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的中国饭店业受到了投资者和业主的青睐和追捧,成为全球饭店行业发展的亮点。在这其中,引领中国饭店业发展的业界精英们更是格外受到关注。各路“英豪”各展所长,为中国饭店业的繁荣和发展增添了几笔斑斓色彩。推崇业界精英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行业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评选的宗旨一如既往:表彰中国饭店行业精英,提升中国饭店品牌形象,提高中国饭店业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国饭店行业的健康发展。评选的主要依据是:在2005年取得了突出的经营业绩;为推动所在区域饭店业发展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和影响;所在饭店或集团2005年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战略性的进展;对加快中国饭店业国际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所在机构和所从事的工作受到了业内、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次评选历经两个多月,经过初审和复审两个阶段后,我们从20多位入围者中,最终评选出“2005中国饭店业年度十大人物”,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以姓氏笔划为序):北京饭店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泉生先生;凯莱国际酒店集团总裁王锦军先生;大连良运大酒店总经理白中林女士;如家酒店连锁首席执行官孙坚先生;洲际酒店集团北亚区执行总裁叶海华先生;粤海(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华生先生;寰岛南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沈成相先生;天伦王朝饭店总经理、天伦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总裁吴晓燕女士;速伯艾特(北京)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柏力先生;凯悦国际酒店集团地区副总裁戴毅先生。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励中国饭店业精英队伍快速、健康的壮大和成长。也希望能够涌现出更多的精英人物,共同创造中国饭店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中国饭店业十大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中国饭店业没有SARS这样的新闻,但并不意味着中国饭店业的平淡。骄人的市场业绩、活跃的市场氛围,给经历了磨难与困惑的中国饭店业增添了新的写意。 2004年年末,饭店现代化杂志社在京邀请了中国旅游饭店业界部分专家、学者,从2004年中国饭店业发生的重大且具影响力的新闻中评选出十大新闻,同时,部分专家、学者对十大新闻也给予了点睛之评,进一步阐释了十大新闻本身所具有的行业代表性和新闻性。 新闻是记录特定条件和环境下的势态亮点,尽管这些新闻不能完全代表2004年中国饭店业新闻的全部,但从中可以看到中国饭店业正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朝着集团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的方向迈进。 2004年中国饭店业十大新闻比较客观地总结了一年来中国饭店业在引进人才、海外上市、规范行业标准、奥运住宿、集团重组、资产并购、品牌扩张、国有饭店改制、集团化发展、经济型酒店、饭店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问题和事件,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一年来中国饭店业改革发展进程之脉络。  相似文献   

3.
2004年8月21日,由饭店现代化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中国饭店业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山东省烟台市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先生,中国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林山先生,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柳女士,中  相似文献   

4.
2007年是奥运的冲刺年,中国饭店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整体市场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继续在扩张中走向整合、细分、深化,呈现出热点纷呈、优胜劣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经过市场的洗礼,中国饭店业正日益成熟,不断壮大。饭店业十大人物评选的宗旨一如既往:表彰、宣传中国饭店业的领军人物,提升中国饭店业整体形象,以促进中国饭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评选的主要依据是:从行业"影响力"、"前瞻性"和"独创性"综合考虑,在2007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营业绩;推动所在饭店或集团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战略性进展:为所在地区饭店业整体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两个多月的评选,历经初审和复审,我们最终从入围者中评选出"2007中国饭店业年度十大人物",他们是(排名不分先后,以姓氏笔划为序):如家酒店连锁首席执行官孙坚先生: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香港中旅维景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幕韩先生;中州国际集团总经理张定林先生;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营运副总裁麦金信先生:汉庭酒店连锁首席执行官季琦先生;美国戴斯酒店集团(中国)总裁陈嘉财先生;万豪国际集团中国区酒店发展副总裁林聪先生;7天连锁酒店集团首席执行官郑南雁先生;金陵酒店管理公司总裁侯峰先生;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总裁徐祖荣先生。解读一个成功的企业,可以有多种角度;探究品牌发展的历史,会产生多重的感悟。追寻一个个饭店人的足迹,透过商海烟云,我们依稀可见他们创牌、守业、创新的鏖战烽火。他们是精英,是榜样,是坐标。通过他们的身影、行动,通过他们的轨迹,方向,我们希望吹响中国饭店业的集结号,希望能集聚更多的行业精英队伍,让他们引领我们前进的方向。在此,我们向业界精英们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致敬,并期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国饭店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整体市场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继续在扩张中走向整合、细分、深化,呈现出热点纷呈、优胜劣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经过市场的洗礼,中国饭店业已经成为国内少数能够达到国际水准的行业之一,日趋走向成熟。在中国饭店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行业精英队伍,是他们不断地创造着中国饭店业发展的奇迹,并以自身的行动影响着前进的方向。因此,凸现领军人物的重要意义,探讨他(她)们的经营思路,了解他(她)们开拓的艰辛历程,思索辉煌之下中国饭店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成为行业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推荐的初衷。我们评选的宗旨一如既往:表彰、宣传中国饭店业的领军人物,提升中国饭店业整体形象,以促进中国饭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评选的主要依据是:从行业“影响力”、“前瞻性”和“独创性”综合考虑,在2006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营业绩;推动所在饭店或集团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战略性进展;为所在地区饭店业整体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次评选历经两个多月,经过初审和复审两个阶段后,我们从二十多位入围者中,最终评选出“2006中国饭店业年度十大人物”,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以姓氏笔画为序):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济明先生,宁波南苑集团董事长乐志明先生,东莞市旅游局局长李善奴先生,北京国际饭店总经理陈旭华先生,开元旅业集团副总裁、开元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总经理陈灿荣先生,法国雅高集团宜必思酒店中国区总裁张尚稚先生,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国贸饭店总经理辛涛女士,豪生国际酒店集团(中国)董事长兼总裁章伟信先生,安徽古井酒店集团董事长曹杰先生,洲际酒店集团中国区发展副总裁黄德利先生。“2006中国饭店业年度十大人物”榜单的出炉,让我们触摸到了过去一年中国饭店业跳动的脉搏,它所承载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评选本身。  相似文献   

6.
由《饭店现代化》杂志主办的“2005中国饭店业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于2006年2月16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出席本次颁奖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女士,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何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26日,饭店现代化杂志社在北京瑞海姆田园度假村召开"《中国旅游饭店》、《饭店现代化》杂志编委会议"。王大平总编辑首先对两份杂志2005年的选题和改版计划作了说明,并提请编委们审议。编委们畅所欲言,集中讨论了杂志的定位及未来的编辑思路。最后,众编委及备方代表还评选出了"2004年中国饭店业十大新闻"。  相似文献   

8.
为了继续推动中国饭店业集团化进程向世界展示我国饭店集团化发展成就,今年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继续开展并完成了2004中国饭店业集团(管理公司)数据统计工作。结果显示:中国饭店业集团化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特别是中国饭店业民族品牌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9.
饭店记忆2004     
2004年中国饭店业的市场表现让世界关注,令业界振奋。北京酋旅集团组建的"首旅建国"明确了其在饭店领域的品牌战略目标;上海锦江集团的国际化之路任重而道远;民营饭店企业和国有饭店资产变革丰富了2004年的中国饭店业元素。 资本的力量决定饭店的规模。泰达旅游集团在美国成功上市,使其成为中国第一家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饭店业一直以来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但同时也暴露出其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饭店人力资源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饭店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它突出反映在饭店员工的高流失率上。饭店员工高流失率已经引起行业内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据统计,自2005年起,中国饭店业的员工流失率历年来均高于30%。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2011年3  相似文献   

11.
2005年6月2日下午,由《饭店现代化》杂志和《餐饮世界》杂志联合举办的“2004中国饭店业和中国餐饮业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京瑞温泉国际酒店隆重召开。近200位行业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此次颁奖盛会。出席颁奖典礼的主要领导有:原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烹饪协会名誉会长孙孚凌,原第八、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原商业部常务副部长、中国烹饪协会、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名誉会长姜习先生,原商业部副部长、中国烹饪协会名誉会长、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会长张世尧先生,北京市旅游局局长于长江先生,中国烹协协会特邀顾问林则普先生,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柳女士,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副秘书长蒋齐康先生,首都机场旅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桂欣先生, 《中国民航》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李石文先生,饭店现代化杂志社社长王福清先生,饭店现代化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王大平先生等。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中国饭店业继续保持了快速、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各项统计指标再创新高。管理政策的调整、外资集团的全面进入、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等诸多因素,都对本年度的饭店业市场造成了巨大影响。2006年的中国饭店业市场继续在扩张中整合、细分、深化,呈现出热点纷呈、优胜劣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饭店业已经成为国内少数能够达到国际水准的行业之一,日趋走向成熟和强大。时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习惯把岁末年初作为回首往事的时机:数字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只是把十大新闻作为陈述往事的方式;2006中国饭店业十大新闻同样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在对2006年中国饭店业发生的重大事件做出全景式扫描的同时,更突出了那些醒目的篇章。在十大新闻的选择过程中,我们依然得到了包括本刊编委在内的众多业内专家人士的鼎立支持和指导,使得2006年度的精彩乐章就此呈现,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3.
10月17日,由饭店现代化杂志社主办的"中国饭店业30年庆典大会暨2008中国饭店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王府井希尔顿酒店召开。全国人大、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旅游协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等单位的领导和各大酒店集团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马勇 《饭店现代化》2008,(10):13-1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饭店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实现了产业规模与质量的双丰收。在产业规模上,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星级饭店总数达到1.4万余家:在产业质量上,中国饭店业品牌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饭店品牌;中国饭店业品牌化建设在摸索中逐渐走出了一条"集约型"规模扩张的发展道路。值此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回顾中国饭店业品牌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与成功经验,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推动我国饭店业品牌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饭店业的建设和改造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这既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反映,也是中国饭店业融入世界市场的写照.但与此同时.中国饭店业在新建或改造项目中却产生了大量的失败案例.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并且这些失败案例大多数是无意中所为!这既反映出我们对饭店设计专业性的认识严重不足,也反映了中国饭店业自身发展的不成熟。所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地建立饭店设计和建设的团队模式.积极的协作创新,将巨大的资金投入转换成利润.对不同的饭店提供合适的整体设计方案.为饭店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  相似文献   

16.
饭店现代化杂志社邀请了国家旅游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中国旅游学院等部门的专家和学者,从2003年中国饭店业发生的重大且具有影响力的新闻中选评出了十大新闻,同时对这十大新闻给予了点评,以使这十大新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003年中国饭店业十大新闻客观全面地反映了中国饭店业在集团化发展、资产并购、规范行业标准、危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和事件。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中国的饭店业作为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将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为中国早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旅游饭店协会承办,各地方旅游饭店协会和饭店现代化杂志社等单位协办的“2004年中国饭店业集团化发展论坛”,于2004年7月21日在呼和浩特市隆重召开,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大会是今年中国旅游饭店业所举办的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盛会,参加会议的人数达到240余人,大大超过预期。  相似文献   

18.
百期贺词     
《饭店现代化》2011,(10):4-16
亲爱的朋友们:值此《饭店现代化》杂志出版100期以及"2011中国饭店业发展高峰论坛"来临之际,我衷心的祝贺贵刊以及所有论坛的参与者,正是你们一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饭店行业倾注心血。大国逢盛事,我也相信在亚太地区必然会引起很大反响。我谨对《饭店现代化》杂志为中国饭店业的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作为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的主席,我可以很自豪地说,中国正  相似文献   

19.
《饭店现代化》2010,(6):10-11
5月11日,济南山东大厦金色大厅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位饭店代表参加了第六届二次理事大会和同时举行的首届"中国饭店金星奖"颁奖典礼。会上,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张润钢做了工作报告;首届"中国饭店金星奖"揭晓,100家饭店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饭店业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0.
中国饭店业人才现状:结构性短缺与非理性流失中国饭店业人才的基本现状是结构性短缺与非正常流失严重,但并没有到人才危机的地步。2001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年增加1100家以上的星级饭店,但饭店人才培养和供应跟不上。此外国内饭店管理专业院校培养的很多学生,在3到5年内大量转移到别的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