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经界(学术)》2003,(11):46-47
1.美国国际集团收购中国人保股份2003年10月9日,保险及金融服务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协议收购中国最大的综合保险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9.9%的股份.  相似文献   

2.
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股票简称“中国重汽”,代码为000951)自2004年10月28日起恢复上市交易,这标志着中国重汽成功进入资本市场后,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中国重汽”的前身为“小鸭电器”,于1999年11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2003年9月,公司大股东小鸭集团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资产置换协议》和《股份转让协议》,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重汽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合同》,以“中国重汽集团收购前两名大股东股权,同时整体置出原公司持有的家电类获利能力弱的资产,置入中国重汽集团持有的重型汽车整车生产经营类优良资产,实施近乎100%重大资产置换”为核心内容的重大资产置换方案。  相似文献   

3.
《财经界》2003,(7)
1.北大方正收购苏钢集团 2003年5月29日,北大方正集团对苏州市苏钢集团进行全资收购,将在3~5年内对苏钢集团注入27亿元巨资。 2.沃尔沃16亿合资中国重汽公司 2003年6月9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瑞典沃尔沃卡车公司成立合资的“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公司合资期限为30年,总投资额为16亿元人民币,双方出资比例各为50%。 3.民营控股华安获准内地首家民营财险公司诞生 2003年5月27日,华安保险公司59%的股份由特华投资及其他民  相似文献   

4.
《财经界》2003,(8)
1.东盛集团并购潜江制药 2003年6月19日,东盛集团、西安风华医科以6.44元/股的价格“接管”潜江制药原三股东持有的所有国有法人股3691.20万股。东盛集团收购潜江制药2150万股,占其股份的29%,交易金额为1.3亿元人民币。 2.德隆收购仙童多尼尔飞机公司 2003年6月26日,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德国仙童多尼尔(Fairchild-Dornier)拥有的728型新款客机制造项目。使德隆拥有了世界支线飞机制造的领先技术,也使中国在这一制造技术上一举飞跃15年。 3.TOM收购华娱64%股权 2003年7月3日,TOM将以每股2.535港元的价格发行约2100万TOM新股,收购华娱电视约64%股权,成为最大股东。 4.三九集团收购日本东亚制药 2003年7月6日,三九集团  相似文献   

5.
《财经界》2003,(9)
并购事件TOP5(2003年7月15日——2003年8月15日) 1.京东方斥资10.5亿港币收购冠捷科技 2003年8月6日,京东方斥资10.5亿港元收购冠捷科技有限公司26.36%股份(共计3.56亿多股)。成为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全球第二大显示器生产商冠捷科技的第一大股东。 2.北京民企12亿收购国有能源资产——黄河尼那水电站 2003年7月20日,华睿集团出资12亿元人民币,完成了对黄河上游尼那水电站整体资产的收购。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一宗民营企业收购国有能源资产的交易。 3.汤姆逊巨资收购福地彩管争夺中国彩电制空权 2003年7月18日,法国彩电巨头汤姆逊以6.68亿元受让福地科技  相似文献   

6.
AIG潜入力帆     
《三联竞争力》2008,(9):15-15
2008年7月21日,重庆力帆实业宣布,保险业老大美国国际集团(AIG)将出资9000万美元收购该公司13.5%股份,该交易已经获得中国商务部批准。  相似文献   

7.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与LionCapital LLP基金联合5月3日宣布,根据协议,光明食品将收购英国维他麦(WeetabixFoodCompany)60%的股份。企业价值为12亿英镑(包括企业股权和负债)。余下的40%股份将继续由Lion资本和管理层持有。预计该交易将于2012年下半年完成交割。  相似文献   

8.
品牌新闻     
2月12日,美国百慕大高等法院正式宣布,驳回以仰融为董事长的香港华博财务公司提出的关于禁止华晨中国进行股权转让的请求,辽宁国有独资公司沈阳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1.44亿港元收购原“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持有的14.4亿股CBA(华晨中国)股份,占全部股份的39.45%,华晨汽车集团控股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2003,(5)
1.香港网分期付款收购掌中万维 2003年3月18日,中华网旗下拥有81%股份、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香港网(hongkong.com)(08006)发布公告称,以分三期付款、首付14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掌中万维100%的股权。2.金信信托成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 2003年3月20日,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2.8亿元人民币收购呼和浩特市财政局持有的伊利股份(600887)14.33%的社会法人股,成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  相似文献   

10.
《财经界》2003,(3)
1 华能国际收购深能集团股权 2003年1月29日,华能国际以现金23.9亿元人民币,收购深圳能源集团增资扩股10%后共计25%的权益,成为深能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得分92] 2 京东方完成对HYDIS的TFT-LCD业务的收购 2003年2月12日,京东方对外界正式宣布,京东方以3.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业务,资产交割已于2003年1月22日完成。[得分90] 3 全兴集团获准推行MBO 2003年2月14日,全兴集团管理层收购计划得到了有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正式启动。其中衡平信托的2.7亿  相似文献   

11.
米塔尔钢铁公司控股华菱管线2005年1月14日,米塔尔钢铁公司以25.9875亿元人民币受让华菱集团持有的华菱管线656250000股国有法人股股份(占华菱管线总股本的37.17%)。转让后华菱集团将继续持有华菱管线656250000股国有法人股股份,与米塔尔钢铁公司共同控制华菱管线。张裕集团股权转让2005年1月18日,意大利意利瓦公司以4.81亿元购得张裕集团33%股权;美国国际金融公司以1.46亿元购得张裕集团10%股权。新的股权结构为,烟台市国资委持有12%的股权,境外机构共持股43%的股权,职工和管理层持有45%的股权。张裕集团完成了股权多元化、国际化的改造后,管理层成为第一大股东。  相似文献   

12.
《财经界》2003,(12)
1.中海油并购澳洲油气田 2003年11月4日,中海油在澳大利亚与GORGON签署了一个价值300亿澳元(合人民币约1500亿元)的液化天然气交易协议。中海油将在未来25年间向GORGON购买高达1亿吨的液化天然气。在GORGON项目上,中海油拟取得12.5%的权益。 2.柯达1亿美元现金收购乐凯20%股份 2003年10月24日,乐凯胶片(600135)宣布,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与影像行业巨头柯达就股权转让等相关事宜签署了合作协议书,柯达以现金、技术、生产线等获得乐凯20%的股份,成为乐凯胶片第二大股东。  相似文献   

13.
《财经界》2003,(10)
并购事件TOP5 (2003年8月15日——2003年9月15日) 1.上港集箱收购外高桥(600648)资产 2003年9月6日,上港集箱(600018)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耗资23亿收购控股股东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所属的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四期资产。 2.中化国际整合优势资源 2003年9月8日,中化国际(600500)斥资17.04亿元向母公司收购化肥业务,完善其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摆脱其单一依靠化工业务的局面。 3.德隆加速扩充汽车制造业 2003年8月15日,德隆旗下湘火炬(000549)收购珠海华晨持有的航天华晨50%的股权,收购价格为35971万元。 4.聊城政府亲自操刀重组华润闪电入主东阿阿胶 2003年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11日,全兴集团第一大股东——成都盈盛投资控股公司(股份转让前持有全兴集团94%股份)142名股东以全票通过,批准盈盛将全兴集团43%的股份转让给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全球第一大酒商帝亚吉欧(2005年营业额达10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财经界(学术)》2003,(10):44-45
并购事件TOP5(2003年8月15日--2003年9月15日) 1.上港集箱收购外高桥(600648)资产2003年9月6日,上港集箱(600018)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耗资23亿收购控股股东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所属的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四期资产. 2.中化国际整合优势资源2003年9月8日,中化国际(600500)斥资17.04亿元向母公司收购化肥业务,完善其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摆脱其单一依靠化工业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财经界(学术)》2003,(8):56-57
并购事件TOP5(2003年6月15日--2003年7月15日) 1.东盛集团并购潜江制药2003年6月19日,东盛集团、西安风华医科以6.44元/股的价格"接管"潜江制药原三股东持有的所有国有法人股3691.20万股.东盛集团收购潜江制药2150万股,占其股份的29%,交易金额为1.3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7.
《财经界》2001,(3)
1.粤美的实现 MBO(管理者收购)上市公司粤美的(0527)1月19日公告,代表政府的第一大股东顺德市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将其所持粤美的法人股7243.0331万股转让给代表管理层持股的第三大股东顺德市美托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每股3.00元,转让股份占粤美的股本总额的14.94%。股份转让后,政府控股的控股公司退居为粤美的第三大股隶美托投资公司持股比例为22.19%,成为粤美的第一大法人股东。美的方面称,此举是美的一次意义重大的产权改革。此次股权转让主要是为充分调动公司管理层积极性,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8.
1.粤美的实现 MBO(管理者收购)上市公司粤美的(0527)1月19日公告,代表政府的第一大股东顺德市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将其所持粤美的法人股7243.0331万股转让给代表管理层持股的第三大股东顺德市美托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每股3.00元,转让股份占粤美的股本总额的14.94%。股份转让后,政府控股的控股公司退居为粤美的第三大股隶美托投资公司持股比例为22.19%,成为粤美的第一大法人股东。美的方面称,此举是美的一次意义重大的产权改革。此次股权转让主要是为充分调动公司管理层积极性,构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外贸易》2011,(9):67-68
三洋和海尔近日宣布,三洋电机集团内的9家(日本3家,海外6家)三洋电机持有的股份将向海尔进行转让,海尔和三洋电机预计在2011年9月底签署正式协议。双方并未透露交易的价格,但消息称预计总交易金额为100亿日元(约1.283亿美元),这是中国电器企业第一次大规模收购海外品牌股份。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上迅速崛起的势头,确实出于许多管理层和研究者的意料.在管理层极力推动上市公司并购的环境下,管理层收购在众多的并购方式中脱颖而出,其活跃程度引人关注.以至于有人说,2003年,可能是中国管理层收购的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