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丁晓 《魅力中国》2014,(2):339-339
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的法律论文提纲范文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是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体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弥补了现代法律规定的不足,在确保国家社会利益、一般道德秩序以及协调各种利益冲突、维护社会正义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机能,但我国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这一问题重视的非常不够。希望我国可以从公序良俗原则的含义、性质合作用、适用确立公序良俗原则,对我国公序良俗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赵晓芹 《魅力中国》2010,(32):146-146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日益健全,公序良俗原则在法律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日益突显。本文阐述了公序良俗原则的溯源,概念,适用等方面。通过描述了公序良俗原则的作用,说明了公序良俗原则在法官裁判案件中的必要性。最后,为其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法是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公序良俗是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集中体现着民法的立法精神,一切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的民事行为均为无效行为.研究公序良俗原则对理解民法的立法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公序良俗原则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例中均有广泛的应用.我们应当结合具体实际情况,确立我国的公序良俗原则.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一直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主要伦理道德的使命,并且作为对民法中另一基本原则(即意思自治原则)适用的限制。文章重点对公序良俗原则在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中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最后再对比介绍我国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  相似文献   

5.
郑爱兰 《上海改革》2002,(10):45-48
行业法律文化是法律这种现象在行(企)业文化上的体现,是公序良俗的职业化、行业化,其建设要素包括价值导向、典范塑造、仪式设计、网络建立和环境营造,通过遵守和执行法律、立章建制、行业自律和提升法律素质等来实现。应坚持制度建设优先、适用原则,打造有行业管理特色品牌的行业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6.
2010年3月13日,房山区良乡因一个捡垃圾的8岁小孩拾得10万元人民币并由其父交给警察而轰动。对于这个拾金不昧的经典案例,我们在探讨这些钱能给拾得者的生活带来何种改善的可能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拾金不昧的理性思考。关于他人财物的拾得和归还,我国长久以来一直是由道德准则和公序良俗来调节,这一古老的方式延续了几千年,已在民众中间形成了丝毫不亚于法律的约束力,拾得他人财物拒不归还,既要承担道德的谴责,又将面临个人社会地位和信誉的危机,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  相似文献   

7.
化解乡村债务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债务的化解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法律问题。从法学角度看,现行财税体制存在的法律羁绊、乡镇政府法律职能的错位以及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禁止一切涉农收费等是乡村债务产生的原因。在化解乡村债务时:要遵循稳定性、合法性等原则;应构建责任追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基本法律框架;国家也应付出相应的改革成本,分担部分乡村债务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闫旭霞 《魅力中国》2010,(17):103-103
诚实信用原则又叫诚信原则,它最初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最初只是表现为道德的基本要求,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法律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应该讲究信用,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我国民法通则第四条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以法律形式的明文规定确立了其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正> 当前人们在讨论信用危机的对策时,多从诚信道德建设角度入手。但是,我们面临的不仅仅只是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诚信不仅是道德规范,也是重要的法律原则。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危机的成因分析首先,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危机是体制转型期出现的必然现象。一方面,经济转轨期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缺位,是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现代信用制度的存在与发展是市场  相似文献   

10.
梁鑫  郑永红 《发展》2011,(12):141-142
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多变,立法者认知能力有限且受到阶级利益约束等原因,法律漏洞的存在具有不可避免性。如何评价钻法律漏洞的律师就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社会上主流的看法对于钻法律漏洞的律师基本是一种否定性的评价。但是,本文认为,律师在运用法律漏洞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违背基本的法律原则,没有侵害到公序良俗,那么就具有积极的法治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税法私法化的变革环节及其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法私法化就是将私法精神渗透于税法,使我国税法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税法私法化变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税法理念的转变,理论层面的整体思考,而且涉及制度层面的设计。我国税法私法化的变革环节包括:课税理论依据私法化、税法法律关系私法化、税法规范私法化及税法概念的私法化。  相似文献   

12.
张小丽 《魅力中国》2013,(34):324-324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法律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存在的依据是道德,道德能为法律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提供依据,因此,它们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中达到道德与法律的互契,从制度层面看,既要将人类的道德理想与原则外化为法律规范,也要使法律内化为更高的道德权利与义务;从价值层面看,必须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成果中搜寻精华,汇总经验。  相似文献   

14.
作为私法领域"帝王条款"的诚实信用原则,伴随着公法、私法的相互融合,这一原则不可避免地在税法上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实施不仅是对税收法定原则的有益补充,而且是对纳税人信赖利益进行法律保护的需要.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能够保障行政相对人实现其合法权益和合理预期,促进我国税收事业向法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许峰  田花 《魅力中国》2011,(8):284-284,281
清末修订法律馆主持了清末的修律活动,其主要的成就即是引进了一系列近代法理与立法原则,主要包括近代诉讼原则,罪刑法定主义,私权神圣、契约自由和过失责任近代民法三大原则,平等原则、尊重人权等。这是中国法律近代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在民法法系存在公法与私法之分。按照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观点,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整个私法的核心内容就是解决私人之间权利及利益冲突的损害赔偿。损害赔偿责任主要包括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在一般情况下,两类责任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17.
公立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究竟是公法上的行政法律关系,还是私法上的民事法律关系,这个问题学界从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文章将从法律角度来探讨公立高校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并从公法和私法的相关理论入手,阐释两者之间的具体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法理学研究中,原则是作为法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原则与法律规则有所区别,它是法律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构成整个法律制度里的基础。而每个部门法又有着独特的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基本的调整原则。作为基本原则,“核心意项皆为根本准则”。其蕴涵着两种基本意义:其一,体现着该部门法的最基本的价值;其二,可以成为一般法律规则,并可作为克  相似文献   

19.
高影 《魅力中国》2014,(3):358-358
新《公司法》充分体现了私法自治原则,允许公司章程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就公司的运行和治理等情况予以具体规定。但是在实践中公司章程的法律地位并不那么明确,少数司法机关在处理有关公司章程的自治性规定案件时仍有疑虑。本文旨在以谭正标诉武锅案为例,阐明公司章程的法律地位,并初步探讨股权征集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余家辉 《特区经济》2013,(9):181-182
理论界在讨论劳动法律制度时,仅以"公法私法化"或者"私法公法化"中某个方面来分析,这样会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对劳动法律历史的梳理,厘清"公法私法化"与"私法公法化"的过程,表明劳动法律制度是两者兼有之的公私法渗透交融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