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咏  刘言  时金超  侯林辉 《糖烟酒周刊》2004,(46):B033-B035
目前徽酒的“南京会战”热战正酣,对终端的争夺尤其激烈,几乎是“抢”的概念,任何一家的买断都让其余的三家跃跃欲试一而作为整盘市场的胜负短期内还难以分解,但是徽酒群雄在南京的整体作战已经给皖系白酒树立了一个鲜明的形象徽酒无疑在南京是流行的。但流行的东西生命总是不长久,这也是业界对徽酒品牌的评价:“徽酒的后劲不足”。那么徽酒的明天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2.
江涛 《糖烟酒周刊》2004,(16):20-21
前段时间我刊对南京白酒市场调查时发现,川酒强势品牌五粮春提价以后给在南京耕作多年的安徽酒留下了施展拳脚的空间,不过最近记者在徐州市场调查中发现,徐州强势品牌大军安徽酒由于争先向中高档市场扩军,使20元左右的中低档市场出现空当。于是以黑土地为首的东北酒军团在南下过程中轻松地在此霸占一方市场。加之安徽酒品牌出现的局部调整,引发了徐州白酒市场整体格局的一系列变化。同时随着新格局的成型,新的商机也在隐隐出现。  相似文献   

3.
阿九 《糖烟酒周刊》2007,(17):45-45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徽酒板块在酒类行业的影响力与活跃度;分析徽酒的营销专长与市场战绩;并预测未来徽酒市场走势。采用随机调查方法,选取全国部分省区的酒类主流经销商访谈调研,收集调研问卷160份:并进行相关市场调查资料补充。徽酒在全国各个地方的品牌认知表现不同,相对而言,安徽、河南、山东等地经销商对徽酒认知度较高,而且比较看好徽酒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4.
徽酒素来以终端制胜、执行力强而闻名。在合肥、南京,凡是徽酒集中的市场上就会有买店、有专场、有你能想到和你想不到的各种终端拼杀方式。因此行业人士往往把徽酒和“终端”(本文的“终端”特指酒店)捆绑在一起,与盘中盘模式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徽酒戮战的黄山市场上记者却惊奇地发现,这里居然没有一家酒店被买下,也没有一个品牌做专场。酒店的各个包间里各家的促销员推着各家的酒,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这似乎不是徽酒的一贯作风。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4,(48):B026-B028
本刊发表在2004年第46期杂志的《徽酒,终端之后的持续发展危机》一文,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和争议,业内对徽酒的运作模式和竞争手段可谓是见仁见智,徽酒的问题代表的不仅仅是徽酒的问题,它反映的是市场转型期白酒企业整体的动荡以及关于市场.运作、竞争理念的思考。我们诚恳地欢迎各位同仁对此发表你的看法和意见。本期沙龙我们继续关注徽酒的南京之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不仅仅对徽酒势力盘整,而且对安徽白酒市场、徽酒省外市场进行了系统盘整。这种盘整来得很及时,恰好在徽酒要进行转折的2007年,无论是迎驾、高炉家还是口子窖,甚至是种子酒、古井贡等都面临这样的转折。通过盘整,我们知道了徽酒目前的困境、机遇,也能够初步了解徽酒所拥有的蓝海和红海。说实话,对于徽酒,本文说得已经足够多、足够好了,但是我个人一直以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徽酒在南京”这个选题一点都不够时髦,两年前已经被业内媒体炒得烂熟,现在再来讨论南京的徽酒似乎有“炒冷饭”的嫌疑。但是,在以洋河为首的地产酒日渐强势的形势下再来考察南京的徽酒,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8.
徽酒目前还属于地方名酒的范畴,徽酒品牌向外埠市场的拓展风险很大,目前也遇到了各方面的阻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皖北地区集中了安徽大部分白酒企业,竞争异常激烈。不过在写作上我们选择了以阜阳为代表,不仅因为这里人口众多,关键是聚集了几乎所有的徽酒主流品牌,能够反映出徽酒在皖北市场是一种怎样的竞争态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春节刚过,安徽迎驾北京分公司正式成立,这标示着迎驾北京市场即将全面启动,这也意味着长年竖立在北京西站旁的那块迎驾的广告路牌将会快速地由一变十、变百,按照徽酒“扎堆”拓市的思路可以推测,除了原有的口子和现在的迎驾之外,还可能有更多的安徽品牌进入北京,不难想象在北京市场上一轮新的徽酒征战可能即将上演。这会成为另一个“南京”吗?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安徽是个外地酒慎入的酒窝。那么合肥便是这个酒窝中酒精度最高的一点。除古井以外,大部分徽酒没有强大的品牌背景,并且随着白酒品牌区域化。守住本地市场便成了徽酒持续发展的要务。而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不仅拥有巨大的销量,其战略地位也不言而喻。古井、种子、明光、高炉、口子、迎驾等轮番作战,誓死捍卫着自己的领地和尊严,给合肥市场筑起了很高的壁垒。  相似文献   

12.
我刊于2005年第10期《价格跳高 江苏白酒期待复兴》一文中综述了江苏白酒(以下简称苏酒)在2004年全年的市场概况,并提出了江苏白酒复兴的观点。通过2005年的江苏白酒市场来看,洋河蓝色经典系列在中高档市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江苏其他三大名酒在品牌建设、市场占有率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在江苏大部分地区的酒店终端,苏酒的中高档产品抢占了不小的市场份额,雄踞江苏市场的徽酒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江苏苏南地区的苏州、南通、常州三个地级城市。苏南地区与上海毗邻,当地经济发达,城市规模相对较大,市区人口均在200万以上,消费能力巨大,白酒厂商应给予高度关注。苏南市场与苏北、苏中市场区别很大,江苏地产酒、川酒、徽酒是市场上最活跃的三类品牌。  相似文献   

14.
长龙 《糖烟酒周刊》2005,(23):12-13
东北酒,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曾几何时,东北酒因其富饶黑土地上的产区优势让许多外地企业眼红不已。可是现在市场上关注更多的是川酒的强势,徽酒的崛起,豫酒的复兴,很多优秀的东北酒品牌似乎被人们遗忘了。  相似文献   

15.
《糖烟酒周刊》2004,(46):B030-B032
有人说,新徽酒品牌对酒类市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对白酒营销从感性认识到规律性认识做出了探索性的一步。首先是对白酒的消费心态的开发上.在酒盒里加入促销品(如打火机)、上促销小姐、包装上的改变都给白酒消费带来了更多的顾客价值:其次是充分利用了酒店终端的价值;其三是在产品有了一定的消费基础时打开商超渠道;如果说酒店消费是战前动员的话。那么商超渠道才是影响消费者瞬间购买形成规模销售的主要渠道。其四是在酒店和商超渠道之后控制流通,而不是放任自流。这四点平衡让白酒营销在区域市场上走向成熟。但是纵观新徽酒的系列操作手法,更多的是停留在应对市场的策略性行为:不计成本的终端投入、重视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规划,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赌徒心态。如何赢取大市场。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如何在落后川酒几个回合的形势下尽快缩小差距甚至后来居上。是值得徽酒集体深思的问题。从几个亿到几十亿、上百亿不是一个数字的累加,而是理念的转变和飞跃.是战术巨人到战略巨人的脱胎换骨,是规则内到规则外的天壤之别。那么目前红红火火的徽酒营销死穴在那里?下一步该如何走?解剖徽酒从解剖他们代表品牌的样板市场开始。  相似文献   

16.
白酒市场就像跷跷板一样,当一个品牌上来以后,另一个与其价位相同或接近的品牌必然会受到影响,这种现象在江苏市场开始出现,在以洋河蓝色经典为代表的江苏酒开始迅速崛起时,曾在江苏白酒市场战无不胜的徽酒显然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糖烟酒周刊》2007,(17):59-59
阜阳只是皖北市场的一个缩影。透过现象看本质,抛开市场格局的变化,我们对徽酒的发展模式也许体会更深。在阜阳,徽酒明显给人一种“一条道走到黑”的感觉。几乎所有品牌都在想的是“用什么促销品效果好”。除了惯有的港币、人民币促销以外,现在又出现了购物券、电话卡。从道理上讲,促销本身就是营销中的一部分,但不计成本、互相拼杀的促销无疑对谁都是伤害。  相似文献   

18.
在业内,徽酒总是被认为终端做得不错,而徽酒在重视终端、拼杀终端的背后,系列的求索创新之路却鲜为人知。我们认为,应该让业内知道的是:徽酒在白酒营销方面,无论是品牌、渠道及终端、消费者都有—套值得行业探讨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大平 《糖烟酒周刊》2007,(28):47-48
战略目标市场的选择是很多企业在进行全国化的关键步骤。有的企业是通过建立样板市场来影响其他区域市场的开拓,有的是通过跟当地商家强强联合推出新品来打造新的市场,而有的就是瞄准目标市场进行市场跟随策略。所谓跟随策略,其实就是对具有某种市场效应的区域市场采取跟进策略,比如黑土地在山东济南销量较好,随后就会有系列东北酒紧跟而上。口子窖在南京的市场得到了认可,很多徽酒也迅速进入分得了一杯羹。  相似文献   

20.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5,(45):60-61
我刊曾在2004年第16期、2005年第16期两次调查并分析了徐外1白酒市场,从如今的市场情况来看。我刊的部分预测得以证实。被安徽酒让出的中低档白酒市场出现了混战局面。以老村长为代表的东北酒成为这部分市场的主角,黑土地的市场出现了急剧下滑。几乎已被老村长代替。相对于混战的中低档市场,80~150元之间的中高档市场相对平和,但也出现了部分变化。集体向上扩军的安徽酒如今已经成为这部分市场酒店终端的主力,川酒强势品牌五粮春在徐州已风行多年,但目前出现了下滑趋势。种种市场迹象说明:徐州中高档白酒市场正孕育着新的商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