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作为正在建设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长三角地区,其楼市之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界令人瞩目的现象。但是今年以来,在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杭州、南京等重点城市,近年来一焉高歌猛进,热度不减的楼市正在“降温”。  相似文献   

2.
夏明 《市场周刊》2008,(2):28-29
怀揣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梦想,长江三角洲正站在一体化的门口。浙江移动和上海移动、江苏移动一道,联手推动移动通信服务一体化进程,俨然已成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先行军。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经济动力源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新一轮区域角力已经策动。先是此起彼伏的专家论坛,“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区域协同发展”等,新概念新主张频频见诸报端;尔后是党政代表团高频率的穿梭互访和跨地区招商推介,更有实质性的行业性结盟,刚刚签订人才互通,又传旅游无障碍,质监互认紧随其后;各类企业在长三角诸城市间的投资并购,更是出手不凡,动辄数亿元!  相似文献   

4.
近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快速强劲,长三角地区越来越成为世人瞩目的资金盆地和经济高地,被列为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房地产业作为该区域经济中重要的一环,与整个都市圈发展起到相互推动的作用。本文从房地产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发展的优势定位以及调整目标。  相似文献   

5.
近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快速强劲,长三角地区越来越成为世人瞩目的资金盆地和经济高地,被列为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房地产业作为该区域经济中重要的一环,与整个都市圈发展起到相互推动的作用.本文从房地产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发展的优势定位以及调整目标.  相似文献   

6.
崔红军  姜楠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115-116
都市圈及其规划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目前,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以下简称长三角都市圈)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内在潜质最佳、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的首位经济核心区,也将成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率先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区域。以美国纽约都市圈和日本东京都市圈为例,分析我国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问题及瓶颈,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与长三角区域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赋权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高于京津冀都市圈。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区域内各省市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提高地区个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区域内部资源整合、产业协作等措施,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京津冀应学习借鉴长三角区域协作发展的经验,加强区域内部整合与协作,以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都市圈总部经济形成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总部经济及其产业价值链与空间价值链为纽带的都市圈生产系统,正在成为都市圈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成为提升都市圈的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长三角都市圈是我国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都市圈之一,以上海为核心。杭州、南京为副中心的总部经济,应继续加强与长三角都市圈的联动发展,从长三角都市圈的自身优势出发,明确发展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政府部门要加大都市圈内各种区域资源的开发立法力度,为总部经济与都市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长三角各级政府之间要加强合作,重视政府在总部经济和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加强引导,避免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9.
余李 《现代商业》2014,(15):132-133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恰逢上海自贸区的成立,这对长三角城市群实现城镇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从自贸区对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产生的正效应和负效应两个方面的外溢效应进行分析,认为其产生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应当积极主动支持、对接自贸区的发展,吸纳正效应的外溢。  相似文献   

10.
《大经贸》2008,(6):87-87
目前,杭嘉湖绍四市政府正着力推动杭州都市圈加快融合,杭州都市圈全面启动政府层面的合作,宁波也在统筹区域发展。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主的“一主多次”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郭琦  吴满琳 《商业时代》2007,(16):98-100
目前,在长江三角洲出现世界第六大城市圈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趋势的显现对整个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为此,对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公共政策模式进行探讨与研究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更 《华糖商情》2003,(45):32-33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区域:目前被列入“长三角”都市圈的共有15座城市,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浙江的杭州、宁波等这15座城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58%,创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5%可以说,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富裕、消费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小康生活喝红酒”,与长三角的经济水平相对应,长三角也是我国葡萄酒最主要的销售区域.年干酒消费量大概占到我国干酒消费总量的1/3,长三角集中了我国几乎所有的葡萄酒品牌和众多来自国外的品牌,既是葡萄酒的天堂,也是争夺最惨烈的战场为了反映长三角的市场情况,我刊组织了“鏖战长三角“系列章,除了介绍市场表面情况外.我们更希望把每个市场的个性说清楚。  相似文献   

13.
陈晓永 《商业研究》2007,(12):92-96
长三角与京津冀都市圈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地理分布上,都有着很多相似性。对京津冀都市圈和长三角区域的增长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并指出目前两大区域正处于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新起点上,北京、上海两大区域龙头如何依托各自在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进一步释放经济潜能,是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面对国际环境深刻巨变和国内发展阶段演变,都市圈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承上启下的空间单元,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引领国家发展的重要地域单元。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高质量推进南京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是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分析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和现实诉求的基础上,提出南京都市圈协同创新存在创新主体发展不均衡、创新要素流动性不足和协同创新网络尚未形成等问题,应从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共推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协作、共促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采取一致行动,促进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三角都市圈在近几十年中发展迅速,但因地区内产业分工缺乏协调性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从古典到现代的分工理论,均证明都市圈内产业分工、同一产业内分工的必要性。从长三角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现状和对国际成熟都市圈发展的比较分析中,找出长三角发展的差距和启示,以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10月22日,来自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的16个成员城市的代表会聚通城,举行长三角协调会第六次会议,共商区域合作大计。会议形成共识。今后一年,长三角各成员城市将围绕本次会议提出的“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提升长三角综合竞争力”这一主题。拓展思路。创新举措,推进长三角区域物流规划对接、通关对接、信息对接和政策法规对接。推动区域内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互补共享,打造中国东部物流大通道,增强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一位研究城市群的学者——戈特曼在世界的地图上画了5个圈,这些圈后来被人们公认为全球五大都市群。除了那5个圈之外,戈特曼还在中国的上海周围画了一个圈,认为这将是世界的第六大都市群——虽然那时侯的上海,那时侯的长三角还在为基本的温饱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首都经济圈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市圈已经成为引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地区。研究廊坊在环首都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对于提升廊坊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廊坊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婷 《江苏商论》2006,(6):143-145
城市群的竞争是本世纪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遇到了体制矛盾、资源危机和外部挤压等诸多问题。但长三角也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借助国际产业向中国大转移和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契机,以上海为龙头,必将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  相似文献   

20.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与腹地是相互支撑,互为基础的;中心城市既为腹地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同时又依托腹地经济的滋养而发展壮大。"长三角"、"南京都市圈"合作的倡导及实践,既是南京发展经济以及拓展腹地的内在需求,也是南京克服城市腹地软肋的重要机遇。如何借助"长三角"、"南京都市圈"合作的契机,扩大南京城市腹地范围,实现南京中心城市与腹地资源的优化整合,提升南京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归宿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