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我国的现实国情造成环境经济政策在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方面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要完成“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应在解决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滞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时宜地运用排污权交易等经济政策来激励企业减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府已经把减少污染物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到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之中,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减排政策是中国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在总量管制的情况下,通过污染物排放权的分配,最终实现该区域总的排污量削减.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排污权交易的实施基础,并与行政强制性减排以及环境税减排进行了效率比较,结果表明排污权交易比单纯的行政强制性排污和环境税约束具有更高的市场效率以及灵活性,同时并不会降低整个社会的污染物排放效果.此外,从市场势力的影响、市场信息的影响、交易规则的影响等方面讨论了影响排污权交易市场效率的因素,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节能减排,助力“双碳”目标达成,部分城市建立排污权跨区域流转的交易市场。作为市场型环境治理政策,排污权跨区域交易政策对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有待检验。以二氧化硫排污权跨区域交易为切入点,通过采用PSM-DID的方法研究排污权区域间交易制度对污染物的政策影响。在综合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研究发现,排污权跨区域交易政策未能有效实现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目标。因此应综合考虑地区特性,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真正发挥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的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将SO2和COD排放作为环境投入要素,测算2003—2012年中国各省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值;以2007年推行排污权交易试点为时间节点,对试点省份和非试点省份SO2和COD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值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减排成效并不显著,但排污权交易试点不仅在试点省份起到了较好的直接减排效果,而且也提升了试点省份的经济绩效,尤其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作用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通过纯技术效率的相对改善,遏制了试点省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下降。中国应继续深入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通过排污权交易的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使其不仅促进效率改善,更在技术进步层面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2002年推出了《江苏省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并从10月1日起在江苏省全面推行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通过对二氧化硫排放重点企业特别是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核定,以及对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的研究与规划,江苏省经贸委和环保厅联合制定了《江苏省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必须经省级环保部门认定和批准,县级以上环保部门依法对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行为实施统一监管。计划、经贸、财政和物价等有关部门对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6.
将2007年中国11个省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价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政策效应及背后的作用机理。基于2004—2017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并考虑内生性问题、选择性偏差、安慰剂和反事实检验后,实证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制度会降低污染物排放,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该效果主要通过绿色创新、市场化和政府干预三种媒介发挥作用。排污权交易制度政策效果在不同工业基地、不同资源型和不同地区城市呈现明显异质性,相比于老工业基地、非资源型城市和东、西部城市,该效果在非老工业基地城市、资源型城市和中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该研究为评估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政策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加快实现污染减排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考虑排污权交易的情况下,研究了具有价格依赖需求特征的排污制造商如何进行单周期生产和定价联合决策的问题。研究表明:制造商的最优生产量和最优定价存在且唯一;制造商的最大期望利润既是排污权交易一级市场排污权交易价格的减函数,也是二级市场排污权交易价格的减函数(当最优生产量大于排污上限时)或增函数(当最优生产量小于排污上限时);与不考虑排污权交易的情况相比,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的存在可以促进制造商进行减排投资、提高排污生产效率;由制造商决策对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反应函数可知,排污权交易中的各种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都会对制造商的生产经营决策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考虑排污权交易的情况下,研究了具有价格依赖需求特征的排污制造商如何进行单周期生产和定价联合决策的问题。研究表明:制造商的最优生产量和最优定价存在且唯一;制造商的最大期望利润既是排污权交易一级市场排污权交易价格的减函数,也是二级市场排污权交易价格的减函数(当最优生产量大于排污上限时)或增函数(当最优生产量小于排污上限时);与不考虑排污权交易的情况相比,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的存在可以促进制造商进行减排投资、提高排污生产效率;由制造商决策对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反应函数可知,排污权交易中的各种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都会对制造商的生产经营决策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雷玉桃  周雯 《经济师》2011,(12):233-235
在现有排污权交易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结合广州市的具体情况,尝试对广州市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市场框架的构建进行探析。并着重考虑排污权交易的初始分配方式以及排污权交易定价准则,为广州市控制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提供一种市场环境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中有42%是火电厂排放的,因此高效控制火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是提高空气质量的主要途径。美国利用排污权交易治理火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下降,而且排污权交易也被证明是成本最低的方法。借鉴美国的经验,可以为我国治理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提供高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地方传真     
《环境经济》2010,(9):70-71
北京:试点启动排污权交易改革据北京市环保局介绍,北京市已经开展"污染源排放总量控制"立法调研的准备工作,并启动了排污权交易改革试点。"十二五"期间,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项目将由过去的2项增加为4项,在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基础上增加氮氧化物和氨氮,  相似文献   

12.
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污权交易谋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治理环境污染,通过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规制,达到环境容量优化配置,其实质是环境容量产权明晰化的制度变迁过程。排污权初始配置方式与价值评估、排污权定价机制、排污权交易制度下厂商行为、政府管制及交易制度的社会福利分析,构成了当前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的基本内容。现行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在排污总量控制的科学性、排污权定价的约束性、初始分配的公平性、市场交易的完备性、监督机构的权威性等方面积累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湖北省二氧化硫排放现状;并运用经济学有关基本原理,介绍了排污权交易的基本程序和做法;最后,以湖北省自身的环境与资源状况为切入点,从总量控制、实施基础、开展领域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宋德勇  陈梁  陈姚 《经济管理》2023,(10):168-187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与企业污染排放的匹配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探讨不同市场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排污权交易制度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能源效率。机制检验发现,排污权交易主要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阻碍污染企业进入有效促进企业能源效率提升,但没有观察到排污权交易产生偏向型技术进步与中性技术进步激励。基于不同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发展模式发现,与“一级市场先行”模式相比,“二级市场先行”模式下排污权交易的能源效率提升效应更强;除了能源结构优化,“二级市场先行”模式下的能源效率提升效应还来自排污权交易产生的偏向型技术进步激励和污染企业进入壁垒。本文有助于揭示利用市场机制提升能源效率的微观机理,为通过排污权交易机制设计与模式创新,推动能源高效利用与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成杰 《环境经济》2006,(11):26-31
按照“科学分配、高效减排、依法管制和鼓励引导并重”的原则完善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配额管理,探索二氧化硫排污指标有偿获得和排污权交易,是做好“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主要工作思路,也是实践“三个转变”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深圳市排污权交易进展情况,概括了深圳市排污权交易制度框架和制度体系,构建政策评估体系,从目的、政策框架、政策制度、综合效应对深圳市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制度设计较为完整,初始分配、政府储备、协议转让、总量监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行政强制手段过多,导致市场对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应进一步研究提高市场活跃度的因素,为正式实施排污权交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6,(1)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现代市场化治污防控重要手段,在污染物总量和种类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排污权交易双方效益最大化,实现社会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行政区域为界实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和污染物随自然区域扩散的特点对排污权交易的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文章认为以流域管理为基础,按自然地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讨论了不同地区同类污染物排放的成本差异,在考虑了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分析了鄱阳湖流域内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供求状况,建立了该流域排污权交易平台的交易模式和交易流程,并对合理完善排污权交易给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完善机构设置,发挥综合决策功能;完善排污权交易的分配制度;构建现代化排污权电子交易平台;完善企业排污主体的责任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2007年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试验,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但促进效果偏弱且具有时滞性;进一步,分类型和分地区的异质性归回结果显示,试点政策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创新类型的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强,主要是有效推动了绿色发明专利的增长,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较东部地区偏弱且偏向于绿色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排污权交易期待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妮 《环境经济》2011,(6):20-27
有专家指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完成,借助的是行政手段强力推动,而作为市场手段的排污权交易仅在个别地区试验,并未大范围开展。这种论断被很多人认同。那么在"十一五"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过程中,排污权交  相似文献   

20.
论证了排污权估价的必要性,研究表明排污权可以视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市场化条件下,对排污权进行专业估价、评估其公允价值是存在市场需求的,有利于撮合交易和改善行政管理;开展排放权衍生品交易呼唤专业估价师与经纪人的出现。研究认为当前排污权估价不宜采用市场比较法,运用成本法相对较稳妥,收益法在排污收费制度取消或排放税率确认之后才能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