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酷”这一词句已频繁见诸于各种媒体中,在前卫的消费者中,酷就意味着时尚,“酷”就意味着新潮。对企业的营销来说,塑造酷品牌,就意味着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感觉,意味着争取到一大批作为追“酷”族的年青一代的消费群体。可口可乐曾被认为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他倚老卖老,雄踞美国饮料市场多年,而百事可乐却以“酷”为武器,硬是从可口可乐的虎口中分得了一块肥肉。在交锋中,百事可乐常常有“酷”招频出、好戏连台,结果使可口可乐难以招架。其中,运用的独具特色的名人广告,是为它赢得市场的一个重要法宝。1983年,百事可乐与美国…  相似文献   

2.
尽管在碳酸饮料领域,可口可乐依旧稳坐头把交椅.但与之相比,百事可乐显得更胜一筹.2005年财报显示,可口可乐以市值5亿美元的差距,不敌蒸蒸日上的百事可乐,痛失保持了一个多世纪之久的"可乐之王"桂冠.  相似文献   

3.
<正> 众所周知,百事可乐的广告策略全球首屈一指。在与老对手可口可乐的百年交锋中,百事可乐广告常有好戏出台,使可口可乐备感压力。其中,百事可乐运用的名人形象代言广告。是它赢得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中国,百事可乐与香港天王郭富城、如日中天陈慧琳、后起之秀陈冠希一一签约,作为自己的品牌形象代言人,目的在于在不同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可口可乐在中国基本上没有对手。十几年里,中国各地曾经先后出现过十几家“可乐”型饮料企业,最后几乎都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到1995年,我国饮料行业的老八大名牌汽车水厂,七家已与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合资,这种现象曾被饮料业人士称为“水淹七军”。可口可乐与晚三年到中国的百事可乐被指责为众多国产饮料品牌消失的“罪魅祸首”、美国文化入侵中国的“传播者”。90年代末,可口可乐公司做出一个大胆的举措“加快本地化的进程。这个本地化进程包括几乎所有采购都在中国进行,从玻璃瓶、塑料箱、包装、运输工具及冰…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首次被百事可乐超越,面对失利,可口可乐怎肯善罢甘休?于是,“两乐”在中国市场的争霸之战仍在继续——“下乡”VS“进城”近年来,随着茶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的不断推出,可乐这一碳酸饮料市场的总体份额正在受到蚕食,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同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垄断的城市市场都出现了饱和的趋势,销量在短期内难有大幅度的提升。虽然可口可乐也试图开拓碳酸饮料以外的市场,但除了果汁饮料外,其他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在市场接近饱和的时刻,如何开拓市场?可口可乐同百事可乐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并形成了二者…  相似文献   

6.
百事可乐作为世界饮料业两大巨头之一,100多年来与可口可乐上演了一场蔚为大观的两乐之战.两乐之战的前期,也即上世纪80年代之前,百事可乐一直惨淡经营,由于其竞争手法不够高明,尤其是广告的竞争不得力,所以被可口可乐远远甩在后头.然而经历了与可口可乐无数交锋之后,百事可乐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以"新生代的可乐"形象对可口可乐实施了侧翼攻击,从年轻人身上赢得了广大的市场.本文从百事与可口可乐近百年的广告战出发,应用产业经济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对其做出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并对所学的模型作了一些扩展应用.  相似文献   

7.
月度之变     
《英才》2006,(1)
可乐之争:百事首胜 2005年12月12日,这一天注定将成为可口可乐公司历史上“最为苦涩”的日子之一。就在这天,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首次被宿敌百事可乐超过,从而痛失保持了一个多世纪之久的“可乐之王”桂冠。  相似文献   

8.
擒贼擒王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可真是一时冤家,双方你争我斗进行了50年的竞争,百事可乐终于跟在可口可乐后面火了起来。其中的一招儿就是百事可乐的擒贼擒王术。1915年,可口可乐设计了一种6.5盎司的新瓶子,不但样式新颖。而且便于握持。连可口可乐公司自己也吹嘘“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设计”。他们不但大作广告进行宣传,还注册了商标。于是,百事可乐瞄准了这一批食用刚刚涉世不久的乘—弱之躯与可口可乐进行抗争。1939年.百事可乐以*一样价格,双倍享差的价格战,一枪击中了可口可乐的要害:一样花u美分,可p可乐给你O.」盎司,而百事可乐却…  相似文献   

9.
百年失误     
1985年,可口可乐面临百事可乐日益严峻的挑战。由于百事可乐注重发展年轻的客户群,并且主张新的个性、新的口味,在追求新潮的年轻人中占有越来越明显的优势,而可口可乐却一直坚持着使用老配方,因此,不断有消费者抱怨可口可乐口味缺乏变化。而此时,可口可乐从1982年开始实施代号为“堪萨斯计划”的营销市场调查也得到大量要求变革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精神快餐     
1992年,美国的“可口可乐”、“柯达”、“国际商用机器”、“百事可乐”、日本的“丰田”及瑞士的“雀巢”,销售额分别为132.4亿、205.8亿、651.0亿、220.8亿、791.1亿、390.6亿美元。其中“可口可乐”商标价值达244亿美元。 这些公司之所以财源滚滚,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有了自己的招财之宝——“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1.
下乡VS进城近年来,随着其他饮料品类的陆续崛起,茶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可,乐这一碳酸饮料市场的总体份额正在受到蚕食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同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垄断的城市市场都出现了饱和的趋势,销量在短期内难有大幅度的提升。虽然可口可乐也曾经试图开拓碳酸饮料以外的市场,但除了果汁饮料外,其他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于是,在市场接近饱和的时刻如,何开拓市场便变得更为紧迫。在这方面,可口可乐同百事可乐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可口可乐好比正规军,而百事可乐更像游击队。”某可口可乐员工笑称。现在百事可乐…  相似文献   

12.
张溢  纪伟石 《数据》2011,(2):30-31
腾讯还是3607百度还是谷歌?移动还是联通?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如今的消费者,总会在生活中面对一次次的消费选择,有些决定轻而易举,有些却异常艰难。如果有一个“魔鬼”忽然让您从每天围绕我们的现代化产品中选出三样留下,其它的统统被拿走,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3.
有谁因为工作上的失败葬送了职业吗?塞尔吉奥·齐曼就是其中一个。1984年,可口可乐公司对他委以重任,让他设法挽回在与百事可乐竞争中的不利局面。齐曼采取的策略是:改换可口可乐的配方,标以“新可口可乐”牌名,并大张旗鼓地宣布了这一消息。由于他的失误,导致有着悠久历史的可口可乐在市场上失去了立足之地,这在某种程度上应归咎于他的自负。“新可口可乐”的问世,是自1948年福特公司推出埃德塞尔牌汽车以来失败最惨重的新产品。79天后,老配方的可口可乐便以“传统可口可乐”的标名,重新回到超级市场的货架上。一年后,惨遭重创…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12日,百事可乐迎来自己的“狂欢节”。自1919年上市以来,它的市值首次超过可口可乐。得知这个消息,可口可乐故乡——亚特兰大的一位投资经理说,他丝毫不感到吃惊。他认为,这一天来得太晚,过去人们可能太看重可口可乐了。的确,在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利弊 企业实施多元化的好处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否则摔一跤都摔坏了。也就是说,实行多元化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可以为企业开辟新的事业范围,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2005年12月12日,百事可乐的股票市值达到984亿美元,首次超过宿敌可口可乐的979亿美元,这一刻,正式宣告可乐王朝进入了百事时代。而在10年前,可口可乐1330亿美元的市值还是百事可乐的2倍多。  相似文献   

16.
“挡不住的感觉”,这句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词已为广大消费者所熟悉。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风靡世界、广受欢迎呢?还是让我们了解一下它的发展历程吧。  相似文献   

17.
从1984年推出“中国魔水”开始,健力宝贸易公司(简称健力宝)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巅峰时,健力宝在国内市场甚至可以睨视“两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1997年,  相似文献   

18.
眼花缭乱的“名牌” 每天我们都被各种“牌子”包围着,喝饮料,是选“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鞋子穿“耐克”还是“李宁”?肥皂是用“雕牌”还是“白猫”,等等。这些大都还是些国内外知名品牌,但更多的是一些不知名的牌子,有一些在外包装上还写上“某某协会推荐产品”,“某某博览会金奖产品”,甚至是“中国公认名牌”等等。作为  相似文献   

19.
从1984年推出“中国魔水”开始,健力宝贸易公司(简称健力宝)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巅峰时,健力宝在国内市场甚至可以睨视“两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1997年,  相似文献   

20.
李刀 《英才》2006,(2):33-33
2005年12月12日,百事可乐迎来自己的“狂欢节”。自1919午上市以来,它的市值首次超过可口可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