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CPM网络的关键链汇人缓冲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键链管理作为作为项目管理的新一代技术为项目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缓冲区,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缓冲区结合应用广泛的甘特图技术和CPM网络技术来研究非确定工期项目的管理,这使得原有理论的可移植性大为增强。然而在关键链缓冲区的研究中,汇入缓冲区计算对象即汇入链的定义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这使得缓冲区的计算存在随意性;在工序前后逻辑关系相对复杂的情况下汇入链的识别就成为一个难点。论文对汇入链的识别和汇入缓冲设置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根据汇入链的本质对汇入链进行了定义,并利用CPM网络机动时间的性质给出了汇入链的识别的一般方法。其次研究了CPM双代号网络中缓冲区设置问题,并通过添加带有时间参数的缓冲节点解决了缓冲区的表示问题。最后论文通过算例对基于CPM网络对关键链汇入缓冲区设置的步骤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
在实践中,项目的执行往往伴随着不确定因素的出现,因此项目经理需要采取措施以应对这些不确定。关键链法作为约束理论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其在项目不确定性的应对中有着很大的潜力。关键链法应对不确定性是通过设置时间缓冲的方式来进行的。其首先将任务的安全时间从工期估计中分割出来,再通过某种缓冲区设置方法,如剪贴法、根方差法、APRT和APD,将安全时间以项目缓冲和输入缓冲的形式设置用以吸收不确定性。通过与其他不确定性项目调度方法的比较,指出了关键链法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仲刚  乞建勋  苏志雄 《技术经济》2009,28(7):48-50,66
本文从主观的不确定性角度出发,用简单的三角模糊数描述项目活动工期的不确定性,利用一致指数法将项目中各活动的模糊工期转化为确定工期,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关键路径法对项目进行缓冲区设置,同时对接驳缓冲区尺寸进行了修正。本文提出的缓冲区估计方法考虑了项目网络结构的特点,使得缓冲区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关键链是项目进度管理的一种新方法。针对关键链技术的两个难点问题:如何识别关键链和如何设置缓冲区,结合型号软件项目开发的特点,分别给出了识别关键链的数学模型的求解算法和一种改进型的缓冲区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布局为基础,探讨适合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提出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对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分析评价,然后进行空间分析(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的综合区划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咨询公司ERP咨询项目风险的特点和风险定量评估要求,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ERP咨询项目风险评估方法。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根据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贝叶斯风险网络模型;依赖领域专家的主观判断并借助项目经验确定网络中的概率参数,通过专家信息融合克服主观判断的缺陷;运用贝叶斯网络推理工具定量估计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影响,进一步评估风险强度并对其进行排序,以确定整个网络图中各风险的控制优先级。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于高技术投资项目的成功引入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建立了包含技术能力、产业化预期、商业性运作和支撑体系4个维度在内的全面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指标制定了五级评估标准,确定了指标权重;最后构建了以模糊综合评价为基础的评估模型和方法,讨论了引入标准。通过建立高技术引入项目评估框架,为技术转移和孵化中心及风险投资机构的相关工作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从企业战略的层次出发,构建项目导向型企业项目战略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来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TOPSIS法进行项目战略符合度评价。综合考虑企业资源和技术约束、项目战略符合度、项目风险状况以及企业所能承担的风险等因素,构建项目导向型企业项目组合优选模型。最后应用案例说明该模型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政府倡导的农业科技项目效益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政府倡导的农业科技项目效益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1995—2012年期间中国农业科技项目产出、农业生产投入和科技推广投入等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影响农业科技项目效益的主因子,然后利用熵值法确定因子权重,并对1995—2012年中国农业科技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科研成果传播和生产投入两个因子对农业科技项目效益的影响很大。建议:中国政府应加大对科技人力和科研资金的投入总量,增加科研成果传播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以实现农业科技项目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传统挣值法在项目成本与进度管控时存在一定缺陷,它从整体出发,没有考虑工序链权重不同所带来的偏差影响,也忽略了约束理论和人类行为等因素,无法反映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对此,文章引入关键链思想,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分开考虑关键链与非关键链上的挣值,合理设计缓冲区,综合分析项目进展中偏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案例的引入证实了该改进在项目应用中的有效与实用。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布局为基础,探讨适合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提出了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对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分析评价,然后进行空间分析(如主成分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的综合区划方法,以此为依据制定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提出各类型区的发展方向与政策。  相似文献   

12.
杨莉 《技术经济》2003,22(8):48-50
<正> 对于中小型(3-7人)软件项目,开发总体流程如下: 第一阶段: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 甚至部分项目根本就没有预测和分析项目现金流和财务执行情况,决策失误就在所难免了。成本估算是为完成项目各项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成本的近似估算。是决定应否接受一个项目的关键,所以在开拓项目的初期,公司的管理人员必须对项目的盈利能力做出一个大致的估算,做到心中有数。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l)认为,有三种成本估算方法:①类比估算。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估算形式,通常在项目的初期或信息不足时进行。对于当前的做中小型项目的软件公司来说,项目的类型是不确定的,如果在对客户情况不是很了解  相似文献   

13.
王波  崔清泉 《技术经济》2003,22(8):51-52
<正> 负债企业是资本中既有权益资本也有债务资本的企业。其项目估价的两个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确定需要考虑财力杠杆的作用;二是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不同的确定方式。这两个问题决定了估价时项目净现值的确定就会有不同的模型,本文给出了三种模型:修正现值模型(APV)、权益现金流量模型(FTE)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WACC)。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这些不同的模型能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但在通常情况下,它们的结论则不尽相同,本文接下来对这三种模型在现金流量和折现率、初始投资抵减和计算基础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负债企业在自身的财务安排下进行项目评估时选择哪一种方法更合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梁晨 《城市建设》2011,(4):144-144
项目资源规划是进行项目资源管理的极其重要的一步。本文分析了项目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进一步进行项目管理和控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空间信息分析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区域生态环境的分析,生态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本文将以流域生态敏感性为出发点,重点介绍空间查询和空间量算,并进行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以及在流域生态规划研究中对于空间插值和地形DEM展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齐松茹  廖燕玲  杨圣宏 《技术经济》2003,22(9):F003-F004
财务管理研究项目寿命不等的投资决策时 ,介绍了两种基本方法———最小公倍寿命法和年均净现值法。由于投资项目的寿命不同 ,为了使指标的对比合理 ,最小公倍寿命法对最小公倍寿命期内两个项目的净现值进行比较 ,确定优劣。这种方法无疑是合理的 ;但年均净现值法却是对两个寿命不等的项目 ,在各自的寿命期内计算年均净现值 ,并进行比较确定优劣。此方法并没有计算最小公倍寿命期内各项目的年均净现值 ,再进行比较。因此 ,年均净现值法的对比是否合理 ?它和最小公倍命法是否具有一致性 ?便成了研究项目寿命不等的投资决策的重要问题。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其功能;接着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主体、会计期间、计量方式和核算步骤;然后确定了林木资源的价值量核算方法,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一套自然资源的核算体系,对京津冀地区的林木资源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为京津冀地区的林木资源的管理提出三点建议:协调统筹林木资源的生态资本管理及维护成本;本金或股本不变,利息或股息分红;不卖产品卖服务。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国际学者日前发表报告称,人类正在过量地消耗着地球资源,需要在地球上设置一个“缓冲区”,以减少资源消耗,并保护其他生物和生态环境。这些学者利用现有的资源消耗和相关的环境数据撰写了这份报告。在报告中,他们把人类对环境的需求转化成人类需要多少地球面积来产生食物和其他物品,以及容纳废弃物品。报告从1961年开始逐年评估人类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即根据人类的资源消耗量、废弃物产生的数量来衡量需要多少地球面积来维持目前的人类活动。此次报告显示,1961年,人类使用了70%的地球生物圈资源,1999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120%…  相似文献   

19.
PPP模式概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文卿 《经济论坛》2014,(10):88-9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通过改革让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这为PPP模式的运用和发展确定了政策基调。PPP兴起于上世纪末,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过程中,让私人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职能的管理模式。PPP中融入了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和"物有所值"评价方法。其鲜明特点是合作各方是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伙伴关系。从国内外诸多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PPP的成功运用对于减轻财政负担、拓宽融资渠道、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现行项目评估中方法的不足,在现有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优的隶属度函数来建立模糊评判矩阵中的元素值,并论证确定该隶属度函数的合理性,同时给出了应用该隶属度函数确定的模糊评判矩阵的一个实例。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来评估的施工企业评估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评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