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彩娟 《经济研究导刊》2011,(30):185-187,195
龙脊梯田景区在旅游场域中的景观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梯田自然景观、农耕文化景观和壮族与瑶族文化景观。游客在景区里不仅感受到梯田美景这一自然景观的视觉冲击,而且还能从中感受到农耕文化和壮族、瑶族等桂北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震撼。然而,旅游部门和地方民众在开发龙脊景区时,更多的强调梯田的自然景观,而较少关注对农耕文化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的挖掘,另外,三种景观表现出自成一体的特点,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哈尼族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文化。近年来,哈尼梯田旅游在哈尼族分布地区悄然兴起。为了探索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云南元阳观音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分析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哈尼梯田旅游发展促进自然保护区建设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根据重视哈尼梯田旅游发展而轻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象,提出了如何实现哈尼梯田旅游发展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并重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唐晓云  吴忠军 《经济地理》2006,26(5):879-883
社区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形式,是农村社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从社区居民视角,通过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满意度的研究来探索影响发展的原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龙脊平安寨社区居民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分析了社区居民满意度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出结论:社区(含居民)是社区旅游发展中最关键的群体,是社区旅游发展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保护地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退化、社区利益受损已成为重要的负面影响,中外都开展了旅游生态补偿的实践活动,以确保受损主体得到相应的修复和补偿。由于基本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及保护理念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中外旅游生态补偿整个运行机制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寻找差异形成的原因,为完善我国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桂林龙脊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南山地民族地区传统人居环境适应的营造智慧。结果表明:1)该区域聚落选址坐北朝南、山环水抱,呈现“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四素同构的垂直景观结构;2)梯田开垦耕作、景观维护及水利灌溉过程充分适应地形和气候条件,并与传统农耕技术完美融合;3)壮族干栏建筑与路网体系巧妙地呼应了山地环境,体现出因地取材(木、石、竹)的营景智慧。桂林龙脊“人与天调”的人居营造智慧对于当今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具有较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忠军  张瑾 《经济地理》2008,28(5):891-896
文章在深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的山地少数民族村寨调研的基础上,以翔实的基础资料结合旅游人类学中相关理论,对旅游业的发展对山地少数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影响作出切合实际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善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机制,从社区角度来思考旅游开发问题有可能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可行的途径。然而,国内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却暴露出很多问题,引起了各界特别是旅游学界的密切关注。本文试图对近年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做一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脊梯田景区是大桂林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景观独特,宜于发展生态旅游。但基础设施建设、耕地及人口素质成为约束性限制因素,也面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继承等问题,迫切需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的实地调研,以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为切入点,对新疆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模式进行了探讨,为新疆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更清晰、更系统的思路,并为中国其他地区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对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生态补偿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对于森林旅游而言,其生态补偿主要是由利益相关者、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绩效评价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政府主导机制、自我补偿机制、区别奖惩机制和循环反哺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筑起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基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社区旅游的开发研究中,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但仅仅考虑社区旅游开发是远远不够的,社区建设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研究内容。因此,将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强调社区参与、社区居民利益分配问题、和谐社区建设更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基于典型案例的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就是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湘西凤凰古城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地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参与情况,以及凤凰古城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存在不合理现象所产生的系列问题,并对社区参与旅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本文以社区增权理论为指导,针对凤凰古城社区参与所存在的相关为题从社区的社会增权、经济增权、社会增权、心理增权这四个维度出发提出相关对策.以求实现凤凰古城社区以更深入、更和谐的方式参与到当地旅游发展中去.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对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生态补偿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对于森林旅游而言,其生态补偿主要是由利益相关者、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绩效评价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政府主导机制、自我补偿机制、区别奖惩机制和循环反哺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筑起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基石。  相似文献   

14.
张兵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139-142
近年来,在社区旅游的开发研究中,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但仅仅考虑社区旅游开发是远远不够的,社区建设也应是一个必须考虑的研究内容,将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强调社区参与、社区居民利益分配问题、和谐社区建设更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潜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构建了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潜力评估体系和市场吸引力—承载力评估模型,并以湖南紫鹊界梯田为例,通过专家和游客问卷调查与评估打分得出其旅游资源潜力级别为:市场吸引力高,承载力中高,适合旅游开发。同时也发现其存在着资源较单一、资源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农耕体验活动少、可进入性差、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社区参与性不强、知名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本研究可为紫鹊界及其它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蒋艳 《经济研究导刊》2010,(11):106-108
杭州市的城市休闲旅游发展面临社区参与的问题,其关键点是找到社区与政府的利益共同点。在政府主导下,多方合作,完善社区中介组织的职能,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开展适度的经营活动,让居民分享经济利益,实现社区发展与旅游发展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紫鹊界梯田景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鹊界梯田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合的历史遗存.其天然的自流灌溉系统堪称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通过对紫鹊界梯田景区现状的考察,客观分析了在紫鹊界梯田景区实行生态旅游将面临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保持原生态美与突出特色的矛盾和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利益再分配的矛盾,并探讨了合理开发景区的基本对策:确保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景区生态旅游最佳容量,确定开发的规模;以梯田自然景观为背景,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等.  相似文献   

18.
社区居民是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社区参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研究我国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现状及问题,从参与模式、参与内容及利益机制等角度,探讨了社区参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国家公园运动的兴起,云南省建设国家公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是,在建设的同时面临着与社区旅游利益分配的矛盾,通过分析云南省国家公园与社区旅游利益二者关系,对比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认为在云南省实施国家公园与社区旅游利益分配制度研究,有很强的必要性,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云南省国家公园社区旅游利益的分配机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云南省国家公园社区旅游利益的分配机制,从而为云南省自然遗产保护、社区居民脱贫,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滨湖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社区建设放在建设和谐滨湖、幸福滨湖、宜居滨湖的战略性位置,列入重要民生工程加大推进力度,为社区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机制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