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外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其中,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系数为5.8723,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系数为2.0374。因此,需要注重承接外包的升级。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是整个工业经济的基础,其竞争力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目前广西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所带来的双重机遇与挑战,通过评价区内各行业竞争力水平,研究区内制造业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因子分析的计算模型,对广西制造业的21个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已占据竞争优势,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已经逐步丧失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肖凌峰 《企业研究》2011,(10):133-135
制造业是整个工业经济的基础,其竞争力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目前广西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所带来的双重机遇与挑战,通过评价区内各行业竞争力水平,研究区内制造业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因子分析的计算模型,对广西制造业的21个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已占据竞争优势,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已经逐步丧失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不同维度对制造业结构软化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行业路径差异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按照制造业产业类型的不同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按照制造业产业成长阶段的不同分析了成长期产业和成熟期产业,按照制造业产业组织结构类型的不同分析了垄断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等。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结构软化与国际竞争力存在产业类型差异、产业成长阶段差异与产业组织结构类型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东道国视角,研究了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在分析跨国公司离岸外包影响东道国制造业生产率这一微观机理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服务外包承接率指标,利用2006~2010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承接国际外包服务对生产率的效应.Robust OLS和工具变量法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承接国际外包服务对制造业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金融业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较大,运输业和其他商业服务业的制造业生产率效应较小,但均在统计上显著.  相似文献   

6.
程盈莹 《企业经济》2014,(5):138-143
根据Hummels et al.Hummels al.(2001)的国际垂直专业化指数,采用中国的投入产出表,从承接国(或地区)视角,测量中国27个工业行业1997-20111997 2011年的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并借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2006)的方法,测算中国与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加入WTO后,中国的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上升较快,分行业来看,资本密集型行业(包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得到较快提升,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较低;分伙伴国(或地区)来看,中国与OECD国家的垂直专业化程度更高,主要是高技术密集型行业,但是中国与非OECD国家(或地区)各行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上涨幅度较大,尤其是资本密集型行业。  相似文献   

7.
杨贵中    剑杨贵中   《企业经济》2014,(5):144-149
2011年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但其细分行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及排名差异较大,产业发展基础和行业地位是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劳动生产率构造相对优势指标和绝对优势指标,分析发现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相对优势指标大于2而绝对优势指标小于1。根据我国1995-20111995 2011年数据通过面板协整回归结果表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绝对优势指标对其国际市场份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8.
产业融合背景下,制造业服务化成为经济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为探究服务化转型对行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2002—201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展开实证研究,并对技术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同时结合我国服务化发展特征展开扩展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对创新绩效产生“U”型影响,我国当前整体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尚处于“U”型曲线下降区;制造业服务要素投入可通过提高技术吸收能力,间接对创新绩效发挥作用;相比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服务化对创新绩效的驱动效果更显著。研究为有效推进服务化转型进程、扩展制造业创新发展路径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河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接着通过计算39个工业行业的产业梯度系数,并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求和河南省"十二五"规划主要行业,最终得出河南省应重点承接的东部产业共17个,其中劳动密集型11个,资本密集型1个,技术密集型5个。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是整个工业经济的基础,其竞争力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安徽省不是制造业强省,但其有自己的特色资源.本文基于因子分析的计算模型,对安徽省制造业的30个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已占据竞争优势,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木材加工,纺织服装,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及纺织业已经逐步丧失竞争优势.医药制造和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加大投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生产网络化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广泛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劳动收入分配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外向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省为例,测算了浙江26个制造业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并就垂直化专业分工对浙江制造业工资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浙江制造业部门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总体上提升了行业工资收入水平;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制造业工资收入的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更大。本文最后就如何提升浙江制造业工资水平、缩小行业工资差距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虽然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中的占比逐渐增加,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为了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亟需增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论文通过研究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在国际上的地位、存在的问题,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13.
徐慧 《价值工程》2010,29(20):14-15
本研究根据1996-2008年的相关数据,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和技术进步为研究对象,在对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和技术进步率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Engle-Granger协整检验和回归等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产业内贸易对于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正面效应。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产业内贸易引发的技术外溢与技术扩散效应,不单纯的引进和模仿他国技术,而是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含量,提升高技术产品各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就业弹性的视角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第一产业拉动就业不足,第三产业拉动就业能力较强。再通过比较我国结构偏离系数与国际标准结构偏离系数发现: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在减弱,劳动力在向第三产业转移;各行业直接或者间接吸纳就业能力不同,批零餐饮业和社会服务等行业拉动就业作用最强。最后,从消除第一产业隐性失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角度提出了一些解决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力资本差异而形成的团队合作是国际服务外包的典型特征。运用简单的两国模型分析培训成本及人力资本水平对服务外包团队合作决策和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团队的培训成本是国际外包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团队协作成本不同的条件下,培训成本对发包方的收入影响不同;接包国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发包国获得的收入越高,越有动力实施服务外包。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广西轻工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快广西轻工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船舶产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其发展的程度影响着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整体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然而我国的船舶产业在最近这几年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世界上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差距,文中运用钻石模型分析目前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以智能制造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传统加工制造业在智能制造新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面临的困境。论文对智能制造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应用的优势和问题进行论述,以期提升智能制造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应用的效能,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increasingly used i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to realis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s, especially for China. The author adopts the enterprise panel data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plemented by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2014 to 2019, and uses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with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 (PSM-DID)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research yields two main conclusions. Firs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econd,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improve the quantity of innovation by implement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hus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short-te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but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quality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short-te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labour-intensive industr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not obvio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