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陈正辉 《广告大观》2006,(4S):132-132
电视广告的效果越来越令人担心,遥控器成为广告杀手,垃圾广告成为重度信息污染源。这既让电视媒体的经营者担心,也让政府管理部门头痛,更让广告主心痛。另一个事实是绝大多数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是宽容和接纳的,许多人主动关注广告信息,而一些精品广告隔了许多年后,人们还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5.
6.
7.
杨宁  吴琳  安倩  孟宇 《市场周刊》2004,(8):12-12,25
摩托罗拉公司为其推出的时尚MOTO系列手机精心打造的“连续剧”广告推出之后大受好评,然而,摩托罗拉公司不是第一个在国内电视广告市场推出“连续剧”型广告的企业。早在2002年,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为雪碧的推广制作的萧亚轩和杜德伟共同演绎的广告片是国内第一部“连续剧”型广告。与这种形式新颖的广告相比,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电视广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外来的和尚跑过来念经,而且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念得还不错,那么我们本土的和尚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相似文献   

8.
刘夏编译 《国际广告》2011,(12):120-121
“30秒电视广告已死”,“电视广告效果难以衡量”等等质疑,让人不禁担忧电视媒体的未来,但来自市场一线的数据,却展示了电视媒体在当前环境下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9.
10.
崔长书 《广告导报》2004,(27):94-95
2003年12月19日,宁夏电视台在北京的国宾酒店召开了盛大的2004年媒介推广答谢会,这是宁夏电视台在外地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推广活动。本刊记者应邀参加活动并在会后对宁夏台广告部主任仝华女士做了简短采访。  相似文献   

11.
当中国广告市场以两位数高速成长时,电视广告在整个媒体市场的份额却开始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作为主流媒体,电视广告的有效性正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电视广告正在分化,传统的电视广告格局正在改变,正在走向多元的,非典型电视广告时代! 非典型电视广告时代的形成动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当人们的资讯方式和娱乐方式日渐多元化的时候,电视在人们生活中,尤其是都市主流消费人群中的份额正在下降,查一下  相似文献   

12.
《广告大观》2003,(12):21-21
日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发了《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次以总局令形式对广播电视广告的内容、播放总量、广告插播、播放监管等进行全面的规范。但记者昨天从各方获悉,大家对该《办法》能否具体落实普遍感到担忧。  相似文献   

13.
14.
赵克强 《广告大观》2000,(12):34-35
报纸、电视、杂志、广播并称为当今世界四大媒体,也是广告传播的四大载体,尤其电视媒体,因其集声音、图象、形态、动感于一体,对受众的文化层次要求较低。并且电视普及率高,对消费行为、消费时尚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而成为众多商家投放广告的首选媒体。但是否企业一旦在电视媒体上投放广告就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呢?  相似文献   

15.
陈正辉 《市场周刊》2001,(24):34-35
人性是深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如果说二十世纪物质的快速积累得益于工业时期标准化实施的话,那么如今不断完善我们生活品质就是个性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看似行色匆匆,其实内心极其脆弱。他们越来越渴望人性的共鸣,也就自然而然地易被人性化的事物所感动。在物质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由于传播科技的物质力量进一步延伸,传播化的高度符号化和象征化,消费对广告中露骨的推销主义的反感以及个性化精神消费的进一步追求,因而在广告传播中不得不扬弃以完全携销商品为特性的携销模式,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战略。传播源于人与人交流的需要,传播强调的是传与受之间的传通性。如果说早期广告传通性的立足点在于信息的话,那么现代广告已不止囿于这点,它的传通性了有赖于广告的化内涵。化的本质是人化,所以现代广告的传播得以传通似乎更应该在“人”上做章,而以受为中心的现代化传播理念使我们没有理由要求观众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应该如何如何,相反,广告的传播只得靠传在传播对象的形式上做力求令受满意的努力。本试以电视广告为切入点,谈谈广告传播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6.
著名的新加坡市场咨询公司R3亚太区主管GREG PAULL在最新一期亚洲传媒与市场资讯月刊—MEDIA上撰文指出,随着电视广告费用飙升,整合广告资源成为媒体的明智之举。笔者试将原文全文翻译如下,请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媒体计划机构运用电视收视率来确定该购买哪种插播广告,从而使广告能够影响到x%的群体。这就是所谓的媒体“到达”,又称之为某一时段或某个电视节目的广告能见机率(OTS)。这一方法是媒体计划者用于预测某广告影响程度的最佳方法,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广告能够对观众产生影响,因为  相似文献   

19.
20.
陈正辉 《市场周刊》2001,(11S):38-39
广告,是时代最敏感的表情。随着传播科技的物质力量进一步延伸,传播化的高度符号化和象征化,消费对广告中露骨的推销主义的反感以及对个性化精神消费的进一步追求,使新广告传播悄然来临。新广告传播将会扬弃以完全推销商品为特性的推销模式,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战略,重视人精神与个性化艺术,注重化符号在广告传播中的使用,以期取得一种更具时代感、更有效的传播效果。新广告传播的基础性战略在于确产品的独特形象,那么这种形象的背后是什么?如果我们把外在的遮蔽性信息从广告中剥离,就会发现形象的背后是一个个经过精心挑选并巧妙组合的视觉化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