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各省份及三大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变动趋势、区域差异及其收敛特征。研究方法: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泰尔指数、σ收敛模型和β收敛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及三大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显著但逐年缩小,并具有收敛特征。研究创新:根据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内涵和外延构建指标体系,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指标选取主观随意性强、指标种类单一、忽略指标实际含义和指标体系不易操作等问题,从而更具有效性和应用性;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度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使测度结果具备了时空双重维度上的可比性。基于时空视角,从各省份及三大地区两个层面进行考察。研究价值:有助于观察和把握中国经济增长的绿色化与社会包容性的现实状态,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税收政策的主题是结构性减税,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税收政策导向应适当调整。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是人们对经济增长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这一理念为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要符合包容性增长的要求,税收政策应该注重扩大内需,注重公平收入分配,注重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3.
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是社会和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并使不同群体公平合理地分享增长成果。只有全面、均衡地发展,才能使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同行,使GDP增长与幸福指数提高同步。  相似文献   

4.
包容性增长是目前中央和理论界、学术界对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概括性表述,其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具有要使全体人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社会经济发展要相互协调的内涵。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实现公平性增长的全新价值理念,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外贸出口的比例和增长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外向型的地区,通过对丽水市的出口的因素分析,确立优势,预防和化解不利因素,使得丽水继续保持稳定、高速的出口增长。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主席最近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他提出的"包容性增长"的新理念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内容是机会均等或共享型经济增长,即强调保持经增长,即强调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又强调通过消除机会不均等实现公平合理的经济增长,这与我们提出的“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7.
8.
包容性增长强调经济增长中的社会包容理念,强调经济增长的公平正义和参与理念,强调经济增长成果的共享和普惠理念。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影响了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三个方面表现是:管理体制安排形成了城乡二元化差异,收入分配体制不完善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城镇化的红利分配不公弱化了社会整合力。包容性增长给区域发展带来的政策启示是:要继续加大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力度;要加大地区的收入分配改革;要优化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红利分配;要积极推进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秉承人本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增强经济社会体制转轨中的社会包容性。  相似文献   

9.
裴侃  黄小勇  郭惠平 《价值工程》2011,30(34):140-141
论文主要通过论述湖南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农业产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业担保系统的完善,在基于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湖南农业产业担保体系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我国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的发展、应用和运营阶段。随着网民数量的规模性增长与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以B2B和网购为主要代表的电子商务产业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作出了可观贡献。分析电子商务各相关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助于明确地区经济增长的侧重点,进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产函数的城市经济水平影响因素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长足而稳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经济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即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规模经济对中国城市经济的影响.考虑到经济增长各地区间的差异性,将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划分为6大经济区域及3个规模级别分别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城市整体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但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城市其规模弹性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之上,将产业结构、开放程度、与外界区域经济联系及科技水平4个具体反映广义技术进步的因素融入上述模型中,探究各因素对我国经济水平的作用,并得出了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是影响目前城市经济水平主要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能源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采用1998-2007年30个省份的能源消耗、工业产业、交通和生活数据,从省域层面上分析了碳排放总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的空间差异和变动情况,并分阶段分类型对单位GDP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作了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碳排放总量还是单位GDP碳排放量来看,其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从变动情况来看,高于全国平均单位GDP碳排放量的省份有向南部内陆省份扩大趋势.不同水平的单位GDP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差异大,高于全国平均单位GDP碳排放量的省份影响因素以工业行业结构为主,低于全国平均单位GDP碳排放量的省份影响因素以交通和生活为主,且制造业产业结构对单位GDP碳排放量开始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单位制形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制研究具有理解历史、解读转型和规划未来等重要意义,单位制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则是单位制研究的基础。单位制是在特殊的国际背景和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不仅受到了国际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以及共产党的革命实践均给单位质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同时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同样巨大。已有研究加深了对单位形成的认知,但在单位文化及心理、单位制形成影响因素的确切性和不同类型单位的成因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4.
采用1996和2004年两个年份城镇用地数据及相应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通过计算单位城镇用地所承载的人口和经济产出量,从省区层面上分析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状况的空间差异及变动状况,并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因素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单位面积城镇土地的人口承载量还是经济产出量来看,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从变动情况来看,单位土地面积经济产出量明显增加,集约化趋势明显,而人口承载量的增加幅度总体不高,各省份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结构状况都对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状况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分析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发现:北京市老年人口呈圈层式分布特征,城市中心区老龄型家庭最多;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自然加龄和非老年人口外迁是造成中心区老龄化的主要原因,年龄结构年轻化的外来人口迁入近郊也成为导致中心区老龄化水平相对更高的因素之一.提出了新建社区户型多样化、完善基层社区的老年福利设施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间断性服务业顾客忠诚维度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餐饮业为实证对象,对间断性服务业的顾客忠诚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结果表明,间断性服务业的顾客忠诚可用认知忠诚、情感忠诚和行为忠诚三个维度来刻画,且三个维度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影响间断性服务业顾客忠诚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顾客满意、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各影响因素对顾客忠诚各维度的影响机理与程度各不相同。并由此得出提升顾客忠诚的若干管理启示,最后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计划增长曲线是编制可靠性增长计划的一个重要工具,是确保可靠性增长满足要求的速率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描述了对可靠性增长试验计划曲线绘制方法,包括增长目标确定、计划曲线起始点的确定、增长率确定、总试验时间确定等。  相似文献   

18.
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风险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然而,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违约风险的隐患也日益显现.本文就国内外有关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以往研究的局限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控制违约风险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某“985工程”高校主体科研院系女教师近年来科研创新绩效的数据为入口,实证研究了高校女教师的科研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结论表明,高校女教师科研创新绩效指标虽然多项科研指标低于男教师,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且数据表明女教师在重要成果中是不可或缺的“参与人”,说明她们已在各科研创新团队中做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女教师科研创新绩效在科研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最后给出了发挥女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女性休闲活动的研究是西方休闲研究中的重要主题,而国内针对女性休闲活动的直接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2007年北京市民活动日志的第一手数据,建立女性参与休闲的多项logit模型,分析女性休闲活动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休息日与工作日影响因素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