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全球领先的啤酒酿造商,英博啤酒集团同中国啤酒酿造企业的其他成员(包括安海斯一布希、青岛啤酒和珠江啤酒)一起,参加了日前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在武汉召开的“理性饮酒,做良好企业公民”的论坛活动。英博集团作为发起成员之一,积极支持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向与会代表宣读的啤酒产业健康宣言。宣言指出:“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积极倡导理『生饮酒,做良好企业公民理念,以促进啤酒工业健康稳定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对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品牌》2011,(9):66-68
华润雪花3亿收购西湖啤酒 中国最大啤酒商、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华润创业8月2日表示,其以总价3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收购了日本朝日啤酒杭州西湖啤酒剩余55%的股权以及浙江湖洲啤酒剩余的25%股权,华润雪花啤酒是华润创业旗下附属公司与SAB Miller plc的合资企业。  相似文献   

3.
《大经贸》2009,(6):13-13
全球金融危机已开始波及非洲大陆,肯尼亚最大啤酒厂--东非啤酒厂尽管已经裁减部分员工,但其生产的啤酒销售势头良好。世界第二大啤酒商SABMiller称,他们仍计划在非洲建设四家啤酒厂,包括苏丹国内惟一的啤酒厂,同时对现有啤酒厂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非洲对啤酒及其相关软饮料产品的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4.
啤酒爱创意     
吴晓燕 《成功营销》2012,(5):I0028-I0029
说到啤酒广告.你一定很容易联想到以下场面:灯光闪烁.亲朋好友欢聚一堂,酒杯碰撞出诱人的泡沫……这很常规,却是大众啤酒品牌常常会采用的做法。但是.在强调啤酒产品的基本功能诉求之外.啤酒厂商能否设身处地地为消费者着想一下?  相似文献   

5.
新啤酒之王     
啤酒界出现了新的啤酒之王。这家公司是一个奇特的组合,部分属于巴西,部分属于比利时;而它的首席执行官是美国密西西比人,几乎没有什么啤酒界的从业经验:它的主要品牌也并非百威,而是叫“时代”。它就是英博啤酒集团。英博啤酒集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66年,但是它在2004年8月下旬才成为世界领先的啤酒商。  相似文献   

6.
赵菁  周淼 《广告导报》2004,(6):55-56
我国现有啤酒企业400多家,啤酒产量发展迅猛,位列全球第二,其中年产量在20万吨以上的有23家,其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当前,国内颇具实力的啤酒品牌有: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啤酒、珠江啤酒、哈尔滨啤酒、惠泉啤酒、金威啤酒等(如下图:中国主要啤酒品牌)。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啤酒企业并购浪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而汹涌澎湃。中国啤酒引进外资最早是在1984年,在江苏成立中外合资江苏三得利啤酒有限公司,这是外资进入中国啤酒产业的序曲。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喜力、生力、科罗娜等世界啤酒巨头陆续来中国市场报到。1995年5月,英国巴斯啤酒集团联姻吉林金士佰,随后,世界第一大啤酒商AB  相似文献   

8.
《WTO经济导刊》2008,(11):67-67
作为全球领先的啤酒酿造商,英博啤酒集团携手上海交警总队,于10月26日下午在上海人民公园正式启动主题为“心中有度家中无忧”的酒后不驾车活动,该活动旨在为市民分享多年来在全球倡导理性饮酒的经验,并在全国发起“酒后不驾车”金点子计划,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广泛征集并推行避免“酒后驾车”的各种实用小贴士。  相似文献   

9.
企业     
《中国广告》2004,(9):184-184
Molson和Coors宣布双方平等合并以创建世界第五大啤酒商 Adolph Coors Company和Molson.Inc.于7月22日宣布,双方签署平等合并的最终协议,以结合双方的经营规模和资产实力建立一个新公司。 Coors成立于1873年,是在美国拥有11%市场份额的第三大啤酒商,Molson成立于1786年,是北美最老牌的啤酒商,在加拿大拥有43%的市场份额。就销售量而言,凭  相似文献   

10.
侯孝海 《广告大观》2007,(9S):118-119
2008北京奥运日益临近,今年啤酒企业纷纷拉开阵势,剑拔弩张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最后战场一决高低。此时,华润雪花啤酒高调宣告2006年产销量率先突破500万吨,整个啤酒行业的格局因此而改变.华润雪花啤酒登上了产销量冠军的宝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关注点:中国是啤酒生产大国,也是啤酒消费大国,全球啤酒市场的变化无疑也会关系到我国的啤酒产业。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啤酒市场上燕京、五星、北京三足鼎立,到了90年代中期北京啤酒市场燕京一枝独秀,虽然有青啤和洋啤众多对手的进攻,但燕京啤酒一直保持着市场老大的地位。2004年5月11日,北京啤酒朝日公司在京宣布,北啤怀柔新工厂投产在即,新北京啤酒即将登陆市场。得到提升的新北京啤酒无疑增加了北京啤酒市场的变数,同时也将增强整个京啤的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司法部就啤酒酿造商Molson Coors与其竞争对手SAB Miller的合并交易展开反垄断调查。Andy England这位Coors公司的首席市场官,是众多参与调查的公司高管中的一位,他出席了长达8个小时的听证会。  相似文献   

14.
《商界》2007,(6):63-63
赞助体育赛事是各大啤酒企业普遍采用的营销手段,尤其是奥运会,更是被啤酒巨头们奉为最佳商机,当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百威啤酒都决定走常规的奥运营销路线.雪花啤酒没有亦步亦趋,而是另辟蹊径,采取颠覆式的非常规奥运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4,(50):A043-A045
2004年啤酒行业进入了后并购l时代。一方面。国内啤酒第一军团的青岛、燕京、华润基本上完成了对国内市场的布局,开始对所并购企业的整合,苦练内功,锤炼新的增长方式。另一方面二三啤酒军团表现活跃,紧锣密鼓地进行并购,使得区域性市场啤酒品牌数量增多,未来啤酒市场充满了变数,竞争也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9日,世界第一大啤酒商比利时英博集团以58.86亿元收购雪津啤酒(超过百年哈啤的50亿元),成为中国啤酒行业最大的外资并购案。雪津仅用5年的时间在1.5个省(福建全省,江西占一半),从1999年销售额2亿元、亏损4千万元,发展到2004年销售额18亿元、利税6.6亿元,创造了一个堪与蒙牛相媲美的经典案例。蒙牛用5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实现3年销售额达100亿元的“蒙牛速度”(全国性面上扩张),而雪津则用5年时间从濒临倒闭到企业价值达58.86亿元(深度分销高份额占有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临近啤酒的销售旺季,经销商们也开始了忙碌,选品牌、招聘业务员、考察市场,其中啤酒品牌的选择成为经销商较为关注的事儿。最近编辑部的电话也热了起来,甚至每天我们接到七八个寻做啤酒的电话。我们对电话记录进行了整理,从中总结了以下几条“规律”。  相似文献   

18.
原辅料价格以及运输费用的持续上涨。使得啤酒生产成本不断提高,部分企业开始采用调整价格的方法消化成本。由于市场激烈竞争,提升价格会带来诸多风险,一些企业采用小幅度提升流通环节价格、维持终端价格不变的方法。为了降低终端对涨价的敏感性,大多数啤酒企业采用了推出新品、弥补利润的方式,因此2004年夏季也成为中高档啤酒新品的荟萃期。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在盛夏8月拉开了神秘面纱,这是中国人盼了100年的盛会,世界瞩目,举国欢腾,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拼搏,企业家们在场下厮杀。8月本是啤酒的畅销季、鏖战期,碰上这样的体育营销盛会,各大啤酒商更是摩拳擦掌、名出奇招。  相似文献   

20.
《糖烟酒周刊》2006,(6):68-68
由济南啤酒集团生产,济南东方红商贸公司全程行销策划的健生活菌生物啤酒,定位于中国保健啤酒的新标杆,力求在高端市场。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中国保健啤酒第一品牌。掀起啤酒行业的保健风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