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绿带规划通过确定城市周边的限制开发区域来达到控制城市蔓延、保护生态空间、优化城市结构的目的,但同时对城市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比如间接造成资源浪费、社会不公和抬高地价等。文章通过研究首尔绿带政策形成背景及演变历程,总结其实施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评价政策实施成效的基础上,提出政策推进需要关注绿带空间规划的科学性、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连续性、完善的土地开发利用平衡机制,以及积极有效的人口调控政策等核心问题,并提出对我国城市绿带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地方政府的地区产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于地方政府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政策方案以实现乡村产业的在地化实施则显得至关重要。乡村旅游实现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的重整,是一项可供借鉴与扩散的乡村振兴治理范式与行动方案。基于政策扩散理论,文章运用案例分析和逻辑分析法对乡村旅游政策扩散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乡村旅游政策扩散在时间维度上符合“S”形曲线规律且处于快速扩散阶段;在空间维度上展现出明显的邻近效应;在扩散途径上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层级扩散、自下而上的采纳与推广、同一层级区域间的扩散和不同层级区域间的跟进四种模式;影响乡村旅游政策扩散的动因包括行政体系下政策实施要求、政策制定需求、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和横向竞争政策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农业实行补贴是世界发达国家(地区)的通行做法。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多年来的农业补贴政策实践与经验,对现阶段中国建立完善的农业补贴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低能耗产品消费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新兴家电产品领域。研究表明,"家电下乡""节能家电补贴"等政策持续支持家电消费作用有限,消费信贷能够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而促进低能耗产品消费。本文通过1995~2016年我国26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Logistic扩散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区域消费信贷对洗衣机、冰箱、电视机、空调和计算机等五类低能耗产品消费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影响程度最大是计算机。此外,家庭负担系数对低能耗产品消费具有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大力发展农村低能耗产品消费信贷、转家电补贴为区域消费信贷优惠、积极倡导低能耗产品信用消费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外煤层气开采政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煤层气开发项目既属于资源开发利用型项目,又属于社会公益性项目.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煤层气开采的经济政策, 但在推动煤层气产业化进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在借鉴国外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开发现状,采取鼓励政策,加大对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强对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科技攻关,大力加强煤层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矿业城市,特别是处于衰落期的矿业城市,都面临着经济结构单一,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职工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突出,企业负担沉重等发展困境,应借鉴国外矿业城市,如美国的休斯敦、德国的鲁尔区等转型的政策和经验.制定城市与区域统筹发展政策,促进矿业城市转型的产业调整政策,扶植矿业城市转型的财税政策,完善矿业城市转型的投、融资政策,规范矿业城市转型的环境保护政,完善矿业城市转型的人才利用政策,提炼矿业城市转型的特色文化,以促进矿业城市平稳转型.  相似文献   

7.
古村镇是我国特有的遗产文化资源,近年来,古村镇保护开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其中政府政策支持是古村镇保护发展不可缺失的手段,古村镇特殊属性又决定了其政策支撑体系的特殊性和专项性。本文从古村镇特殊属性和保护开发减贫协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古村镇保护发展的政策需求,进而设计出适于古村镇保护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粮食补贴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的惠民政策。发达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本文介绍了国外主要粮食生产国对粮食补贴的方式和发展状况,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国外粮食补贴对我国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农地减少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综观国外农地保护采取的政策与措施,既有特殊性,又有共性.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国外农地保护的政策与措施进行分析与概括,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提出相应的农地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认为虽然国情不同,但其做法仍可以为完善我国的农业支出财政政策提供有益的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梳理我国城市群土地利用研究现状、促进并深化后续研究,采用文献法与归纳法分析我国城市群土地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城市群土地利用研究的主要视角集中在城市群土地利用问题诊断、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研究以及土地利用综合属性评价等方面,今后还需加强理论体系创新研究,拓展研究内容,拓宽研究尺度,并重视研究数据的积累与方法的准确应用.重点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对典型城市群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和城市群腹地耕地保护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2008-2019年我国西南地区旅游业的面板数据,对西南地区旅游业的产业集聚水平用区位熵这一指标进行测度,在区位熵计算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来实证分析西南地区旅游业经济增长对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文选取的统计期间内,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旅游业经济增长以及旅游业规模经济对其产业集聚效应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财政支出指标对其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3.
Grain-for-green policy and its impacts on grain supply in West China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China's grain-for-green policy of converting steep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itiatives to develop its western inland regions. Using a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model,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impacts of this policy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In addition to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converting cultivated 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and its associated impacts, three other scenarios were simul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impacts on grain supply at the national level were in the range of 2–3%.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oposed policy might not have a major impact on China's future grain supply and the world grain market. At the local level, however, impacts could be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4.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及发展阶段,政策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十分显著,科学的产业政策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制定和完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加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进程,是当前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可以分为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组成政策体系,共同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产种业体系建设政策的供给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种业是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加强水产种业体系建设一直以来是我国渔业政策的重要内容。论文对建国以来我国水产种业体系建设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把水产种业体系建设政策的供给类型划分为强化基础设施类、强化监督管理类、强化产业扶持类、强化科技支撑类、强化资源保护式等五大类型。水产种业体系建设是一个层次推进、逐步完善的过程,论文最后归纳了我国水产种业的政策演化的主要特点: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演进、从总体制度规划向内在体制机制建设演进、从开发为主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演进、从由政府主导向由企业主导演进。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统计方法衡量和分析我国食品工业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运用经济理论寻找影响我国食品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食品行业Panel数据对上述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993-2003年,我国食品工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均存在空间集聚趋势;基期水平、要素投入、行业规模效应、产业关联、空间外溢性、交通运输和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食品工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成都城市群将带动四川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然而,国内城市群的发展并无太多经验可循,各地城市群也在摸索中不断前进,显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多。利用文献研究、比较与借鉴等研究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审批程序(ULURP)的核心理念,结合成都城市群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提出ULURP对成都城市群发展的借鉴及启示,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规划委员会的设置与运行、竞争机制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参与机制的引入、沟通机制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结合2000—2010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产业集聚和政府作用两个角度实证研究影响中国城市工业地价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产业集聚对工业地价有显著影响,且其作用在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2006年工业用地出让制度改革之后,政府土地总供给才对_丁业地价有显著影响,而在此之前不显著;此外,其他控制变量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交通条件也对工业地价有显著影响,但外资对工业地价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产业集聚和政府作用是影响中国城市工业地价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论文总结了2011年国家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涉及渔业生产生活发展的规划,并重点从渔业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水产养殖、捕捞等生产性渔业政策进行了总结回顾。我国实行积极的、不断完善的、因势利导的渔业生产性政策,使得渔业生产总量持续稳定增长,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渔业效益和“三渔”发展不断提高。分析表明,渔业生产性政策对渔业产业生产、结构调整和效益增减具有重要影响。为此,论文在总结我国渔业产业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水产品发展质量、加快现代化渔业建设和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is themed issue of Land Use Policy builds mainly on papers presented at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d Use Issues and Policy in China under Rapid Rural and Urban Transformation’, conven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Beijing, China, in October 2012. The conference set out to share and promote new scientific findings from a range of disciplines that advance research on land use policy in China. The contributions to this themed issue provide conceptual–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takes on the topic, around four main areas of interest to both researchers and policymakers: nation-wide land use issues, the 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 land engineering and land use, and land use transitions. Various land use issu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rapid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s in China, giving rise to formulation of new policies directly affecting land use. However, these have contributed to new land use problems due to the nature of the policies and the difficulties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 constrained by the special ‘dual-track’ structure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view of this, this themed edition makes a compelling call for more systematic research into the 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land use policy. It also emphasizes the challenge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land use policy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