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越石 《国际融资》2006,63(2):18-21
"国有银行贱卖"之争被视为2005年最受关注的争论之一.比起2004年的"郎顾之争",这场争论似乎少了网民的参与,所以,一定程度上是较高层次的争论.这场堪称金融改革关键时期的争论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衙州市金融运行出现过两次矛盾较为尖锐的贷寺两难问题的争论。一次是出现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波之后的“慎贷”与“慎借”之争。另一次则是在2004年下半年以来日趋突出的“贷款难”与“难贷款”之争。两次争论均出现在宏观调控后之后,固定资产投资与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双双明显放缓之时。“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因此,认真比较分析两次争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对地方经济金融可能造成的冲击与影响,  相似文献   

3.
谁将掌控中国的金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云辉  骆德明 《银行家》2005,(12):15-21
近来,关于中国金融业是否存在“贱卖”的争论正愈演愈烈。在当前的中国金融改革领域,恐怕还没有哪场争论能如此牵人心弦,如此令人难以逆料。难道在WTO过渡期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中国的金融改革还会驻足歧路?无论如何,比拼的擂台已建构就绪,激烈的较量将会持续下去。我们认为,正如“以开放促改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良策,金融开放也必然是中国金融业走向现代化的正途。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本刊“焦点”栏目意欲陆续刊登持有不同观点的文章,以同所有深切关注中国未来的人士共同见证这场可能关系到中国金融业走向的争论。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个时期,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渐次深入,特别是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在港上市后,关于中国金融业是否存在“贱卖”的争论之声不绝于耳,并且逐渐上升到国家金融安全的高度。从两方观点的激烈碰撞来看,在后WTO过渡时代我国国有商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这一话题还远没有形成一种强势的定论。本期观点就“银行是否贱卖”汇聚多方声音。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间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引起广泛争议,其焦点在于目前的改革究竟目标明不明确?路子对不对?方式好不好?成本高不高?效果理想不理想.但表面上,则集中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和海外上市是否存在股权贱卖现象等极富刺激性的话题上;是否贱卖的争论又上升到是否威胁金融安全的高度.关于银行改革争论可能还会继续下去,还会产生新的争论,其间种种看法,种种见解,或批评,或建设,或激情四射,或理性见长,将使银行改革长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银行股权转让“贱卖论”与“威胁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济南金融》2006,(6):10-14
股权定价与金融安全构成了国内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焦点问题。无论是“贱卖论”和反“贱卖论”,还是“威胁论”和反“威胁论”,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依据。本文在对这些观点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给出了自身的分析判断,并从引资对象、投资方式、股权定价、上市地点、风险防范和发展战略六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5年,围绕国有商业银行引资上市引发了一场颇有影响的论争:国有商业银行引资上市是变相贱卖还是市场合理定价?“贱卖”论经各路媒体广为传播,而反驳之说多出自严谨的官员和学,颇具权威。鉴于银行业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而股权引资上市又是目前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项重要举措。这一问题理所当然地受到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因此,本刊选择这一问题作为金融观察的年终话题,集多路专家的分析观点,探讨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8.
股权定价与金融安全构成了国内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焦点问题.无论是"贱卖论"和反"贱卖论",还是"威胁论"和反"威胁论",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依据.本文在对这些观点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给出了自身的分析判断,并从引资对象、投资方式、股权定价、上市地点、风险防范和发展战略六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并购潮正逐渐漫过中国土地,那些贴着“贱卖”标签的故事不免令人吁嘘。但平心而论,究竟何谓“贱卖”?是否有评定“贱卖”与否的尺子?是“贱卖”选择了企业,还是企业选择了“贱卖”?  相似文献   

10.
付士红 《中国城市金融》2005,(12):F0002-F0002
11月3日,2005“中国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 金融学会,金融时报主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金融生态:中国 金融发展面临的考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 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 部分省、市政府领导,各院校著名学者、新闻媒体、专家出席了 会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出席会议并 发表演讲。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建清应邀出席会 议并就“银行流动性问题与金融生态建设”发表演讲并回答新闻 媒体感兴趣的问题。 …  相似文献   

11.
肖四如 《银行家》2006,(3):136-139
天地人之道归于和和是自然、人类、社会、思维之规律的最高概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方式在于有规律地运动而形成的平衡和协调。没有这种平衡与协调,物质的运动就会偏离轨道,事物就不会有现在的存在方式。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即矛盾的和合体。这里矛盾,斗争只是事物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说明了“国有企业负债率悖论”难以成立;然后,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分析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股东和债权人是否希望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最后,对所谓“国有企业负债率悖论”提出了一种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针对集体作案等内部人控制下的制度黑洞状态,自律监管显然是脆弱的,而外部监管成本高昂,且存在时间滞后等局限性。这就必须探寻第三条道路,引进“相对外部人”,他兼具前二者优势,既来自行内,又成本低廉,反应及时。按照这个思路,分别从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层面入手,建造相对外部人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15.
关于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价值类型在资产评估业务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于价值类型有许多争议性观点.本文认为,应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决定价值类型的因素.各价值类型不仅仅在于名称如何,更重要的是每一种价值类型的内涵和定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救市实质是在挽救金融危机,而中国只是单纯的提出挽救房地产市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存在泡沫的,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挤压出累积的泡沫。因此,人为中断调整只会埋下更大的隐患。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成交量低迷,这正是市场步入自然调整状态的信号。房地产价格的调整可以促使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促进产业间的均衡发展和有利于自主创新。当前,我们应认清房地产市场问题的根本原因,更多地关注市场运行规则和监管机制,而不是纠缠救市之争。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七大拷问"的法律回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琰 《国际融资》2005,(8):31-33
新华社记者丁可6月22日署名文章(以下简称《丁文》)提出了目前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试点上市公司面临的“七大拷问”,经各大媒体转发,引起了市场各界人士相当程度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从法律角度为该等问题提供一些分析解释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论银行业的“第二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第二战线”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主导的银行业“第二战线”在组建模式,发展思路,人事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加入WTO后,银行业“第二战线”的出路是“民营化”,即“民有,民营,民管,民享”。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