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本文基于江苏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和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服务试点县——东海县264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小农户对地方政府顶层设计的现行农地抵押贷款的响应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特征因素、区位因素、土地流转特征因素都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小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贷款行为导向的重要因素;个人特征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贷款行为影响甚微;而经济因素和土地流转因素对两类异质性农业经营主体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离不开农户的积极参与,农户作为集体林区林地的重要经营主体,分析其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林业经营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对揭示异质性农户参与意愿的行为动机、促进集体林资源的盘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福建省三明市和南平市580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DEMATEL-ISM模型,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业态,分析风险态度、森林资源管制对农户林业经营行为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森林资源管制、风险态度、家庭禀赋特征是显著影响农户林业经营行为的关键因素。其中,林地总面积、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经营森林旅游/农家乐、林业经营培训为表层因素,家庭禀赋、风险态度为深层次因素,森林资源管制为直接根源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江西省2 028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增强回归树(BRT)模型分析农户环保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总体上,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采取的环保行为程度较差;(2)农户的环保行为决策主要受到耕地资源特征和个人特征的影响,家庭特征次之,生态环境认知特征最弱;(3)年龄、耕地破碎度、实际耕种面积、农业收入比重是影响农户环保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农业收入比重、实际耕种面积、农业面源污染的认知和水环境恶化的认知对农户环保行为决策具有正向作用,而耕地破碎度具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日益突出的面源污染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的行为对于农业生态环境变化至关重要,而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是农户生产行为的主要潜意识支配因素。探究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提升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的政策制定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利用江西省2 068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总体水平较高。(2)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均对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有显著影响。其中,在农户基本特征及家庭特征因素中,农户性别、是否加入合作社的影响程度最大。在外部环境因素中,种植农产品用途的影响程度最深。  相似文献   

5.
农业绿色发展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重大举措,文章以绿色农产品为中心,提出了农业绿色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即规划设计阶段、生产加工阶段、储藏流通阶段和生态环境管控阶段,明确了农业绿色发展成本增量的内涵及计算方法,详细分析了农业绿色发展成本增量具有的复杂性、系统性、灰色性和递减性等特征,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即质量定位、技术措施、生态本底和利益主体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全生命周期方法,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农业绿色发展成本增量的组成进行全过程识别和量化,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成本增量的阶段控制和管理,为农业绿色发展成本共担机制提供了技术依据,推动我国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2007年试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分散了农业风险,弥补了农业经营损失,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因灾致贫问题。文章以甘肃省13个市(州)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为调查对象,就二者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展开调查,并利用probit模型对二者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购买险种、有无因灾赔款三个因素是影响甘肃省农户满意度的显著性因素;定损合理性是影响新型经营主体满意度的显著性因素。由此,提出了提高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培养专业定损人员两项建议,为提高甘肃省参保主体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提供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定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发挥其社会带动作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起步阶段,其社会带动作用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究竟如何?基于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带动作用对盈利能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主要成因在于社会带动作用增加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成本。这一结果表明,现阶段过多地强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带动作用很有可能会损害其自身发展,最终也将影响其社会带动作用的实现。因此,为了减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本负担,真正提升其带动农户的社会责任水平,实现农户带动与盈利能力的协调发展,应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长期发展能力,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贴机制,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农药化肥施用为例,基于江西省的2 068份农户问卷调查,运用Ordered-Probit模型,分析了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生态耕种行为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随着经营规模的增加,选择价格低廉农药的农户减少,认为能够长期改良土壤而施用农家肥的农户增多;(2)各规模农户凭借以往经验施用农药化肥的比例最大,中规模农户参考使用说明书和技术人员指导的比例最小;(3)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大,水污染认知显著影响小规模和中规模农户,文化程度、务农年限和外出务工比显著影响中规模和大规模农户。最后,提出促进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差别化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4省684个样本农户数据,运用多元排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控制相关变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监管并不能提高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愿,而前景预期、政策了解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补贴、设立固定回收点或与回收企业合作、合作社参与等因素更能提高农户的参与意愿。为此,可以采取发挥非经济预期的作用、构建财政补贴机制、健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机制、利用合作社平台等措施激发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行为动机,提高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愿,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及乡村生态振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现状的研究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的对策建议,为实现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少数民族农户生产行为特征,构建少数民族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碳排放结构模型,根据碳排放系数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化肥、农药、农膜、柴油、汽油、电力等六个要素碳排放进行测算。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白族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到:期末经营土地面积、生产收入以及本村到县城的距离三个因素对碳排放具有显著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推广低碳种植技术、合理分配生产收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四条减碳措施。  相似文献   

12.
焦翔  王思博  乔玉辉 《经济纵横》2021,(10):104-113
基于黄淮海地区北京、山东和河北三地119个生态农场的调研数据,通过统计描述阐释生态农场特征,并借助Probit模型,以生态农场绿色生产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推动生态农场绿色发展.结果 表明:相对于一般农业经营主体而言,生态农场负责人相对年轻,受教育水平更高,拥有良好的环保、健康和市场意识,且普遍采用多种绿色生产措施;生态农场绿色生产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受到负责人个体特征、农场生产经营特征等内生因素影响,也会受到政府绿色生产补贴特征、监管者质量管控特征等外生因素影响.鉴于此,在促进生态农场发展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农业从业者环保健康意识提升和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还应进一步增强绿色生产激励的可持续性,完善质量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苗  孙养学 《经济论坛》2012,(6):113-116
农户是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决策单元.农户经营行为是诱发农业结构变动和影响农产品稳定供给的重要因素,对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与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本文以陕西杨凌示范区为例,分析了西北地区农户经营行为的现状,运用经济学模型对影响西北地区农户经营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据此对相关部门制定农业政策及优化西北地区农户经营行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宋珂  刘卫柏  魏逊  钟士宇 《经济地理》2022,42(3):133-140
土地流转租金的市场化是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发育的重要特征,当前农村土地市场中流转租金的形成机制并不健全。土地流转租金居高不下甚至快速上涨对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给出了阐释,但鲜有从农业经营外包影响农村土地流转视角的阐释。使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基于湖南、吉林和重庆3省(市)2014—2020年实地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农业经营外包对农村土地流转租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经营外包明显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租金的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营外包显著提升了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增大了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土地流转需求,打破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求平衡关系,出现流转市场中农村土地供不应求的情形。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农业经营外包会对小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农业经营外包在丘陵地区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租金快速上升的作用不明显。文章提出转变小农户的传统观念,引导小农户参与农业经营外包,全面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农村包容性绿色生态、农业包容性绿色生产、农户包容性绿色生活3个维度考察2010—2020年中国省域层面乡村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分异性与驱动因素影响。结果显示:(1)中国乡村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呈波动式上升趋势,2017年之前,呈现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梯度分布格局;2017年之后,中部地区逐步实现对东北部地区的赶超。(2)中国乡村包容性绿色发展存在显著空间集聚特征,高—高集聚区主要位于东部,低—低集聚区则主要位于西部;全国及四大区域内部存在不同程度收敛趋势,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区域内差距正在缩小。(3)城乡融合发展、农村创新创业、农业绿色基础设施投入均能够提升乡村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包容性绿色生活方面。同时,农业绿色基础设施投入对包容性绿色生态存在积极影响。应当持续优化乡村绿色发展政策效能,实现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户参与分享生态价值的协同增效,通过创新创业引领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以带动乡村绿色消费为着力点,完善和拓展城乡融合发展功能布局与总体规模,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区域协作和绿色融合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6.
化肥在促进农作物单产提高的同时也对农业生态环境带来潜在威胁,明确农户化肥施用的基础认知、习惯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对完善农户施肥行为、保护耕地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江西省10市44县(区)2068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务农年限的农户施肥认知特征,并运用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户对化肥施用环境影响和用量安全有着广泛的正确认知,对施肥技术认知明显不足。农户对施肥用量大小认知、用量变化认知和种类变化认知均相对稳定,但其施肥习惯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与农户施肥基础认识、习惯认知均存在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农户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中的基本经营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经济行为除具有一般经营主体的特征外,还具有其特殊特征。一、目标对农户经济行为的目标问题,理论界有不同看法。本人认为农户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双重的:一是生活;二是生产。首先,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温饱阶段,农户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生活保障问题;其次,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很不健全,农户的保障主要取自于自我保障。所以,农户在目标定位时,一方面要考虑生产;一方面不得不考虑生活。二者的组合构成了农户经济行为的最终目标。但是,处于不同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厘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探寻矿-粮复合区生态补偿各方利益主体博弈的均衡条件。研究方法:基于多阶段信号传递博弈和逆向回归推导方法对矿企、地方政府、农户等三个主体在生态补偿中的利益倾向及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在第一阶段事中博弈中因认知时滞因素三方利益可达到短期均衡。(2)农户由上访等方式使上级政府作为中立机构介入,加大监察力度可使矿企的寻租可行性降低。研究结论:(1)建立健全环境污染相关制度,从法制角度加以约束矿企的污染行为以及补偿行为;(2)加强地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纪检监察程度有利于生态补偿渠道畅通;(3)对农户大力宣传生态污染知识、法律常识教育以提升农户监督能力,提高其在生态补偿活动中的参与程度,降低生态污染事件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19.
王丽萍  谢科进 《经济师》2006,(12):240-240,272
文章用产业组织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制度创新理论等基本原理,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特征、经营主体的行为、经济绩效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产业组织视角,探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认为将农业生产和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营造一个便于农户与市场连接的制度环境,走符合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现状的产业化经营道路,是缓解上述矛盾、加强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经营制度变革使农户成为农业基本经营单位,"农户优势"和"农户局限"的交互作用是理解我国农业经营制度进一步变革的基本线索。农业规模经营带有十分鲜明的国情元素,决定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是农户本位、土地集中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者分别是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起点变量、基础变量和能动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