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自2011年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来,从政府公布的宏观层面信息来看,政策实施已经带来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一些学者和政府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地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草原生态补偿标准问题,政策持续性问题,政策过分简单化、缺乏动态调整机制,监管力度小等问题。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一期项目即将结束时,选取了内蒙古西部乌拉特后旗进行实证研究,对生态奖补政策在方案选择、实施效果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完善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草地退化严重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生态奖补"机制作为实施草原新政的主要措施,能否起到恢复草原生态的作用?基于2012年锡林郭勒盟调研所得到的224份牧户问卷调查和2013年对呼伦贝尔市牧户和有关部门进行的开放式访谈,文章从补偿对象、补偿方式以及补偿标准三个方面对"生态奖补"政策在牧户层面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并从补偿对象、补偿方式、载畜量标准以及补偿标准四个方面研究牧民对当前"生态奖补"政策的偏好。研究发现,在"生态奖补"政策的实施中存在补偿对象单一,部分地区补偿金不能按时按量发放,以及载畜量标准制定与牧民意愿不相符等,这使得"生态奖补"政策难以为牧户自觉保护草原提供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3.
生态补偿是近年来推出的生态经济政策。民众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是政策实施的关键之一,为阻止川西北草原沙化的扩散,当地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瓦切镇99%以上人口都是藏族,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在瓦切镇的调查,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建立模型,得出影响瓦切镇牧民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的主要因素为养殖牦牛规模、藏文化中对植被环境保护的生态观念、生产方式、对过度放牧的认知、是否了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含义以及是否愿意改变现有的家庭产业。说明除经济因素以外,藏文化因素和社会认知情况也影响了牧民参与生态补偿政策的意愿。该研究完善了现有生态补偿机制,为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初衷是通过控制牲畜数量、改善草地的不合理利用来遏止草原退化。2015年年底,第一轮草原生态奖补已在我国大部分牧区正式完成。文章利用2015年8月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调研所获取的一手数据和访谈资料,对首轮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为新一轮生态奖补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第一轮生态奖补政策在局部地区实施效果亟待提高,究其原因为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地方政府的执行疏漏和监管乏力、补偿标准与牧民受偿意愿间的差距、部分牧民态度与行动不相符引起的超载,是导致政策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结合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的实地调研情况,首先定量分析三地区牧民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出各差异对不同地区的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其次建立计量模型,定性分析出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牧民满意度的具体影响程度;最后,根据不同地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提出各地区相对应的草原生态补偿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应动态确定合理载畜量以及实施贷款优惠政策对牧民进行补偿;中部地区应给予牧民相应的舍饲技术培训,转变养殖模式,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宣传,提高牧民保护草原思想意识;西部地区应给予牧民饲草料价格补贴,将饲草料基地、棚圈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并入补偿的范围,同时加强牧民的执业技能培训,拓宽牧民的就业选择,增加牧民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草原生态环境与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完善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并且实现牧民持续增收和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但是由于现行政策执行时间较短,对政策实施效果缺乏全面深入地研究。该文通过对内蒙古等6省区牧户调研数据,就不同区域内牧户对现行的草原生态保护及相关补贴政策的认知情况、评价情况以及政策实施后牧户的养殖困难和政策期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政策效果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实施的"奖贷助补减"学生资助政策,对于解决我国高校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新资助政策体系产生的效果评价标准入手,对新资助政策体系的政策效果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评价,以资助实践的经验为依据,分析了新资助政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保障今年五项重点改革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央财政今年已累计拨付医改资金801亿元。其中:支持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资金额度达534亿元,主要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城乡医疗救助补助支出;支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奖代补资金10亿元,主要用于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收入分配、补偿机制等综合改革支出;支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257亿元,主要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和重大公共服务卫生项目支出。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近年来草原生态建设和生态补奖机制的建立实施以来,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总体上牧区仍是我国经济、生态、民生、安全的“脆弱区”.本文以内蒙古为例,考察了牧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方面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分析了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化解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创新与非创新政府补助二元分类基础上,进一步将政府创新补助细分为人才计划、项目支持和成果奖补等3类,利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3类补助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差异。结果表明:人才计划类补助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项目支持类补助同时存在激励效应和扭曲效应,成果奖补类补助激励效果不显著;人才计划类和项目支持类补助激励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高管特征企业间存在异质性,人才计划类补助更能激发国有企业、有研发背景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对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创新激励效应更为突出,而项目支持类补助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激励效应在国有企业、大企业、有研发背景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更为突出;信号传递机制是政府创新补助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人才计划类和项目支持类补助均具有信号传递功能,且前者信号功能强度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政府补助与租税奖励这两种政策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将大陆对LED厂商的政府补助政策与台湾地区的租税奖励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台湾地区2010年度取消《促进产业升级条例》使LED产业所得到的租税优惠金额降低,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绩效;而大陆的政府补助政策却对LED产业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进行T检验发现,大陆的政府补助政策与台湾地区的租税奖励金额预估值相比,更能显著地提高LED厂商的经营绩效,即大陆的政府补助政策比台湾地区的租税奖励政策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文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内涵及框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理论研究及文化保护实践中的重要命题。在重点分析文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内涵及逻辑框架(什么是文化生态补偿)的基础上,从文化生态补偿的补偿主体(补给谁)、受偿客体(谁来补)、标准核算(补多少)、补偿方式(怎么补)、时空尺度(补多久、在哪补)等方面对其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文化生态补偿是一种协调文化生态保护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以文化生态系统为对象,以促进其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以政府和市场为主要手段,涉及文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文化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等方面,基于不同时空尺度特征,可采取受益者补偿、社会补偿、自我补偿、政府补偿等多种方式实施综合补偿。  相似文献   

13.
草原生态补偿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和草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该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可以保证农牧民的生计,从行为上可以引导农牧民调整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原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补偿应落实好草原承包制度,要充分考虑到合理载畜量,在补偿方面以草畜平衡、管护、燃料替代等方面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草原生态补偿体系在完善过程中要重点抓好落实草原保护制度,加强后期保护工作力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严格控制载畜量,限制超载放牧,规范草地利用制度,保护草原天然植被;加大草原地区投资力度,保障草原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草原监理机构,依法行政保护草原资源;强化牧民的草原环保意识及其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4.
吕程  张道宏 《经贸实践》2016,(16):240-241
草原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通过法律构建的,受益主体对因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付出代价对象进行必要补偿的调整机制.其中的"代价"不仅指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成本,亦包括为养护草原而放弃的机会成本.本文从辽宁省草原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现状入手,分析其法律层面及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健全辽宁省草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构建多样化草原生态补偿模式、提升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完善草原承包经营法律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作为一种激励政策能够有效促进一事一议制度的深入开展和实施,但在具体实施当中难免会陷入一些误区以至影响政策的具体效果,因此,认真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原因,探索促进政策实施的思路与对策,成为解决当前农村公共问题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6.
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成果,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等理论,分析黔东南州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的作用,探讨该州生态补偿机制具体内容及如何有效实施生态保护政策,促进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方传真     
《环境经济》2009,(11):70-71
黑龙江试行“河长制”治理污染较重河流;海南1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打包”委托运营;山西煤矿重组 民营、国有、混合所有制“三分天下”;辽宁启动湿地保护工程;西藏率先启动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一、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1.激励性的财政补贴政策。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保护本地区生态环境,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  相似文献   

19.
人口政策通过对人口的社会变动、自然变动施加影响与干预来对人口相关要素进行调节,以使人口朝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云南省近几年来相继出台了“奖优免补”等人口与计划生育新政策,这些新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云南省生育文明的建设。分析“奖优免补”等当代人口政策实施对云南省生育文明建设的作用,提出云南省人口生育文明建设及相关制度完善的对策,对于促进云南省生育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制定和落实激励县乡发展的财政体制政策。首先要做的是积极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充分考虑当前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和县乡财政状况,本着稳步推进的原则,认真选择试点县,制定试点方案,扎实推进,为今后全面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同时,认真落实中央财政“三奖一补”政策。例如结合辽宁省基层财政的实际情况,制定全省对县乡的“三奖一补”办法,一方面将所有县和郊区纳入补助范围,另一方面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加大奖补力度,支持县乡加快发展、推进改革,真正取得“激励先进、鞭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