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1.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形成信息小对称.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两者在经济卜的联系表砚为一种契约关系.由于两者间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形成了信息小对称问题,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最大限度的增加自身的利益,会做出小利于另一方的行动;更可能会利用另一方信息的缺乏,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一、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 1、各种利益的驱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造成所有者缺位,这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危害到生产经营单位正常经营,而且可能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危害极大。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内部经济利益的驱使;二是外部监督机制弱化。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特征,使得当所有者利益与经营者利益相矛盾时,经营者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可能会欺骗所有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新出台的《会计法》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依法管理、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一、对会计信息形成的各种环节层层设防。会计信息的形成遵循证——账——表的顺序,要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就必须针对这三…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象 (一)企业在账务处理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行为主体在产生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虽然会计行为主体本身并没有制造虚假信息的愿望,但由于会计主体业务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与实际不符,主要表现为会计原始凭证不完整、不规范,随意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账目混乱,账账、账实、账证不符,资料丢失等等。 (二)企业按照“自利原则”有意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主体为了蒙蔽政府部门、银行、债权人、股东等,以达到少纳税,骗取贷款,侵占所有者权益,制造“业绩”升迁等目的,在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驱动下,故意制造的虚假信息,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原始凭证失真失实,从而使一些  相似文献   

5.
一、绪论 新管制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为,管制机构与垄断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形式包括隐藏信息(逆向选择)和隐藏行为(道德风险)。在双方签订合约后,垄断企业可以通过一些管制机构无法观察到的行为影响最后的结果。由于垄断企业的特殊产品具有市场势力,当垄断企业为谋求自身利益提高产品价格时,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使得管制机构与垄断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6.
叶玲 《财会通讯》2006,(9):86-86
笔者认为,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1)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会计信息不对称。国有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与经营者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两者在经济上的联系表现为一种契约关系。由于两者间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形成了信息的不对称。国家最关心  相似文献   

7.
股票期权是一种长期激励工具,它使企业的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趋于一致,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证。然而股票期权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对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分析,探讨实施叉开式股票期权可减少股票期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中最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的目标取向不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经理人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从而加重了代理成本。为了减少代理成本,同时又能使经营者尽职尽责地为他们的利益而工作,建立一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问题,它是指企业代理人在最大限度地增加其自身效用时会做出损害企业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其根源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间关于代理行为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0.
会计工作是把守“钱袋子”的重要一环,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朱镕基同志就曾经教导广大会计人员“不做假帐”。真实的会计信息能使资本市场有效运行,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然而在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会计信息失真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成本信息失真较为突出,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的企业的所有者或者经营者,为了显示“政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形式,存在委托──代理问题。所有权与控制权在现代公司中被分离之后,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不是同一主体,从两者的关系角度出发,形成了:1)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通常是不一致的;2)现实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3)所有者与经营者对于企业经营所负的责任是不对等的。因此,建立一套事前监督经营行为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或治理结构,以最大限度地克服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权责利不对等所可能带来的问题。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企业而言是比较新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原因 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1、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固有根源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笔者并不否认“两权分离”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在股份公司两权分离的条件下,所有者(股东)并不直接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 某些上市公司“不遗余力”地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甚至在其它公司受到处罚之后,还敢铤而走险,原因何在呢?究其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巨大的利益诱惑;二是低廉的违约成本。 (一)根源之一:利益诱惑 从表面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圈钱”的强烈愿望,是虚假会计信息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但其实质还在于企业治理机制不健全。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制的委托——代理基本上是通过行政契约方式实现的。这样,国家作为所有者在“政企分离”和“内部控制”两个问题上就会存在矛盾,难以抉择。另一方面,国有股占绝对比重的股份公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为了满足企业及单位的需要有着多种质量特征,目前很多企业在财务上提供虚假信息,使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存在不真实,从而使企业的信义受到影响,也给我国的宏观调控带来诸多误导,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当期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具体表现 1、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复杂多样,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它包括信息发布时间的不对称,经营业绩的不对称及信息模糊造成的不对称。 2、市场经济的不健全不完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原因。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是较好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因为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相似文献   

16.
孙莹 《活力》2006,(4):42-42
一、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内部原因 1.“内部人控制” 现代企业是以公司制为特征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企业管理形式上形成了由委托——代理关系构成的企业所有者(“外部人”)与企业经营者(“内部人”)两个利益集团。所有者作为企业的出资人,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经营者追求的是更高的报酬、休闲以及规避风险。目标的不一致必然导致利益上的冲突,内部人往往以牺牲所有者利益为代价来攫取个人私利的最大化。所有者作为“外部人”,需要企业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作为投资决策和对经营者进行评价的依据;经营者作为“内部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会计信息往往从有利于经营者角度出发,并且经营者比所有者更具备控制“会计信息”的条件。这种潜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风险,在委托代理机制赖以生存的监督机制失效,发生“内部人控制”现象后,就会由暗转明。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一)会计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企业是狭义会计信息的唯一供给者,需求者是指企业的外部信息需求者,主要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国家、企业管理当局、其他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指企业由于选择了特定的会计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全面、可靠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为信息的使用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遗憾的是人人都觉得重要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却在当前中国的经济工作中还存在严重失真问题,会计信息的失真,以国家而言,可以使市场信号失真造成政策制定的失误,可以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使资源配置低效劣化,造成国家利益遭受损失;对企业来讲,可以使企业被误导,使企业的决策失误并失去市场机会,使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同时也使会计行业本身深受其害,危害会计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规范体系,使会计秩序混乱,滋生腐败,甚至违法犯罪。所以,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重塑会计诚信之我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前,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如何走出诚信危机,重塑会计的诚信,成为会计界所有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会计诚信问题谈一点看法。一、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一)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所谓“会计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相关信息占有方面,经营者相对处于优势地位,所有者相对处于劣势地位的一种现象。如果会计信息是对称的,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虚假的会计信息就很容易被识破,就谈不上会计失信的问题。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因此信息的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  相似文献   

20.
王贺然  李冬久 《活力》2004,(5):58-58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利益不一致,企业经营音为粉饰业绩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潜在投资人、政府主管部门等,由于其所处地位不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侧重点也不同。由于会计报表提供的数据指标可能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利益,在个人利益驱使下,作为企业经营者,由于其占有信息优势,并且直接参与会计活动,从而有条件实施对会计信息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