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兴伟  包明齐 《技术经济》2020,39(11):60-69
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后期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的产业增长方式将经历从资源和资本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的过程。以创新为驱动力,延长产业价值链,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已然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利用2002-2017年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城市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城市产业转型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创新驱动能显著提升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并且城市的创新驱动水平对周边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群的出现能有效加强城市创新驱动对周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替换指标、邻接关系矩阵替换、分组检验等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保持稳健。  相似文献   

2.
对近年来国内外城市产业空间结构与重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是开展城市转型背景下城市产业空间演变与重构分析的理论前提。通过对城市转型发展的空间透视,认为我国城市转型发展引致了城市空间的演进、规划思维变化和优位空间的选择,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发展的动力基础,认为产业空间重构的发展取向在于高度集聚的产业空间内核、紧密关联的产业空间网络、有序分布的产业空间层级、动态转型的产业空间建构,提出城市产业空间研究应当进行"时间转向",并开展空间重构过程的多元动力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3)
以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产业为例,研究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选取了长三角核心城市作为样本,利用了2010-2016年旅游产业增加值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以距离为基础和以网络搜索次数为基础的空间权重矩阵;利用静态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长三角核心城市之间的旅游产业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即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困扰着城市管理者和市民的雾霾问题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愈演愈烈。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裸露地面、废弃场地、扬尘街道等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方面起着一定的消极作用。文章从生态和景观的角度分析城市消极空间景观,提出城市消极空间生态吸附墙体及其构建的技术方法,用以改造城市消极空间,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减少城市雾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可持续的理念和方法改善和整治城市扬尘污染引起的雾霾问题。  相似文献   

5.
6.
基于西部地区2000-2011的数据,运用经典计量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区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分析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中具有较好效果,相邻省域之间存在空间关联效应,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还发现产业转移、外商直接投资与创新强度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有正相关关系,而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资源的运作广度和速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金融产业集聚模式也应运而生。而甘肃省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省份之一,经济发展始终相对落后。对此,文章以甘肃省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金融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旨在为促进甘肃省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文章应用2013—2015年京津冀地区的城市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雾霾污染与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呈现"U"型曲线关系,现阶段处于拐点的右侧,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显著正相关;与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倒"N"型曲线关系,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假说;与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显著负相关,与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显著正相关。据此,需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知识、技术导向型服务业升级,加强对外开放水平,推广绿色建筑,降低扬尘污染。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近十年安徽的产业构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投入产出法,比较产业的静态、动态产业关联度,探究安徽产业经济技术联系状况。发现安徽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第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对区域经济的推动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经济师》2019,(5)
投资效率可以分解为规模投资效率和技术投资效率,产业转型中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财务效率对产业转型起到重要作用,是此消彼长、协同并进的"螺旋式"演化过程。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劳动力、资本等要素供给的优化是产业转型过程中投资效率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从自主创新、产业链整合、投资主体结构优化等方面来引导制造业的结构性调整,从而提高制造业的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中国城市绿地建设更多的属于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分析中国城市绿地建设问题离不开对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决策的讨论。基于公共经济学视角,利用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对市辖区绿地覆盖率、公园绿地覆盖率、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与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等城市绿地建设指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绿地建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广泛存在,地方政府会根据其邻近城市的绿地建设水平来提供本辖区内的绿地建设。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善绿色政绩考核体系、缩小区域差异、加强对外开放、建立多元投资体系等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城市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14.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背景下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模式,以期寻求资源型城市后续的发展产业,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提出不同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现代财经》2017,(5):16-25
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31个省市为研究样本,构建金融人才区位熵系数测度各省市金融人才聚集程度,并实证考察了金融人才聚集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人才的省域分布不均衡,且金融人才聚集在区域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邻接矩阵下,东部和西部地区金融人才聚集会对关联地区的金融人才聚集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而中部地区更容易形成金融人才资源的争夺;经济距离矩阵下,东部地区各省份之间金融关联性比中、西部地区更强。基于此,建议我国在未来金融人才发展中,注重区域协调,在保证金融人才合理聚集的前提下,缓解金融人才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根据区域金融人才聚集空间溢出效应的不同制定差异化方案。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城市群通过各种优质要素的集聚提高城市群要素空间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进而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体系构造中,发挥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蒂伯特选择"机制的用脚投票功能,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和专业化,促进人才和产业的区际互动,助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7.
由市场推动和政府主导的产业集聚,在当今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作为经济发展的集聚点与增长点,曾经饱受对于区域环境污染的误解,经学界的反复证明,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环境的正效用是大于负效用的.而中国正在经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使区域发展形成的路径依赖造成了产业锁定效应,给区域产业升级和转型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本文对产业聚集的理论与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界观点已经逐步统一为产业聚集利于环境改善,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转型的推进,产业聚集带来了产业锁定效应,分析产业锁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利用山西省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发及知识溢出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以及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通过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创建了区域创新生产函数,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6-2010年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自主研发能力对城市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而以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为渠道的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空间关联效应对广东省各市创新绩效的影响为负,说明尽管广东省各市创新行为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创新集聚,但仍处于城市内部创新的集聚阶段,城市本身创新带来的收益尚没有通过邻近的地理媒介溢出到周围地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