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试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就人力资本与商誉的关系、商誉的本质以及商誉的会计处理等有关问题展开讨论,以寻求商誉本质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商誉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企业并购与合并商誉的联系等方面入手,对商誉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处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解释了新旧会计准则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差异,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处理的合理性,认为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商誉的本质特征。同时对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操作性方面的不足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一、新准则下商誉的确认和计量1.商誉的实质。商誉是企业的超额获利能力.是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个性特征的总和.认识商誉的本质有利于了解商誉的确认计量问题。回顾历史对商誉本质的研究.1810年英国法官L0rd Eldon认为,商誉就是企业给顾客们的商业信誉。在1901年税收案件中,法官认定商誉为企业一些惯有的吸引人的因素或是良好的信誉和人际关系所带来的额外的收益。  相似文献   

4.
商誉是一项无形资产,也是最难以计量和进行账务处理的一项特殊资产。近几年,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商誉理论的新方法,对商誉会计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文章从商誉的定义和本质入手,引出关于商誉的处理方法,对现行商誉会计理论进行反思,并提出对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商誉的本质及自创商誉的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商誉是企业的超额获利能力,是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个性特征的总和,认识商誉的本质有利于最终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问题。商誉的本质决定了自创商誉的确认面临逻辑悖论,自创商誉的确认无助于增加有用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6.
第一,商誉的界定。一是商誉的本质。对于商誉本质的认识有以下三种主要观点: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是由于有利的商业地理位置、良好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顾客对企业的好感;总计价账户——认为商誉本  相似文献   

7.
尽管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但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还有中国会计准则都已将商誉纳入报表(仅含并购商誉),说明商誉作为资产要披露的观点正逐渐被接受,存在披露的价值。那与商誉本质相同的自创商誉为什么却被拒之报表之外呢?一、商誉的本质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特殊经济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商誉本质的误解以及商誉的会计处理中存在的误区。本文认为,将商誉人为划分为“自创”和“外购”是商誉会计理论始终存在“瓶颈”的根源。商誉本质上是一种自创价值,外购只是商誉价值在某个特殊时点上得以实现的一种途径,而不能作为商誉的主要来源。然而,商誉会计理论中对“外购商誉”与“商誉”的表述导致了概念的混淆,对本质的误解必然导致会计计量上存在误区。只有澄清商誉的本质,否则商誉会计理论的“瓶颈”将永远不会突破。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商誉的内在本质进行研究,并对品牌、商标等与商誉密切联系的概念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加深对商誉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对商誉本质的研究——兼品牌、商标、商誉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商誉的内在本质进行研究,并对品牌、商标等与商誉密切联系的概念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加深对商誉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王诤诤 《价值工程》2009,28(10):156-159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商誉的本质和计量、银行商誉的本质和银行商誉的计量模型三个问题,提出将模糊综合评估法、割差法、行业横向对比评价法综合,评定商誉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从有效劳动价值论探讨商誉的本质 商誉的会计处理准则至今也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并且半个世纪以来理论界数次的制定和修正有关商誉的会计准则,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一条准则能准确的反映商誉的本质。当下将商誉定义为"被够公司的成本超过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这个定义实际上是对外购商誉的定义而不是商誉,  相似文献   

13.
自创商誉会计确认与计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勇 《财会通讯》2008,(6):52-54
商誉是企业拥有的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我国会计准则只确认外购商誉,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本文结合商誉的本质,探讨了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对自创商誉进行计量的具体方法,以期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自创商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外购商誉与自创商誉仅仅是商誉在企业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本质相同,并进一步从资产定义等角度出发阐述了确认自创商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企业收购与兼并的发展,带来了外购商誉在企业报表上的普遍存在.文章将探讨报表上体现的外购商誉的本质是什么,通过分析产生外购商誉的影响因素,发现外购商誉不完全等同于自创商誉,而企业报表上列示的商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几个问题龚光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企业产权交易呈不断发展趋势,由此提出了商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本文拟就商誉的的本质、确认、估价、摊销等问题作一简要探讨。一、商誉的本质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商誉(G。。dwill...  相似文献   

17.
负商誉问题在会计领域一直有争议,目前在负商誉是否客观存在、负商誉的本质及其会计处理等问题上仍未达成共识。鉴于负商誉形成的多方面原因,本文认为负商誉是一个混合性的账户,应根据负商誉形成的具体原因,在会计处理时分别采用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商誉的本质是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价值有“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之分,在企业被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的“现实价值“可以为负数,表现为“负商誉“.人力资源的剩余索取权本质上是对人力资本的间接定价,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外购商誉的计量是直接定价,自创商誉的计量是间接定价,自创商誉不可能被纳入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之内,因此,自创商誉价值量大的企业表现为具有超额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9.
负商誉问题在会计领域一直有争议,目前在负商誉是否客观存在、负商誉的本质及其会计处理等问题上仍未达成共识。鉴于负商誉形成的多方面原因,本文认为负商誉是一个混合性的账户,应根据负商誉形成的具体原因,在会计处理时分别采用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确认自创商誉的正反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誉会计问题中,争论最激烈、持续时间最久的是自创商誉应否确认的问题,这也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难题。我们首先论述自创商誉的本质、定义,然后对自创商誉确认的正反理由进行了比较讨论,以供判断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