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资产计量     
会计上资产计量一直存在着成本与价值之争。这种争论缘于会计学者对资产本身以及会计目标认识的不同。20世纪前期,学者们倾向于从成本的角度来理解、界定资产,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资产本质认识的深入,会计学放弃了资产的成本观,采纳了经济学的观点,认为资产是“未来的经济利益”,相应的资产也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2.
中外关于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有七种观点,它们是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动因起点论、会计职能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环境起点论、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笔者同意会计对象起点论,但应将目前的“等式说”及“价值运动论”发展为“价值与使用价值由对立而...  相似文献   

3.
财务会计的目标也应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山西财经学院杨瑞平《四川会计》96年5期刊登许波《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一文中,对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是管理会计而不是财务会计的目标”的观点,值得商榷。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活动应该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也...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及其管理对于社会和企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管理的需要,必须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目标是将人力资源作为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即对人力资产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因它与对物质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使得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模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和人力资源权益会计三种不同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以企业对人力资产的投资即人力资产的投入价值…  相似文献   

5.
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我国经折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受制于一系列因素,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无疑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而人力资源会计又是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客。一、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1、传统会计不把人力资源确认为资产要素传统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基本上是以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作为会计对象,把人力资源方面的耗费列做费用处理,其理论基础是源于“人力资源不是企业资产”的观点。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的劳动力结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旁动者主要从事的不…  相似文献   

6.
会计目标是会计学科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关于会计目标的定位,国内外同仁从不同的视角展开讨论,形成了若干强有力的观点,支撑着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发展进程。但是,时至今日企业财务会计目标仍然是一个存在争议的学术命题,仍然有必要通过探寻新的视角对其展开新的阐释。本文基于中医哲学理论,将企业的本质界定为了“生命体”,在此基础上将企业财务会计的本质界定为了“企业的健康监测与管理系统”,并提出了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生命健康观”,以期企业自身及其关切者能够站在生命的高度增进对于企业本质和财务会计本质的认知,在该目标的导向下更好地助力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勇 《财会月刊》2007,(12):5-7
对于会计本质,会计理论界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其中,主流观点有“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会计控制论”三种。部分学者认为,以上三种观点只是提法和认识角度不同,并无本质区别。笔者在对夏恩·桑德的“契约关系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会计本质的主体博弈论。  相似文献   

8.
对商誉会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垚 《企业经济》2003,(10):178-179
由于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全球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无形资产在现代社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甚至有超过企业有形资产之势,而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产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目前,我国对商誉会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就企业商誉的性质、构成要素、本质、定义等问题进行讨论。一、西方传统会计理论关于商誉性质的观点随着人们对资产本质的深入认识,对商誉的性质也有了深入的了解。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会计界逐渐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商誉观点,即“超额盈利观”、“剩余价值观”和“企业好感观”及“核心商誉观”。…  相似文献   

9.
“财务与会计分离”论认为,财务与会计是两个不同的学科,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具综合性的价值管理活动,而会计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是以货币为计量手段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的信息系统。相应地,企业财会机构设置,也曾出现会计科、财务科、...  相似文献   

10.
浅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的作用是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程序,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是有关各方据以进行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是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的定义存在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即“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旨在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在企业(单位)范围内建立…  相似文献   

11.
公允价值会计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一种会计计量方式,其会计目标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资产减值会计建立的基础是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会计理念的不同导致现行的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和资产负债现在某些方面是分离的。所以有必要将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在资产负债观的基础上统一。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应当将资产减值会计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之上,按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期末价值,并将其计量的差额应当记入“资本公积——资产重估”当中,即直接记入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利润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会计对象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传统会计理论研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会计对象是什么的问题,会计界展开多次讨论,形成许多原创性的观点,如“资金运动论”、“价值运动论”、“经济活动论”、“信息运动论”、“产权论”、“受托资源论”等。可以说,我国自提出建立会计准则体系以来,会计对象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论述了管理会计目标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管理会计目标的内涵是“在南资源提供者反映资源受托管理情况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的观点,从不同方面概括了管理会计目标的外延,并对管理会计目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孙凯  毕然 《活力》2005,(12):53-53
一、会计目标的主体型 会计目标是会计主体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环境中,对会计实践活动所追求或希望达到的预期境地或标准。现行的会计目标是投资主导型,即会计的目标主要是服务于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利益。这一特征与实物经济形态中的企业组织形式紧密相关。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由于物质资产的作用减弱而知识资产的作用增强。对企业资产增值和财富增加产生主要作用的将不是物质资产,而是知识资产,因此物质资本所有者的股东将退出在企业的统治地位,而知识资产将作为企业财富增加的主要直接力量。由于知识资本和其所有者属于同一主体,不仅将在企业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且也将是企业剩余资产的主要拥有者。这一资产要素所有者地位的变迁,必然要求会计的目标进行变革。会计的目标将由过去的向股东、债权人提供信息为主。转为以计量企业主体资源、权益的变动情况、收益的形成过程和有效控制企业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为主的企业主体性会计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受托”到“决策”看我国会计目标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莉  谷栗 《财会通讯》2008,(4):37-39
会计目标在会计理论研究以及会计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西方两大学派的会计理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比较分析,提出我国的会计目标定位应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该定位不同的会计目标;基于当前的经济环境,应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向“决策有用观”转变。  相似文献   

16.
关于会计准则功能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会计准则功能基本观点的分析会计准则具有怎样的功能,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目前大约有规范论、经济论和政治论三种观点:1.规范论。认为会计准则是一种用来对“会计记录、分类和汇总一个企业的交易并解释其结果的技术规范”,目的在于使会计实务处理达到科...  相似文献   

17.
会计业务流程是为实现会计目标服务的,其与会计所依赖的技术手段一起成为会计目标的实现途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会计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望,然而,在网络时代即将来临之际,原有的技术手段和会计业务流程是无法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的。笔者从会计目标出发,借助于业务流程重组的经营理念、网络数据库技术以及计算机中的面向对象技术,对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使会计业务新流程能较好地实现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  相似文献   

18.
资产是会计对象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所有会计要素中处于中心地位,是现代会计学和会计准则中的基本概念之一.虽然人们已经对资产的本质和特征达成了初步共识,但在会计理论发展史上,达成对资产概念的初步共识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的.资产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四个不同的阶段:一“未消逝成本”观1940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W.A.Paton)和利特尔顿(A.C.Littleton)在他们的名著《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提出了资产是“未消逝的成本”的观点.在早期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中,这种观点的影响是很大的.“未消逝成本”观显然是以历史成本模式为基点的,而且着重从会计计量的角度来定义资产.这种观点紧紧抓住了资产的取得一般会发  相似文献   

19.
国企效益不佳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效益不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战略课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为什么这样差?其根本原因在什么地方?有关议论、观点不少,但笔者认为很多看法只是指出了问题表象,提出的也是一般的条件、办法,并未涉及到问题的实质。 一、一般原因 针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的问题,理论界作了大量探讨,提出了很多观点。诸如“政企不分论”、“经济结构论”、“技术落后论”、“管理粗放论”、“经营者素质论”等。其核心观点是: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企业经营者没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真正权力;企业经济结…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会计学界针对会计本质论提出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是“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信息系统论”。本文通过对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会计本质是信息系统的结论,并且由此对会计职能提出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