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英 《商业时代》2007,(29):70-71
由于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与司法救济途径的缺失,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难以有效遏制,在女性的平等就业权遭受侵害时很难得到有效的法律救济。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修订和完善保护其平等就业权的法律规定,应按情况分别规定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增设相应的处罚形式;明确规定对用人单位性别歧视行为实施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主体;提供合理有效的救济途径,许可适用民事诉讼,并可运用公益诉讼形式。  相似文献   

2.
姜颖 《商》2013,(7):147-14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我国户籍制度下特有的"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严重。本文从我国法律法规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规定,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现状、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原因以及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建议四部分论述。我国反就业歧视规定较为分散及原则性,对反就业歧视救济不利。从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图表分析出农民工受到就业机会歧视、就业待遇歧视以及就业保障歧视,产生这些歧视的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原因、户籍制度背景以及法律救济不利。本文提出应该从法律制度和行政执行两方面完善反农民工就业歧视,保障农民工就业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宏军 《商业时代》2015,(10):104-105
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要求供给主体应向全体劳动者提供权利均等、机会均等以及结果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但在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文章指出,为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逐步实现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均等化,应明晰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的财政责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残疾人大学生改善生活状况、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人"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在现实中,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却面临重重困境。本文从社会歧视、相关法规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观三个方面对其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具体提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完善按比例就业细则;启发残疾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激励其自主创业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残疾人大学生就业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半数以上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越来越严重。我国的《宪法》、《劳动法》等都反对以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但从执法角度来看,男女就业平等只停留在纸面上,当女性在求职阶段遇到性别歧视时,由于还未签订劳动合同难以立案,即使立案了,举证困难,并且缺乏处理机构。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的立法缺陷和司法实践中的困境阻碍了此问题的有效解决。对此,应完善立法,建立专业的执行机构,并对受歧视者给予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5,(2)
就业是衡量国家经济的重要指标,而就业素质是就业的关键。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指出我国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研究的特点:对大就业素质没有统一的定义;注重对就业素质培养一般途径研究,创新性不足。  相似文献   

7.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度不断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高专的发展。为了走出就业困境,提高就业率,本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解决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商》2015,(49)
就业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就业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解决就业问题是政府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就业困境、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通过问卷调查、企业访谈并结合实际分析得出,我国目前的就业税收政策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完善促进就业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9.
林红 《商业科技》2014,(22):144-144
本文主要简单的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就业的关系,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来探讨促进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就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以改善我国劳动力就业困境,提高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益。据此,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刘志侃  袁博源 《中国市场》2008,(14):108-109
大学生就业困境已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认为,认识大学生就业困境须移位于"关注问题"到"关注状态"的视角转换上来,也就是要从关注其客观事实逐步积累和演变的过程以及主观建构和认定的过程。并在此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把握与应对大学生就业困境,才是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及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后危机时代大学生的就业环境相对宽松,但是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本文了深入探讨了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形式,指出大学生的就业在总体大环境的影响下,将长期面,临周期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三峰叠加的困境;大学生就业难虽然“机大过危”,但是仍然面临长期的压力。为此,笔者试着结合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解决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我国普通高校毕业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提升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策略及其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尹黎 《致富时代》2010,(2):190-190
金融危机阴霾退去,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有所好转,但考虑到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仍然很大。文章通过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胡岸 《中国市场》2013,(28):57-59
在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中,会出现部分股东不缴付后期出资,以致公司出资无法到位。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规,其他股东以及公司可以采取的民事、行政等途径寻求救济,追究不出资股东的相关法律责任。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在现行法框架下的救济途径都会遭遇一定的困境。在这一问题上,应当注重立法时的衔接,减少此类困境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熊志刚 《价格月刊》2007,(12):91-93
被歧视的就业者往往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在受到就业歧视时,其合法权益难于得到保障。根据"有权利就有救济"的基本法理,完善相应的法律救济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法学专业的就业陷入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年落后、就业行业与专业不对口和就业市场供求严重失衡等困境。导致这些困境原因主要有:法学专业大规模招生导致毕业生过剩;传统法律对口岗位数量少、门槛高;多数学校的培养模式与就业岗位素质需求不符;法律人才地域需求不平衡,法学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观念固化;法律职业准入条件将很大一部分法学专业毕业生排除在外等。法学专业就业要走出困境要做到:严格审核法学专业招生资格,统筹控制招生规模;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培养法学专业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的专业发展,平衡法律人才流向。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就业受到户籍制度限制、行政权力干预以及立法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平等现象。要走出我国农民工不平等就业困境,应改革户籍制度,依法确认农民工平等的劳动者身份;逐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违宪审查制度以及完善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提高就业水平的巨大需求,采取财税政策刺激就业成为我国政府的常规手段,从国内外促就业财税政策现实经验分析可知,通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形成新增就业能力,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改革财税分配体制,促进城市化建设等现实途径来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9.
张悦 《北方经贸》2008,(2):31-33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只有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劳动力素质水平,才能开通就业渠道,应对当今的局面.在新的就业环境下.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将成为解决黑龙江省就业困境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面临着全球最大的就业压力。本文从教育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特点,进行探讨了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