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问:资本公积的主要来源包括资本(股本)溢价、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接受现金捐赠、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不同来源的资本公积在转增个人股本时有何不同的税务处理?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  相似文献   

2.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企业接受捐赠固定资产 ,应按制度规定确定的价值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按确定的价值计算的未来应交的所得税 ,贷记“递延税款”科目 ,按确定的价值减去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后的余额 ,贷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企业使用、摊销或处置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时 ,按规定应交的所得税 ,借记“递延税款”科目 ,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该资产处置时 ,按转入资本公积的余额 ,借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 ,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根据上…  相似文献   

3.
“资本公积”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类的一个会计科目。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金,一般应按实际收到的数额在“实收资本”核算。(股份制企业应在“股本”科目核算)但由于“实收资本”有其特定含义,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有些项目不能记入“实收资本”科目.包括资本(或股票)溢伙、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这些项目构成了企业的资本公积,纳入“资本公积”科目核算。“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同是反映企业的所有者原始投入资本的科目,且资本匕积金可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增为企业注册登记的资本金卿实收资本)。下面,笔者根…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中指定:“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应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在“资本公积”科目上单独设置“关联交易差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这部分差价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或弥补亏损。”文件虽对上市公司集团内关联企业之间出售资产等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作出了新的要求,但没有对上述关联交易的合并处理提出相应的规定。因此,本文在此对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的合并抵销处理发表一点肤浅认识,以供…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中指出:“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应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单独设置“关联交易差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这部分差价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或弥补亏损。”文件虽对上市公司集团内关联企业之间出售资产等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作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准则对资本公积核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准则相比,“资本公积”核算内容发生较大的变化。原会计准则“资本公积”核算内容包括资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关联交易差价和其他资本公积七项内容,其中其他资本公积包括现金捐赠、债务重组、资本公积准备转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资本公积核算内容有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7.
固定资产投资评估增值处理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资本公积科目下设七个明细科目,对原制度规定的资产评估增值如何处理却未作任何规定,也未涉及固定资产及其他资产投资、作价、评估等增值处理的规定,使人困惑不解。一、原资本公积中资产评估增值衔接未予明确原行业会计制度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都规定“资本公积”科目下设“资产评估增值”明细科目,许多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明细科目一般都有余额。《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资本公积”的明细科目有:(1)资本或(股本)溢价、(2)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3)接受现金捐赠、(4)股权投资准备、(5)拨款转入、(6)…  相似文献   

8.
张国柱 《电子财会》2006,(10):44-47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是在企业长期股公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当被投资单位因接受捐赠、增资扩股等原因增加资本公积时,投资企业按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的投资比例计算调增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相应调增资本公积而设置的明细科目,考虑到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等存在价值不确定性问题,投资企业在调增该部分资本公积时,先将其计入股权投资准备,待投资企业出售或转让股权时,再将原计入股权投资准备的部分转入其他资本公积中。在不同的情况下,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的核算内容与范围经常变化,有时甚至比较复杂,笔者通过把与其有关的会计处理规定的对比,对该科目核算的内容演变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
企业所有者权益项目中,资本公积的核算是现行会计制度变化最频繁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置了八个资本公积明细科目;第二,资本公积准备明细科目不能直接转增实收资本;第三,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了资本公积项目;第四,对关联方交易的价格作了严格的限定。对于以上资本公积核算的变化,现行的会计制度并没有对其变化的原因和对企业财务的影响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本文主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意见。一、资本公积的属性资本公积通常是投资者或者其他人投入到企业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金,其所有权属于投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梳理历年来有关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税收政策基础上,对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业务的税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涉税处理可以根据所得税法的二元处理原则,从资本公积的不同来源入手,来判断企业或个人是否需要缴纳所得税。若资本公积金属于资本(股本)溢价,则其转增注册资本金无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若资本公积不属于资本(股本)溢价,则转增资本应视同留存收益的转增,需按照先分配、再投资进行税务处理,个人股东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并增加相应的计税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资本公积是投资者投入到企业,不能构成实收资本,金额超过法定资本的资金。它不是由企业利润转化而来,而应属于投入资本范畴。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与原来的《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比较,对资本公积的核算有一些重大的变化。《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本公积应设置的明细科目是:1.资本(或股本)溢价;2.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3.接受现金捐赠;4.股权投资准备;5.拨款转入;6.外币资本折算差额;7.其他资本公积。除了资本(或股本)溢价和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核算基…  相似文献   

12.
企业有时可能接受他人捐赠的资产。捐赠人捐赠资产,并不一定谋求对企业资产提出要求的权力,也不会因捐赠资产而对企业承担责任。所以,捐赠人不是企业的所有者,这种捐赠也不构成企业的实收资本。但这种捐赠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条规定,资本公积包括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按此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作为资本公积,属于所有者权益,在会计处理时,记入“资本公积”科目,但是《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对企业将受赠资产处置时如何处理作出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  相似文献   

13.
自1992年“两则”出台引入资本公积概念以来,资本公积的核算范畴已几经变更。1998年“股份制会计制度”在1992年资本公积规范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了资本公积的明细核算,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在1998年股份制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资本公积的核算范畴调整为:资本(股本)溢价、股权投资准备、外币折算差额;接受捐赠资产、关联交易差价、国家拨款转入、债务重组收益等。《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新准则”)再次调整了资本公积的核算范畴。  相似文献   

14.
谈资本公积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本公积的核算现状及存在问题继《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发布后,财政部于2000年末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又发布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这些制度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相比,在资本公积的核算上,作了较大改动:(1)将原在“接受捐赠资产准备”项目下核算的内容改在“接受非现金捐赠准备”项目下核算;(2)将原在“其他资本公积转入”项目下核算的企业接受的现金捐赠改在“接受现金捐赠”项目下核算;(3)将原“股权投资准备”项目核算的内容取消;(4)取消了“…  相似文献   

15.
“待转资产价值”是《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中新增的一个负债类科目,它核算外商投资企业待转的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的价值。外商投资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的价值,一般在接受捐赠当期计入应纳税所得,并在弥补相关亏损后,计算交纳所得税。但由于所得税清算需待年终后才能进行,外商投资企业在接受捐赠时无法确定应交所得税额,因此外商投资企业在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时,应借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或“原材料”等有关非现金资产科目,暂时贷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待年度终了进行所得税清算时,按“待转资产价值”科目的账面余额结转,借…  相似文献   

16.
资本公积是指归所有者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但不构成实收资本的部分资本或资产。现行会计制度下,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溢价和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股权投资准备、关联交易价差、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因此,搞好资本公积的核算对于真实地反映各投资者对企业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保证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股权投资准备是企业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时,投资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帐面价值的差额,在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明细科目的余额,在该项投资未处置前不作其他处理,待该项股权投资处置后,已实现的资产评估增值准备由“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但是却没有发育成熟的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来很好地规范和积极地引导企业的这一行为.文章试图通过对企业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动机与时机选择的深入分析,发现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这一行为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接受的捐赠应计入资本公积。本文从会计的定义、本质及国际惯例来论述将接受的捐赠计入营业外收入的合理性。同时指出现有制度中关于捐赠问题存在的空白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一、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企业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同时结转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