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博览》2009,(6):78-79
很多时候,人们在努力挣得更多家庭收入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该如何去防范家庭财务风险。而当风险真正来临时,却往往无法去应对。在2007年年底以来的股市下跌中,许多人在股市繁荣时受不了利益的诱惑入市,为了筹到更多的资金炒股,有的人甚至用房子抵押获得资金进行炒股。一时的疯狂,最后带来的却是难言的苦果。也有一些“月光族”,几乎所有的收入都用在消费上,没有一点储蓄节余。  相似文献   

2.
技术分析方法总是跟在市场后面,有时也能抓住市场“衣角”,但更多时候抓不住。股市行情千变万化,以过去特定时期的股市波动规律来预测未来股市变动常常会失灵。基本分析者其实不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各种技术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投身股市买基金,是老百姓的一种理财途径。但"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何降低买基金的风险,获得更多收益,成为不少基民关心的问题。我以亲身经历,给大家支个招。我最开始买基金的时候是2007年的4、5月份,那时正是基金的销售旺季。在银行购买基金的人都排成了长龙,每发行一只新基金,不到一会工  相似文献   

4.
俞硒 《金卡工程》2010,14(2):158-159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重大冲击,对虚拟经济也产生了影响。在中国资本市场不尽完善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有必要承担起推动市场发展的责任,对股市进行宏观调控,在政府培育和市场自由之间、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股市宏观调控应区分不同的市场风险,留给市场更多自主空间,在必要的时候选择适当的调控工具,积极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5.
依据CAPM模型对风险的相关关系,讨论了在15年至今的市场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风险,以及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钢铁行业的影响。本文选取了10只具有代表性的钢铁股进行论证分析说明去产能对钢铁行业的影响,进一步说明我国股市发展存在的许多风险。虽近年来中国股市虽有较快发展,但仍然很不成熟。  相似文献   

6.
吴东璇 《理财》2012,(6):50
前一段时间,当A股股市稍微有点起色的时候,许多人开始问:"买哪个基金好?"基金虽在中国问世超过10年,也在2006年开始为大众所接受,可惜在2008年的大熊市里又遭到了大众唾弃。可为什么要等股市像热水一样沸腾时才去关注基金,而在2008年末中止了基金定投的供款呢?其实,对于基金,许多投资者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看着股市买基金许多投资者购买的初衷是因为觉得买股票风险大,转而买有"专家理财"美誉的基金,相信基金经理及其团队能找到那些值得托付的好股票,从而带来好收益。至于何时买基金,他们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会财会》2008,(7):49-49
投资大师总结成功经验时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最近几个月以来的股市很好地验证了这条经验,更多的股民在高位时放心买入,而在低位忍痛割肉,从而犯了投资获利的大忌。那么,究竟该怎样战胜投资中的贪婪和恐惧呢?  相似文献   

8.
持续牛市行情令A股市场市盈率快速上升,当前中国股市无疑已经进入泡沫时代。而在市场超越5000点从而更多地体现出风险寻求特征时,平衡型投资策或将成为我们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阿明 《时代金融》2012,(7):24-25
<正>如今,许多人投资就是炒股,目的就是快点赚钱,他们选择股票的依据是只要股价能尽快上升就行。这种行为其实是在投机,即利用差价获利,同时承担风险。他们往往不去理会股票的内涵,把股票和其所代表的商业现实分离开来,而仅仅把股票价格的上涨下跌看作收益和风险的全部。他们也并不深究风险的内质,简单地认为市场会知道一切,当股市上涨时,他们会忽略风险,而股市下跌时就陷入恐慌、贪婪、臆断的反复交织中,在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10.
谢宏章 《理财》2014,(3):50-51
组合投资的最大功效在于,能在充满变数的股市里确保风险可控,这就等于把股市投资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这是在股市得以长久立足的关键所在。作为普通投资者,要想在股市长久生存,必须处理好逐利和风控的关系,确保在逐利的同时不忘风控,做到在风控的同时去追逐属于自己的那份收益,组合投资便是这种将投资风险牢牢控制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之内的操作技法。  相似文献   

11.
刘明 《云南金融》2010,(6):24-25
如今,许多人投资就是炒股,目的就是为了快点赚钱,对于投资的股票无论什么原因,股价能尽快上升就行。这种行为其实是在投机,即利用差价获利,同时承担风险。他们往往不去理会股票的内涵,把股票和其所代表的商业现实分离开来,而仅仅把股票价格的上涨下跌看作收益和风险的全部。他们也并不深究风险的内质,简单地认为市场会知道一切,当股市上涨时,他们会忽略风险,而股市下跌时就陷入恐慌、贪婪、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全球股票市场波动率划分低波动和高波动,通过构建高低波动风险溢出网络,探究全球股市系统性风险演变的特征,并识别积聚和爆发阶段的风险源头和传染结构。研究发现:第一,全球股市系统性风险具有顺周期性,且低波动溢出水平具有前瞻性,可有效预警系统性风险。第二,相较于低波动溢出范围大、水平低的特征,全球股市高波动具有溢出范围小、水平高的特征。第三,风险传染具有一定的结构稳定性,同区域、同组织股市间风险溢出水平较高;但在高波动状态时,尤其是危机期间,跨区域、跨组织股市间风险溢出水平明显上升。第四,不同股市在网络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且具有时变性,发达经济体股市主要为风险输出方,新兴市场股市主要为风险输入方。上述结论对全球股市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预警和准确防范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股市中为何大多数人(包括机构)总是输钱?一个重要原因是:被股市的反向运行所忽悠。大多数人总是按大盘的运行方向和自己的仓位进行顺向思维;上涨时、持股时希望股市涨了还要涨,下跌时、空仓时希望股市跌了还要跌。当市场达到高度一致的时候,就往往出错。何谓股市反向运行?  相似文献   

14.
王涛 《云南金融》2009,(1):29-29
股市有条警句叫做“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没炒过股的人不太理解这里面的风险是什么,炒了股的人又以为自己会创造奇迹,所以总是有人经不住诱惑,不太理会这条警句一波又一波地投身股海,在里面品味苦辣酸甜。2007年这个时候股市上证指数近6000点,现在呢,1700点!也就是说去年这个时候用6000万元买的股票,现在只值1700万元了!什么叫黄粱美梦?这就是其一。也难怪有人自嘲地说:2008年最幸运的人有三种——种是没在汶川的人;另一种是得奥运金牌的人;还有一种就是没进股市的人。  相似文献   

15.
最近大家最关心的大概是股市.但新股民往往忘记了"股市有风险"这个道理.因此唤醒历史上那些令人恐惧的时刻,也许会让更多满怀希望的人不至于滑向疯狂而回归理智.  相似文献   

16.
最近大家最关心的大概是股市。但新股民往往忘记了"股市有风险"这个道理。因此唤醒历史上那些令人恐惧的时刻,也许会让更多满怀希望的人不至于滑向疯狂而回归理智。  相似文献   

17.
当对国内投资标的选择出现左右为难的时候,何不将视野扩展到国外;当技术面分析有点模糊的时候,何不更多关注一下基本面大势股市、楼市和藏市,被称为我国当前的三大资产栖息地。然而  相似文献   

18.
有经验的老手会告诉你:入市者先要把"割肉"的刀磨快,意思就是要学会赔钱,学会"丢卒保车". 因为股市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所以必须要有风险意识,因为"股市风险莫测",所以股市上没有常胜将军,再高明的炒手也有失手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股市改革顺利告一段落之后,自2006年秋季起兴起的牛市让许多中外投资者趋之若鹜,生怕失去了挖这一桶金的机会,但是随着股票市值义无反顾地大幅上扬,关于股市在高位存在的风险的这一讨论一直持续到现在,许多外国机构投资者均选择在3000点大关时退出了中国股市,但随着目前大盘顺利站稳4000点大关,外资的担忧似乎显得有点杞人忧天。许多散户变卖资产、使用养老金或者贷款去炒股,风传着诸如"某位老太3个月净挣1倍"的股市传奇消息,这使得大家更加无法理解风险管理的现代理  相似文献   

20.
信心百解     
《金融博览》2008,(7):2-2
投资者风险教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句被念叨N次的“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如今,在很多投资者遍体鳞伤的时候,又有一个新名词跃然眼前,那就是信心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