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江 《财经科学》2010,(10):48-55
我国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高速增长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如何满足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甘环境的负面影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与自回归等教学方法分析认为,经济总量对能源消费总量的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而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减对GDP没有明显影响.我们只有从宏观角度把握经济高速增长中遇到的能源问题,才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能源消耗的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环境面临压力。运用能源消耗碳足迹衡量指标,计算出京津冀地区1996~2011年的能源消耗碳足迹;然后利用STIRPAT模型进行拟合回归,讨论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的定量关系,找出能源消耗碳足迹的影响因素,从而验证京津冀地区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首先,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耗结构一直变化不大,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其中煤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京津冀地区碳足迹呈现上升趋势。再次,京津冀地区人均GDP和能耗结构是驱动碳足迹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产业结构对碳足迹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最后,脱钩指数分析表明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处于相对脱钩状态,而回归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与碳足迹之间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相似文献   

3.
绿色GDP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资源消耗成本和治理污染费用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反映经济增长带来的问题。通过对沈阳市2002—2011年能源资源消耗、水资源消耗、耕地资源、环境污染成本作为核算要素,对沈阳市绿色GDP的核算,可看出沈阳市绿色GDP逐年增长,但沈阳市能源消耗仍占据很大的比例。因此,沈阳市还需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推广清洁生产以及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沈阳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了陕西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状,基于1996—2016年的数据,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理;并使用岭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消耗主要依靠煤炭,石油消耗比例对碳排放强度起到促进作用,天然气消耗比例和其他能源消耗比例对碳排放强度起到抑制作用。煤炭消耗比例和石油消耗比例每增加1%,碳排放强度分别增加0.309 1%和0.127 4%;天然气消耗比例和其他能源消耗比例每增加1%,碳排放强度分别减少0.387 7%和0.442%。因此,应通过推进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等方式实现陕西省碳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5.
能源足迹是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重要评价指标和方法。中国能源足迹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可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以中国能源消耗统计数据及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利用能源足迹计算方法和STIRPAT模型,分析了1978~2013年中国能源足迹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能源足迹呈增加趋势,主要集中在经济和能源消耗量快速增加的2002~2013年。中国能源足迹赤字水平逐步扩大,能源足迹生态压力增大,生态环境安全水平较低,生态风险较高,需引起重视。(2)中国能源足迹构成变动较小,能源足迹构成仍以EEF(煤品)为主,EEF(油品)次之,EEF(天然气)最小,表明中国能源消耗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3)1978~2013年中国人均GDP和能源足迹产值均呈指数增加趋势,而能源足迹强度呈指数减少趋势。(4)能源足迹与人均GDP、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呈正相关关系,与人口数量呈负相关关系。所有影响因素中,人均GDP对能源足迹的解释程度最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次之,人口数量最低。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与能源消耗的增长,以及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导致了长三角地区碳排放的不断增加。文章以人口增长率、GDP增长率、能源消耗量、能源技术进步率、能源结构优化系数变动率为影响因素在对IPAT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对2006-2011年间长三角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主要结论是长三角地区能源技术进步率与能源结构优化的减排作用还不能抵消人口与GDP的快速增长的影响,受能源结构优化系数变动比率逐步增加的影响,碳排放量受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影响呈逐年减小趋势,能源技术进步率与能源结构优化的减排作用日趋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高油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包括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节油的经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石油储备、建立石油风险预警机制等措施,以化解高油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和经济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8.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978~2009年度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电力消费与GDP,GDP与煤炭消费,GDP与石油消费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②煤炭消费对GDP的变动贡献度远远高于其它一次能源的贡献度,电力消费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一定滞后期,天然气、石油消费对经济具有正向效应。③我国GDP的变动95%以上是由于其自身变动影响产生的,经济增长存在惯性现象,经济的自我积累及依赖对其自身变动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
王霞 《经济论坛》2006,(21):34-36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浙江省GDP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大省,而能源资源严重缺乏。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能源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特别是电力的需求量迅猛增长,能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浙江省能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相关性。能源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为能源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或经济基础。能源是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和动力源泉,没有能源的安全和有效地供给,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单位:万吨标准煤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5,浙江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7。…  相似文献   

10.
姚莉媛 《经济师》2015,(3):8-9,12
文章利用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煤炭、石油和水电等能源的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消费弹性系数是服从随机游走形式的;中国煤炭、石油和水电等能源的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即变参数协整关系;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估计揭示了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的时变规律。  相似文献   

11.
李影 《技术经济》2010,29(3):95-99
本文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对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等常规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程度进行了量化。结果显示,煤炭消费依然是我国的能源消费主体,其次是石油、水电、风电、核电及天然气。这意味着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的主要矛盾并不是能源的总量约束,而是能源的结构性约束。  相似文献   

12.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经济发展赢得了新机遇,然而能源需求压力却也随之增大,为了打破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联,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脱钩弹性指数方法建立脱钩评价模型分析皖江城市带1998-2012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状况,结果表明皖江区域目前处于弱脱钩的水平;并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出效应和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耗的驱动作用较大,而低能源强度起着负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国走低碳发展的道路,要改变以往的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文章通过对中国近9年来的能源生产结构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原煤、原油、天然气、新能源与总能源的关联度分别为0.873 5、0.608 3、0.725 1、0.762 9.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以消耗原煤为主要能源手段,这种能源结构不利于建构低碳经济.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大力调整产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能源依赖”、“能源高耗”等特征,能源紧张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规律及其阶段特征,并提出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由于环境的破坏以及常规能源储量的不断下降,能源需求结构急需调整。GDP、人口总量及产业结构等因素均会对能源需求量产生影响。为减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在制定能源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与节能二者的关系,控制好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实现能源构成多元化,确保总体能源供应安全,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环境。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支持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但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兑现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承诺,传统投资需要向低碳投资转型.文章以农、交、工、商、建五大产业为视角,基于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能源结构、GDP、环境规制等要素对投资资本的影响,同时探究了这一影响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异质性.得出基本结论:能源结构与产业投资反向变化、环境规制与产业投资之间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并得出了其临界值,GDP普遍推动了产业投资的增长.最终提出从环境规制和技术水平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期加快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度了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市的碳排放量,分析了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通过构建“LMDl分解模型”,将各地区人均碳排放分解为人均GDP、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等影响因素,同时将能源强度进一步分解为各产业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两类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几类因素对各省市自治区碳排放增长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看,人均GDP是促进碳排放量增长的决定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变化主要由工业部门能源强度的变化决定,产业结构变化通过促进能源强度的增加,间接推动了碳排放量的增长。能源结构推动了碳排放的增长,但影响程度较小。现阶段应根据各地区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制定差异化的区域碳减排政策,包括:优化区域能源结构、降低区域能源强度、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区域低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计划的背景 英国是欧洲国家中能源最丰富的国家,能源资源主要来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水电资源比较缺乏。长期以来,英国所消耗电力的70%出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28%出自核电,而水电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例仅约为  相似文献   

19.
王威 《经济论坛》2011,(11):10-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然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带动的。随着资源能源的日益枯竭,这种高增长显然不能持续,如何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迫切要回答的问题。日本经济发展的历程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试通过与日本经济发展道路的比较分析,探索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 能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迫在眉睫。日本能源短缺,其解决能源短缺的途径、政策很值得我们借鉴。一、日本节能的途径、政策和成就日本是一个世界经济大国,但其能源的储藏量相当贫乏,除煤炭、水电略多一点外,石油、天然气在世界的比重几乎等于零,故不得不依赖进口,1975年日本以石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