学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的奠基人梅奥在进行著名的霍桑实验之后,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在企业内部不仅存在着正式组织,而且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指,它是存在于一个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交往之外,基于共同的情感、信仰、兴趣、利益而形成的,不受组织机构制度、层级束缚的自发性群体。它有如下特点:第一,成员不是固定的,总是变动;第二,成员总是容易相信本组织内的成员,对本组织外的成员则反之;第三,非正式组织内通常会有一位核心人物,但他往往不是正式组织中的领导;第四,非正式组织内的活动是自发的、自愿的。任何一…  相似文献   

4.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情感的交流,这就必然会形成有几人或更多人的群体,这便是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由人员间非正式交互行为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网,它并非遵循法定程序建立,而是基于人与社会的关系所建立的交往系统.它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反映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它们产生于某种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观点,相同的社会背景,生活在邻近地区或同工作有关的联系,有着共同的业余爱好,形成了共同的感情而建立了一定的看法、习惯和准则,构成了一个松散的体系,它所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感情及其他需要.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社会,资本如"普照的阳光"在现代社会中渗透,并统治人们生活的一切方面.正是资本的贪婪本性及其利润至上的原则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背后的"物与物"的交换关系.管理中正式组织正是依靠资本逻辑维系着"物与物"的交换法则来运行,但不论在哪个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这只似乎"看不见的手"也同样依照一定感情逻辑维系着组织成员间的活动关系形态而发挥作用.非正式组织的结构多变,层次不清,更没有法定的领导,也无法用组织体系图谱描述,但他却能够在正式组织中产生重大影响,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正是本丈试图剖折和探讨的初衷.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等人从霍桑试验中意外发现: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目标任务很明确的组织群体。在正式组织中,一个人的行为是由组织目标规定的,并且是指向组织目标的。相反,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工人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可以说,非正式组织是从正式组织中衍生而来,而且是相伴相生的。正式组织的刚性结构和非人性化的组织形式无法满足组织成员特定的心理感情或者其他需要,在其实际活动和共同的相处过程中,自发和自然形成各种团体,这些团体便成为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  相似文献   

7.
论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芳 《现代企业》2006,(9):62-63
非正式沟通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梅奥的霍桑实验发现了存在于一切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由组织建立的群体,而非正式组织是一种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是在人们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无论在正式组织还是在非正式组织中都离不开沟通。组织中的沟通又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系统指的是经过精心谋划而建立起来的信息沟通渠道及其媒介,包括指定的信息或指示经指挥链条向下传达,意见和建议经指挥链条向上汇报。非正式沟通系统是围绕组织成员间的社会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它是一种脱…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构建中的文化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等人从霍桑试验中意外地发现,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所谓“正式组织”,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规定组织成员的职责范围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一定的组织体系。所谓“非正式组织”,就是组织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社会情感而形成的团体。这种团体,有其自然形成的规范或惯例,它通过个  相似文献   

9.
一、非正式组织的提出 现代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组织,和正式组织客观存在一样,非正式组织也是无处不在.最早提出非正式组织概念的是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家乔治·埃尔顿·梅奥,他认为非正式组织是指存在于正式组织中,人们在共同工作中所形成的靠感情和非正式组织规则连接的群体.  相似文献   

10.
非正式组织对绩效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是相对而言的,它发现于梅奥的霍桑实验(20世纪30年代)。非正式组织是指工人在企业内部劳动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交流活动,这种工作以外的联系会加深他们的相互了解,从而形成某种共识,久而久之就建立起了一种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管理的影响 非正式组织是以成员的相互情感为纽带,它一方面对其内部成员起保护作用,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使他们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它又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并通过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绩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如何管理非正式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群体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非正式群体是指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和生活中,不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而是由于共同的社会感情和兴趣而形成的团体,俗称“小团体”。说它是非正式,是因为它不能像正式群体一样有组织结构,也没有行为章程,但是它对正式群体和其它员工的情绪、工作、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它有可能使正式群体组织目标顺利实现,也有可能使正式群体的组织目标落空。因此,必须通过非正式手段加强对非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华 《现代企业》2007,(7):11-12
在现代社会,任何团队要实现团队目标都需要人与人的合作,人际间的协作远比个人努力更为有效,一个合作性的团队远远大于各个团队成员的简单相加。但是,不是所有的团队都是和谐无间的,由于任何组织都是由人组合而成的,人与人之间存在能力、兴趣、期望、动机、目标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接触和交往中,形成形式各异、程度不同的冲突,严重影响了组织绩效。那  相似文献   

13.
自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发表以来,组织中发现了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的且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客观的和必要的,只要正式组织的存在就会有非  相似文献   

14.
非正式组织是组织理论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隐含其成员共同利益的需求,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有其一定规律性。伴随着经济"新常态"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剧增,更多的员工会感到所处工作环境的不稳定。文章结合新常态经济特征,探讨了非正式组织中心理契约的存在性、来源及其形成影响过程,并针对新常态下产生的非正式组织中关系型心理契约提出了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完善企业文化的策略,针对交易型心理契约提出了重视疏导,兼顾双方利益、对非正式组织进行实时的监控、削弱非正式组织影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组织中某些重大信息(如战略目标、发展规划等)一般是通过正式形式传递的,正式形式的信息传递比较严肃、刻板,因而在一般组织成员中的传递效果并不理想。而非正式形式的传递、解读由于更贴近一般成员的心理,因而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试图探讨这种非正式形式的信息传递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6.
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群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企业改革与管理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群体问题,对于利用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的影响,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群体的特点和作用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群体,是指在企业中没有经过企业各级正式组织批准,自然形成的一种群体关系。非正式组织群体关系的存在,显示了员工间广泛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自发性和流动性。非正式组织群体的形成,无须有人事先组织,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正因为此,其成员不固定,又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如张某、李某、王某关系一向较好,…  相似文献   

17.
在我看来,企业文化的真正作用在于把正式的理念推广与非正式的信仰结合起来。最近,我到浙江,见到了那里的很多同事。会后,大家轻松地在一起,我在这种场合的交流中感受到了他们感情中流露出的更美好、追求中更深远的东西。由此感到,体验一个组织能否不断完善自我、健康成长,可能需要正式、非正式的两个层面作参照。人其实永远活在正式和非正式两个层面上。一个人早晨上班,这是正式层面的工作,是在组织行为规范下的活动。下班以后,或与同事三两小聚,或与家人享受亲情之乐,或自己沉静休憩,这些在我看来,是正式组织边界以外的事。企业往往关心员…  相似文献   

18.
杨柳 《现代企业》2011,(3):32-33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一个组织的领导活动中,下级常常会发现领导有处事不公或者考虑不周全的时候,可是碍于当时的情境又不便指出,往往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这种现象如果处理的不好,就会使上下级关系紧张起来。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渠道之外进行的各种沟通活动,一般以人们之间的交往为基础,多利用非正式的场合和非工作角色的身份,以私下交谈的方式进行的沟通。非正式沟通不拘泥于形式,直接明了。  相似文献   

19.
刘旭  卢东宁 《企业导报》2011,(19):58-59
企业管理层对员工诉求的漠视会导致消极性非正式组织的快速紧密化,当消极性非正式组织对企业的不满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会产生破坏性的反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消极性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博弈方式,提出降低其负面影响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20.
贾建刚 《财会通讯》2010,(12):33-35
本文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整体框架,不仅包括正式的制度控制,还应该包括非正式的控制。企业正式制度控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非正式制度的性质和状况。一个组织长期应用正式的制度化控制会导致组织的效率变得低下,在一个组织中要做好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的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