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为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之一就是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可见,动员组织群众参与生育管理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把解决人口过多的问题放在破解“三农”问题战略的首位,即是把计划生育放在首位。为此,必须认清计划生育的基本矛盾———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搞好计划生育,生育政策是关键,而“治本”措施,即开展工作,促进群众生育意愿贴近生育政策的措施是根本,计划生育的“治本”应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应对生育政策实行变革,同时强化“治本”的各项举措。  相似文献   

3.
把解决人口过多的问题放在破解"三农"问题战略的首位,即是把计划生育放在首位.为此,必须认清计划生育的基本矛盾--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搞好计划生育,生育政策是关键,而"治本"措施,即开展工作,促进群众生育意愿贴近生育政策的措施是根本,计划生育的"治本"应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应对生育政策实行变革,同时强化"治本"的各项举措.  相似文献   

4.
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就是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而所有促进群众生育意愿贴近生育政策的举措即是"治本"举措,故"治本"就是解决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它的两大问题--适宜的生育政策是关键,"治本"是根本.治本措施系以社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论述了治本资金的来源及效益、生育政策选择的原则和具体建议,以及标本兼治的东西部差异和标本兼治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就是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而所有促进群众生育意愿贴近生育政策的举措即是"治本"举措,故"治本"就是解决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它的两大问题--适宜的生育政策是关键,"治本"是根本.治本措施系以社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论述了治本资金的来源及效益、生育政策选择的原则和具体建议,以及标本兼治的东西部差异和标本兼治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工程,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立足点。河南省在推进民生工程中,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才能增强改善民生的保障能力;只有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就业政策才能确保民生。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社会管理,动员全社会力量进入民生领域,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7.
莫龙 《人口与发展》2013,19(1):52-63
运用AECI指数法、人口模拟和六普等数据,评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制约和影响。中国未来的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有可能比以往预测的要大;老龄化的巨大压力使中国人口总量在本世纪上半叶无法控制在比目前少的水平;巨大的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使得放宽现行生育政策势在必行;由于缺乏可行性,现行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亟待调整;制定新的人口发展战略必须考虑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可承受性;新的人口发展战略应当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从2013年起以中等偏大的幅度逐步放宽生育政策,实现人口规模压力和老龄化压力的战略平衡。  相似文献   

8.
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基本实现现代化,如何应对人口安全问题的挑战?针对人口老龄化加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红利衰减等不安全因素,江苏省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机制,提升出生人口素质,推进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适时调整利益政策导向,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强化特殊社会群体管理,以能最大限度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未来 10年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时期 ,在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之后 ,我们的工作任务不是减轻了 ,而是更重了 ,更艰巨了。我们各级干部和计划生育工作者 ,必须结合实际 ,掌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和特征 ,深化认识 ,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以我市我区为例 ,当前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计划生育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和矛盾。一是现行的生育政策与相当一部分群众的生育观念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计划生育仍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可持续发展人口条件综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别从数量、素质与结构角度探讨与分析了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条件。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育率必须以更替水平为上限,而以略低于更替水平(如TFR=1.8)为下限。从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代内与代际公平的视角对中国现行生育政策进行了审视,并就国家与地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其它人口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从数量、素质与结构角度探讨与分析了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条件.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育率必须以更替水平为上限,而以略低于更替水平(如TFR=1.8)为下限.从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代内与代际公平的视角对中国现行生育政策进行了审视,并就国家与地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其它人口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人口政策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国情,致力于实现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两种生产”均衡发展,形成了适应国情、顺应时代的人口政策。总结人口政策历史演进的经验启示,当前迫切需要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人口治理体系,营造适宜生育环境,促进全民共同富裕,革故鼎新优化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历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依据我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的史实 ,详尽地分析了现阶段人口生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并将 194 9年以来的人口生育政策划分为五个阶段 ;文章最后对未来人口生育政策的走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单独二孩"的生育政策,该政策的出台备受群众的广泛关注,该政策将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同时对于"421"结构型家庭来说,也将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2014年上半年,"单独二孩"政策在遵义地区正式施行。对于刚刚实施的这一项政策,遵义地区的群众对此政策有什么样的期待?此次政策调整又有什么影响?本文以绥阳县为例,对当地居民如何看待此次生育政策调整的意见进行访谈分析,并提出参考性建议,对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许多人一直以为如果不对农村人口实行如此严格的生育控制政策,我国人口增长是控制不住的,因此对生育政策向宽松方面的任何微调都充满了忧虑:在如此严格的生育政策和生育管理约束下,尚有不少农民家庭超生,如果政策放松,生育水平必然大幅反弹,稳定低生育水平就更困难。这种认识和忧虑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毕竟我国农村以“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养儿防老、重男轻女”为特征的传统生育文化根深蒂固,许多农民家庭在现行生育政策下具有较强超生倾向。然而,  相似文献   

16.
《八百万人的实践》告诉了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许多人一直以为如果不对农村人口实行如此严格的生育控制政策,我国人口增长是控制不住的,因此对生育政策向宽松方面的任何微调都充满了忧虑:在如此严格的生育政策和生育管理约束下,尚有不少农民家庭超生,如果政策放松,生育水平必然大幅反弹,稳定低生育水平就更困难.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村生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农村物质文化和乡村文明的重要阵地,是推进农村先进生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落实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新型生育文化和生育观念对引导群众生育意愿,转变群众生育观念,规范群众生育行为的作用。笔者认为,加强农村生育文化建设必须明确方向,突出重点,着眼农民,服务农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生育文化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汪淼 《中国市场》2014,(52):219-220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决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一方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我国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是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同时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该政策的影响,对未来中国人口增长及其结构作出预测并给予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借用反事实因果推论框架,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样本和倾向得分方法,从城乡和省区的角度讨论了人口流动对生育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并以各省区倾向得分匹配的结果为数据基础,利用分层线性模型讨论了各省区政策生育水平对人口流动的异质性平均实验效应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流动有助于降低生育水平,但降低幅度在城乡与各省区间的差异体现了人口流动的异质性影响作用;流动人口生育水平的下降幅度与各省区的生育政策呈正向关系,即政策生育水平越高的省区,人口流动导致生育水平下降的幅度越大.各省区的生育政策对人口流动的边际平均实验效应的影响作用在时期指标与终身指标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流出省份的生育政策并不影响近期的时期生育水平,却会显著影响终身生育水平.人口流动与生育的关系需要从终身的长期的角度予以深入考察,特别是两者的时间顺序关系.  相似文献   

20.
加强农村生育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生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农村物质文化和乡村文明的重要阵地,是推进农村先进生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落实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新型生育文化和生育观念对引导群众生育意愿,转变群众生育观念,规范群众生育行为的作用.笔者认为,加强农村生育文化建设必须明确方向,突出重点,着眼农民,服务农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生育文化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