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IT企业的生存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相对成熟的产业,并不断出现许多细分的IT产业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扩散都导致了国内信息技术产业的逐步成熟。现在,在信息技术的“生物链”上已经出现了多种运行模式的IT企业,每个IT企业都只是在一个细分的产业市场上竞争,选择什么样的竞争策略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一体化,中国的IT企业必须适应国际化竞争要求,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2007年作为中国实施“十一五”计划的第二年.许多项目已准备开始或正在实施.这对中国IT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IT厂商将持续实施其本土化策略.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中国本土IT市场将持续升温。另外,国内市场的残酷竞争、产业链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商机、  相似文献   

3.
成为“电力IT、产业IT”领域内的领先企业KDPower(株)是将电力与信息技术(IT)产业相结合的企业,它实现了电器、电力等产业的传统技术与信息通讯、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接轨,并以此为基础,向着成为“电力IT、产业IT”领域内领先企业的目标努力着。  相似文献   

4.
成为“电力IT、产业IT”领域内的领先企业KDPower(株)是将电力与信息技术(IT)产业相结合的企业,它实现了电器、电力等产业的传统技术与信息通讯、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接轨,并以此为基础,向着成为“电力IT、产业IT”领域内领先企业的目标努力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华为等中国名牌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深圳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引起全国甚至是国际上的关注。人们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IT产业发展奇迹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深圳未来发展的希望,也看到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从“希望产业”变成“问题产业”,IT行业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对抗?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电子发展研究院日前举办的2002年中国IT市场年会上,对我国IT市场去年的情况和今年的形势分别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分析展望。国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赛迪资讯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杨天行等众多专家对年报纷纷发表意见,一致看好IT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IT产业链的物流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展水平来看,全球IT产业逐步向东亚,特别是中国转移,相应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制造模式也随之发展变化。由于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IT产业的自主和协作开发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在部分技术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企业研究》2005,(8):4-4
记者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得到证实,这家企业将“吃进”包括长城电脑集团、南京熊猫在内的7家电子企业。这样大幅度的重组在中国IT界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0.
袁玉宇 《电子财会》2006,(12):23-24
电子标准是IT市场经济当中形成的产业自我发展的有效方法。当一项IT技术问题表现为行业利益或产业利益高于单个企业利益的时候,制定标准成为必须。电子标准化是IT产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几乎渗透到产业发展的一切领域,成为IT产业生产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中国IT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国际化趋势,提出了IT产业政策研究的四维模型,该模型在供给、需求、宏观环境和支撑政策四个层面系统分析了围绕IT产业的一系列政策和规范,并应用该模型对目前IT产业政策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目前IT产业政策体系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外交上要走独立自主的路线.现在则是要在产业发展中走自己的路。身为全球第一大手机王国.第二大IT硬件生产国.中国还要“吃软不吃硬”——扶植国产软件.全力抵挡微软的东扩。  相似文献   

13.
《企业研究报告》2005,(6):31-33
改革开放以来,在“863”计划和科技体制改革政策等多方推动下,中国高技术产业以“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和参与国际产业价值链制造环节分工”为基础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当前阶段,“外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我们的“市场换技术”战略没有获得应有的效果,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增值水平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14.
空芯!空芯!当前,中国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市场需求旺盛,无论是传统家电还是IT新贵都迎风而上,但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条件的制约,虽然发展得很快,但大都处于同质化的层面.总体规模虽在不断扩大,但水平还比较落后.面临着缺“芯”少“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基本上还是一个装配业.关键芯片技术依赖进口,自主开发能力很低.产业基础非常薄弱。中国集成电路需求自给率大约仅有1/10.产业总体技术水平和先进国家相比至少落后两代。  相似文献   

15.
李占舟 《英才》2005,(2):14-15
由《英才》杂志和《北京晚报》联合主办,主题为“数字改变生活”的“2004年度中国数字人物”评选活动,经过数月的积极运作,终于揭晓。本次评选按照公众指标和专家指标对入围候选人进行遴选,由公众和评选委员会(IT、通信类相关专家、经济管理专家、主流媒体的资深人士等组成)最终评选出长期耕耘于中国数字产业的20位精英,这些数字英雄们的创新智慧推动了IT、通信、数码等行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伫立2004年之始,回首望去,IT产业的风云变幻或多或少让人摸不到头脑。人们发现,IT产业的发展似乎与家电行业越来越相似。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IT产业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技术产业,以其特有的高度创新性、渗透性、倍增性和带动性,在全球经济协调发展中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在知识经济的21世纪我国IT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加入WTO后我国的IT产业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软件外包承包国”,这是日前召开的中国软件外包国际峰会上,国外 IT产业专家和企业领导人所达成的共识。软件外包是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追求卓越     
科学看待、准确把握2022年的中国经济形势,有助于企业根据产业特征、行业特点、专业发展进程以及自身实际,趋利避害,扎实推进。首先,必须看到中国企业的全产业体系仍然有力地发挥着作用。从“企业”这一主体看,相较于去年乃至近几年,中国企业在全球疫情的暴发、蔓延、持续这样一个背景下,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下好了全国一盘棋,从能源、粮食等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到航天、IT、5G、人工智能等当代高科技产业,进而在生物医药、抗疫设备等行业领域,都以相当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高水平的发展布局、高质量的运行功效,通过发展节点上的突破,得以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20.
长江通信:中国光通信产业的生力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安 《上市公司》2001,(1):48-51
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武汉市目前正在大力构和贡“中国光谷”计划中的核心企业之一,由于光通信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超高速发展现状和中国未来“十五”计划给中国光通信产业所带来的超常规发展机遇,已使广大投资积极关注证券市场上涉及光通令产业的上市公司。目前预计“十五”期间国内光舆设备和光纤市场分别钭达50%和20%左右的年增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