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共和国长子——兰炼的发展之路·杜永生曹文汉韩凤琴中国石化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简称兰炼)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炼油厂,1956年动工建设,1958年建成投产。兰炼的诞生,得益于“一五”时期兴起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高潮的“天时”,得益于西北...  相似文献   

2.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省交通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山东交通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辉煌的成就建国50年来,我省交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深刻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瓶颈”制约基本缓解公路建设成就卓著。建国初期,我省公路基础十分薄弱,通车里程仅3152公里,且绝大部分是由大车道改建的土路,晴雨通车里程只有65公里,缺桥少涵,坎坷难行。新中国成立后,全省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公路整修,迅速恢复了战争中被破坏的公路和桥梁;到改革开放前20多年时…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山东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谱写了建设富裕文明新山东的美好篇章. 一、建国以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纵观6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可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大历史时期,每个时期分若干阶段.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及现状(一)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1949年一1960年政府主导的城市化稳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德清历来是工商业发展的摇篮,以轻纺、商贸流传于世,早在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浙江省商务总会德清分会、新市分会就相继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德清县工商联成为团结和引导广大工商界人士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人民团体。风雨历程60年,辉煌成就60年。  相似文献   

6.
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时刻,迎来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喜庆!50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从半封建、半殖民地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已增长了31.2倍,年均增长7.7%,成为世界经济史上少见的辉煌!这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伟大胜利!物价作为国民经济的调节者和价值形态综合平衡的职能,在新中国50年的经济辉煌中充满着它的光彩!今天我们在庆祝新中国50年辉煌成就的时候,对物价的光辉历程进行实事求是的回顾和展望,为更好地贯…  相似文献   

7.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集约经营政策及其借鉴武汉大学刘穷志,谢金玉,黄勇,李向阳日本在1956—1973年间经济处于高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7%(1),50-60年代的20年间,工业劳动生产率共增长了5.7倍(2),可见,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经济...  相似文献   

8.
韩吉永 《发展》2008,(10):56-57
一、武威市解放和发展广播影视生产力的基本历程 甘肃省武威市广播影视事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和全国广播影视发展的情形相同,武威市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较大的发展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办收音站到1978年,是全市广播影视发展的第一阶段。在此期间,广播电视完全采用事业性“单一宣传型”的运营模式,只重宣传,不重服务,所需经费完全由国家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9.
《浙江工商》2009,(7):48-48
各市工商联、义乌市工商联及省直属商会: 今年是伟大祖国成立60周年华诞,60年风雨岁月峥嵘,60载奋斗谱写华章。为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迎接新中国华诞,展现建国以来我省各级工商联(包括行业商会、异地商会)的发展历程和光辉成就,  相似文献   

10.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除 1949年 10月— 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 1963— 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全国共编制了 9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 1957年) 1953— 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原苏联设计的 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 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  相似文献   

11.
小蕊 《辽宁经济》2012,(6):56-57
2012年5月18日(第36个国际博物馆日),中国工业博物馆(一期)正式开馆。博物馆的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沈阳市铁西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中国工业博物馆筹建处,经过两年精心建设,全国唯一的综合性工业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座记录共和国工业发展历程的博物馆已成功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一化三改”,社会主义改造把众多的个体手工业生产者、家庭、小作坊先后组织起来,形成了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成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为适应集体经济的发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批准,中央和全国各省市、地、县都建立起来了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简称联社)。联社成立50年来,为组织集体企业开展互助合作,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出口创汇、支援大工业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化、改善人民生活、壮大国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安置劳动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联社与政府二轻工业管理部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这种管理体制一直延续下来,在计划经济时期,  相似文献   

13.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合作社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供销合作社普遍地发展了组织、在整顿老区原有的合作社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区的合作社,并建立了各级合作社的领导机构。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户籍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国以后户籍制度变化的简要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历经3个阶段的变化,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 (一)1953年到1958年(初创时期)-以人口统计、社会管理为特征的户籍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人口流动基本处于无限制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汪洁 《改革与战略》2012,28(5):89-9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中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失业救济、计划经济时期"统包统分"的传统就业政策,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待业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及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重新回顾60年来我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我们缓解失业风险、促进就业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交往。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的发展历史离不开对外交往的历史。本文所叙述的每一个"之最",实则是对外交往活动中的一次突破和一次超越。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突破、一次次超越.山东的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  相似文献   

17.
闫惠 《发展》2007,(5):99-100
汇率制度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体现,被称之为调节国民经济的杠杆。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在不同时期对汇率制度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调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经变迁,先后经历了频繁调整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1949-1952年)、基本保持固定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1953—1972年)、钉住一揽子货币(1973—1980年)、官方汇率与贸易结算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1984年)、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3年)和单一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1994年起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从尝试到完善的发展变化历程。尤其是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更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我国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全面高速增长,不仅使农村内部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且改变了城乡的经济结构,这是最值得人们注目的现象。深入地实事求是地研究这种结构的变化及其变化的成因,对确定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有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党的工作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恢复时期,从1952年起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行“一化”(工业化)和“三改”(对农业、手工业…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一化三改”的社会主义改造,把众多的个体手工业生产者、家庭、小作坊先后组织起来,形成了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成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为适应集体经济的发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批准,中央和全国各省市、地、县都建立了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简称联社)。联社成立50年来,为组织集体企业开展互助合作,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出口创汇、支援大工业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化、改善人民生活、壮大国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安置劳动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联社与政府二轻工业管理部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这种管理体制一直延续下来,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始终没有要求联社进行法人登记。在多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全国总社和各级联社绝大多数被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20.
2006年7月1日,我国公务员开始实行新的工资制度,这是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的第四次大的工资制度改革(前三次分别发生在1956年、1985年和1993年)。此次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正是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立足中国国情,为建立科学和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而制定的一项重要决策。然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薪酬制度,以应对当前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