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知识交易成本与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志安 《经济问题》2004,(12):12-14
传统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因为假设知识获取是无成本的,因而较难有效地解释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在构建知识交易成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之上,从知识交易成本的新视角分析了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得出企业网络是一种便于企业与企业间知识交易,能够有效地节约知识交易成本的企业间的制度安排,并进而解释了企业网络的多种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环保产业的发展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环保技术创新成为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兴主题,只有实现了环保技术的跨越发展才能实现环保事业的高效益运作,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文章从环保投资资金配置效率、环保市场供需模式、市场销售模式等多个角度探究环保产业的交易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科斯认为,企业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可相互替代的方式。企业的存在是因为它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从而可取代市场机制。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而企业的出现可以借助于其权威关系,通过减少交易次数,实现比市场机制更有效的资源配置。两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市场是通过非人格化的价格机制自发运行的,而在企业内部,则是通过以官僚组织结构为基础的行政权威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企业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彬  付媛 《经济管理》2002,(15):48-51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的毁灭性和互补性从不同程度影响了交易成本的变化,从而出现不同的治理模式选择。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由于不同时期两种技术特性的重要程度不同,带动了组织模式不断的演化,这是组织对交易成本变化不断适应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袁国良 《经济纵横》1993,(12):43-46
<正> 一交易成本是科斯本人及其追随者用以解释企业存在(规模)的唯一原因。在1937年发表的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科斯说道:“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企业的引入基本上是由于市场运行成本的存在。”如果说这时科斯在用交易成本解释企业性质时还用了“主要原因”、“基本上”等词从而有所保留的话,那么自1960年以后,便是明确主张了。“企业就是作为通过市场交易组织生产的替代物而出现的。”“所需要的全部内容就是必须认识到市场交易中存在的费用。”就国内一些引进并试图运用交易成本分析改革实践的人来说,有的无保留地接受了科斯的观点,有的则指出“企业规模不仅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也取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小和市场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是对市场配置资源形式的替代。经济话动是在企业内完成,还是在企业外完成取决于哪一种形式进行经济括动的成本更低。威廉姆森在科斯的基础上发展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对于企业和市场这两种经济话动的协调机制.特别是纵向一体化问题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然而对交易成本理论也存在诸多批评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的企业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宇 《经济时刊》2000,(2):28-29
光涌而来的网络大潮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运做方式和市场的运行机制。在网络时代,不论是企业的管理成本还是市场运行成本都大大降低。按照科斯的解释,企业组织成本的降低趋向于使企业的边界扩大,而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又趋向于使市场更多地替代企业组织进行交易。  相似文献   

9.
刘向阳 《经济评论》2007,144(2):125-127,152
企业边界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交易成本观以经济行为者的“实质理性”、“投机行为”为基本假设,围绕治理成本最小化来解释企业边界的确定;而组织能力观则以经济行为者的“程序理性”、“知识基础的不同”为基本假设,围绕生产价值最大化来解释企业边界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组织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企业组织正面临着新世纪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国际环境对企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快速反应、灵活多变,组织创新与信息技术等已成为今天组织成功制胜的法宝,传统的组织结构和旧的经营观念不再有效,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层出不穷,组织需要变革,需要创新,需要经历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转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既有的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时间概念,提出动态交易成本这一新概念,与经济演进理论相联系。从而分析了企业、市场及其演变关系。通过分析表明,在长期,企业与市场并没有明确的边界之分,所谓的边界是人为强加的。企业与市场通过动态交易成本的此消彼长的互动,趋向于平衡。本文的模型与理论对诸如产业集群、兼并现象以及国企产权改革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和解释。  相似文献   

12.
科斯《企业的性质》之质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盛宇明 《经济学家》2003,4(1):78-85
企业是资源所有者的取得更多的收益而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交易成本的存在并不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科斯将企业定义为不同于价格调节机制的企业家计划调节机制,源于其错将企业计划混同于计划经济,事实上,企业是以市场合约为基础形成的,按市场运行原则运作的市场性组织,其资源配置并不独立于市场价格机制之外,价格调节机制与企业家调节机制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任何企业作为市场参与者与市场都是互动的。  相似文献   

13.
张苗荧 《经济师》2004,(6):237-238
虚拟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在温州民营企业固有的矛盾中获得发展机遇 ,它推动家族制变革 ,节约交易费用 ,成为温州企业组织模式的发展趋势。虚拟企业作为中间经济组织 ,带有企业和市场的双重特性 ,可以实现交易费用最低。它特别适合温州企业目前现状 ,顺应激烈市场竞争环境需要  相似文献   

14.
交易成本影响竞争力,云南省企业交易成本高,为了提高竞争力应采取: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推进企业的产权改革;加强信息化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及品牌资本;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增强诚信意识;地方政府应以加入WTO为契机,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建设。  相似文献   

15.
规模经济、"行政权威"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边界是决定企业交易成本节约程度的三大核心要素,而企业内部的知识扩张与学习成本是决定上述三大核心要素作用大小的关键。基于人力资本的知识扩张机制,包括知识的"需求效应"、"收入效应"、"学习效应"、"替代效应"和"群力效应"则是企业内部知识创新、知识转化与学习成本节约的主要动力,也是引致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单位学习成本递减以及企业能力异质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何为  李明志 《技术经济》2014,(6):26-31,83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将电子商务平台上交易的商品分为两类——物理属性标准的商品和物理属性不标准的商品,将商品信息分为两类——物理描述信息和价格信息,研究了两类商品在两类信息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对比分析了在线交易中的市场机制和企业机制。指出:在市场机制下,信誉机制和搜索排名机制能有效缓解物理属性不标准的商品在物理描述信息上的信息不对称,但无法有效缓解物理属性标准的商品在价格信息上的信息不对称,解决物理属性标准的商品的价格信息不对称需要企业机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部分地用企业机制代替市场机制可以减少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7.
企业: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的统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企业的探讨和研究是经济学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成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或一个生产函数,但没有注意到这一事实:企业的运作还需要交易成本,并且交易成本对产出具有重要,新制度经济学探讨的主要层面是企业的成因,却没有深入考察企业的结合(即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内生于专业化分工的收益,因此,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是统一的,其统一的内在逻辑是:当企业的生产达到静态均衡时,作为企业的共同成本,交易成本的边际产出率(MPTC),与生产成本的边际产出率(MPPC)相等,即MPTC=MPPC。  相似文献   

18.
供需矛盾与交易成本的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交易费用经济学一般从交易过程的角度分析交易成本的构成,这种做法可以让人们对交易成本的构成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但很难对不同交易模式的交易成本进行比较。本文认为,交易成本的产生根源于社会分工导致的供需矛盾,具体包括供需的空间矛盾、时间矛盾、数量矛盾、产品估价矛盾、品质矛盾和供需信息矛盾。交易成本正是为协调这些矛盾而花费的支出。从供需协调的角度看,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谈判成本、风险成本和信息成本五个方面,而不同的供需协调模式下这五个方面的成本都是可以比较的。在单一层面上,市场交易成本永远大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9.
沈正宁 《经济师》2005,(6):21-21,23
文章从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关联因素的影响,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设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云亭 《经济导刊》2013,(12):53-57
<正>交易成本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思维方式,适用于极广泛的经济领域,在企业和市场之间存在着交易成本,决定了资源组织的效率,从而也就决定资源组织的方式,是采用市场还是采用科层制。交易成本,或者说交易费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学概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