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何帆 《宁波经济丛刊》2006,(5):11-14,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主体和基本力量。没有广大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无法实现农业、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就没有了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蒙英姿 《广西经济》2007,(3):44-44,4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审议时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着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发挥好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职业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现代农业呼唤“职业农民”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之举。  相似文献   

3.
许艳秋 《辽宁经济》2006,(11):21-2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同时要求“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是最根本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日前,我们通过对辽南地区部分农村的调研,深深地感到,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加强培养新型农民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培养一支新型农民队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既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在于培养一支新型农民队伍,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也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王淑芬 《唐山经济》2006,(10):45-4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广大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更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育成有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6.
泽红  瑞武  立文 《河北经济研究》2006,(6):28-28,43
中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扎实推进。迁安市坚持“两个为主”,即党委、政府为主导,农民群众为主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胡威 《魅力中国》2010,(33):27-27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广播电视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重要内容,广播电视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对于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养和道德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重要手段,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面向广大农村群众最现实、最有效的传播工具,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法制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传统法律文化深厚的影响,广大农村仍然存在着农民法律意识与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法治不和谐的现象,这直接阻滞着新农村的建设。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培养新型农民,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必须具备比较高的科技文化、思想道德、卫生健康、经营管理及民主法律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为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我们就如何提高农民素质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素质。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基本内涵,进而分析提高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紧密关系,最后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农民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落实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一种具体体现,指的是思想上重视农民大众的历史地位,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实践中把实现广大农民的利益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民的人格,保障农民的权利,维护农民的利益,群策群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贯彻“以农民为本”的根本理念,并把它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巾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血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仪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坚持以人为本,刚绕农民需求,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农民的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财政支农力度。出台了多项惠农新政,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民,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对新农村建设中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对政府政策和资金投入的调整等问题最具有发言权,此外,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以及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对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由此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的关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应切实做到“五个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15.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诸于世为标志,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部署,进入到科学规划和扎实实施的阶段。胡锦涛同志指出,规划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同时要有效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王维军 《发展》2007,(6):11-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举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新农村建设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更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调动其积极性和能动性,把农民的自信心鼓舞起来,发挥其主体作用,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切实转变,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军 《辽宁经济》2006,(12):11-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摆上了突出位置,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王越 《老区建设》2012,(11):39-40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我国礼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千村一貌”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科学制定新农村规划,成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和先行环节。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太白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紧扣发展主题,创新思路,科学定位,在全县实施了以“培养新型党员、新型干部、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新促一新”工程,收到了良好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