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乡村景观的游憩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乡村游憩产生的动机和特征入手,寻找乡村人居环境“背景元”“活动元”“建设元”有机联系、三元互动的关系,分析由背景元主导的乡村游憩资源的构成要素及功能特征。以优美性、乡土性、宜游性为价值标准,建立乡村景观游憩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乡村景观游憩价值的核心,坚持和传承乡村人居环境背景的整体保护、乡村人居活动的活化、乡村人居建设因地制宜的传统,保护乡村人居环境的自然度、丰富度、和谐度;突出乡村文化的地域性、原真性、传承性;优化乡村建设的清洁度、舒适度和可达度。从而以游憩价值的发掘和利用为契机、实现乡村景观价值的保护、彰显和提升,以游憩为推动力,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提质。  相似文献   

2.
发展经济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理想的人居环境应当是既能享受现代工业文明,如交通、通讯发达,供水、供电、学校、商店、医院等基础设施完善,又能保持与大自然的亲近,没有远离田园风光。当然,这种理想只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3.
城乡户外环境的微气候条件决定着居民的人体舒适感受,营造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户外空间微气候,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居生活质量的必要途径,不仅能为使用者提供自然、安全、舒适的户外社交环境,还能在低耗和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体现人性化设计。文章结合文献计量学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梳理与总结城乡区域户外人居环境微气候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回顾其发展历程,从关键技术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指出现有研究的掣肘,并借此为参考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推动我国户外人居环境微气候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宋笑月 《经济地理》2011,(6):1003-1007
通过对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发现导致湖南城乡收入差距日渐拉大的原因,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最终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缩小湖南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就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大力发展农业企业,培养新型农民三个层面,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绿色建筑与我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指出目前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结合当代“宜居城市”发展的新趋势,铜陵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和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阐述了对建设“生态山水”城市的理解,提出了城市公共绿地的建设要做到“科学、实用、利民、便民”。将绿地的生态性、造园的艺术性、功用上的实用性及居民使用上的便利性有机地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治理是顺应数字技术发展趋势而兴起的一种公共治理新模式,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高度契合性,为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是政府、村委会、农民等主体,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的数字治理平台为牵引,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能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过程,其作用机理集中表现为通过数字技术与基层共治机制的融合互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建立起主体联结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整体性协作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在实践中,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还面临着思维、技术、效能、主体、制度等困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需要打破传统治理思维、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治理运行机制、加速乡村数字人才培养以及完善乡村数字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因农业人才培养模式落后而导致农业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提出了以农业企业孵化器为平台的农业人才孵化模式,具体为:基于农业人才需求主体和农业人才类型的分析,引入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由多领域配套支持系统、多层次人才孵化系统、多维度优化支持系统构成的农业人才孵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人才孵化的预期效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城乡产业关系是城乡关系的核心.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就是通过有效的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促使信息、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在城市和乡村两个地域空间、在不同产业之间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城乡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渗透融合、协同发展的一体化格局.本文主要论述了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现形式、当前城乡产业关系存在的问题和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化的主要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环境价值核算是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议题。该文通过对已有环境价值观念及核算方法的梳理,发现在有效市场的背景下,环境价值核算的理念可从累加的传统思想转变到比较的核算思路上来。而比较性环境价值,是环境资源产品的消费者与供给者是理性经济人的前提下,选择最大最优的环境价值作为其市场环境价值的核算方法。但现实中,环境各功能价值的核算,并不完全遵照经济学的客观规律,因为人的主观意愿对其需求支付与供给会产生作用,故比较性环境价值的核算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中西传统园林作为出发点,从文化角度系统地对中西园林与中西传统居住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阐述得出了两者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特点与联系,即: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传统居住环境反映的是传统中国人"务虚"的审美意识和居住理想,西方园林和现代景观设计反映的是西方人"务实"的审美意识和居住理想,两者都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的产物,这种特定民族审美观和居住观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2.
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创建文明生态村,是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生态文明村前南峪、栾卸两村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肖亮亮 《经济论坛》2004,(23):78-78,13
一、城乡二元税制的不合理性 1.城乡之间税收负担严重不公,有违税收公平原则。国家农村税费改革研究课题组曾就我国农产品的流转税负担做出粗略估算,并与城镇工商业者的税负水平进行简单比较后发现,涉农税收负担远远超过城镇工商业者的税负水平。首先,有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在取消其他统筹等收费以后,确定农民的负担水平为8.4%。  相似文献   

14.
以中西传统园林作为出发点,从文化角度系统地对中西园林与中西传统居住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阐述得出了两者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特点与联系,即: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传统居住环境反映的是传统中国人"务虚"的审美意识和居住理想,西方园林和现代景观设计反映的是西方人"务实"的审美意识和居住理想,两者都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的产物,这种特定民族审美观和居住现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内在逻辑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莉  刘志文 《财经科学》2013,(7):99-109
推进农业现代化,既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主渠道,又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本文从农业现代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逻辑出发,然后基于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农业现代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性,而且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与财政支农比重的提高也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乡发展转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解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城乡发展转型中日益突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已影响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也将损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梳理了相关理论,探究了转型期我国城乡资源环境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城乡转型期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城乡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城乡二元体制的多重影响.当前城乡转型时期要通过市场及政策力量引导生产要素向小城镇聚集,从而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并缓解大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将城市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发展:多重困境与突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磊  高帆 《经济学家》2007,(3):72-80
作为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经济基础和逻辑起点,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业增产基础上的农民增收.由于增产和增收、宏观战略和微观目标不一致,在理论和经验上表现出多重困境:主体形成困境、结构调整困境、谈判能力困境和生产效率困境,农业发展的基础不稳定也不牢靠.基于此,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变为以家庭专业承包责任制为基本特征的组织创新将至关重要,这个组织演化过程是对农业发展多重困境的一个系统的、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筹、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的内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决定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即农业比较利益的提升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启示意义,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通过推进农业内生增长得以实现,并依靠相应的政策措施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民的互动视角,采用博弈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逻辑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的根源在于规制失灵;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资源的“公地悲剧”不是必然现象,可以在农民之间建立一种自实施的自治机制,避免导致“公地悲剧”;由于利益目标的差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激励问题、地方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博弈行为,导致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制失灵。研究启示是,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顺利推进的保障,更将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闫石 《经济研究导刊》2014,(31):298-299
目前,在中国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的阶段,从学科观念、学科性质、学科目标到学科实践主体范围缺少一定的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就上述问题从景观学的引导、学科价值取向目标定位以及景观艺术设计实践主体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