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民工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制度衔接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新农保"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实质上是解决人口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职业之间流动所产生的问题,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实质上是新制度如何增强失去传统保障形式的特殊群体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作为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他们游走于城市和农村,过着"两栖生活",合法养老权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现行的"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难以满足农民工的需要,无法为农民工养老提供有力保障。有鉴于此,国家应借鉴香港强积金等国际成熟管理经验,采取购买商业服务模式建立基于个人账户积累且覆盖全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籍以真正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3.
穆怀中  杨傲 《税务研究》2020,(8):106-112
本文以总合替代率适度水平为切入点,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制度优化。文中依据国民财富人口结构均衡分配原理,结合养老保险适度缴费新模型,提炼出养老保险"并轨"总合替代率适度水平数理模型,并进行了定量测算和分析。研究发现:(1)养老保险"并轨"替代率存在二元结构对接,与企业养老保险替代率对接适度水平上限为0.73、下限为0.45,与原有退休金替代率对接适度水平上限为0.96、下限为0.68;(2)现行养老保险"并轨"总合替代率水平略高出适度水平上限,减去个人增加缴费部分的对应替代率后则处于适度水平区间;(3)养老保险"并轨"替代率适度水平的设计和实现,具有制度优化的合理性和可信性效应、尺度标准效应和可操作性效应。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和持续发展,不仅具有维护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权益公平性的社会作用,还能起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增加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作用。通过两期代际扩展型的应用,证明了新农保的实施对个体农户终身效用最大化下的最优储蓄存在挤出效应,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缴费年限、缴费比率、养老保险账户的增值保值能力和收入替代率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善新农保制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作为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他们游走于城市和农村,过着“两栖生活”,合法养老权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现行的“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难以满足农民工的需要,无法为农民工养老提供有力保障。有鉴于此,国家应借鉴香港强积金等国际成熟管理经验,采取购买商业服务模式建立基于个人账户积累且覆盖全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籍以真正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在几年前就被视为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和从实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但迄今为止,在2.5亿农民工中,却只有不超过3000万人的农民工参加了养老保险。本文从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的主观原因及客观原因,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摘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和持续发展,不仅具有维护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权益公平性的社会作用,还能起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增加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作用。通过两期代际扩展型的应用,证明了新农保的实施对个体农户终身效用最大化下的最优储蓄存在挤出效应,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缴费年限、缴费比率、养老保险账户的增值保值能力和收入替代率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善新农保制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鹏  张子欣 《保险研究》2023,(2):90-101
本文利用养老金替代率等指标,构建养老保障水平测算模型,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现有政策条件下,EET模式和TEE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都不高,不同收入、不同性别群体的养老保障水平有较大差异。两种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总替代率和净替代率随收入的提高逐渐降低,总相对水平和净相对水平随收入的提高而上升;男性的养老保障水平高于女性;对中等收入和较高收入群体而言,TEE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高于EET模式,高收入群体EET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更高,且收入越高,EET模式和TEE模式间养老保障水平的差异越小。政策调整模拟结果表明,提高缴费上限和领取年龄、降低领取税率有助于提升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因此,应继续完善顶层设计,优化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方案,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强化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持续推进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城镇化与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化等导致养儿防老和以地养老的传统保障模式逐渐弱化。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和2013年的微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从家庭土地经营面积变化的视角评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对农村居民自我养老保障的替代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新农保对自我养老保障具有显著的替代作用,参加新农保可以使农村家庭的土地经营面积减少14%。进一步将样本按家庭养老保障能力分类展开讨论,发现新农保对自我养老保障的替代效应主要体现在家庭养老保障能力较弱的居民中,新农保对家庭养老保障能力较强的居民影响不显著。建议政府在缴费与基础养老金发放两个环节共同发力,持续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城市农民工群体面临的经济风险、养老资源不足、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无法满足需求等问题,阐明了现阶段完善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认为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开展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业务可以促进城市农民工群体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在建立完善新农保制度过程中,既有养老金待遇标准高,新老农保制度无缝衔接等受到农民欢迎的政策做法,也存在诸如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等全国性的共性问题,同时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城市,上海也面临"土地换保障"政策失去吸引力等个性问题。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上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养老保险权益,并对完善国家新农保制度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在建立完善新农保制度过程中,既有养老金待遇标准高,新老农保制度无缝衔接等受到农民欢迎的政策做法,也存在诸如基金保值增值困难等全国性的共性问题,同时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城市,上海也面临"土地换保障"政策失去吸引力等个性问题。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上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养老保险权益,并对完善国家新农保制度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3.
熊鹭 《南方金融》2012,(11):77-79
本文在对我国个人、单位、行业和地区养老保险替代率总量和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分段确定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保障目标,养老保险制度设计要兼顾灵活性及统筹性和通过多种政策组合来减少将来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新空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下,我国农村传统养老模式的保障功能日趋弱化,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当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在全国的启动,使得广大农民老有所养成为现实,但新农保在解决农村养老方面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其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文章通过对江西省新建县与修水县的调查来研究"新农保"方案在试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较为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农保试点的扩大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尤其是解决农民工交替参加城乡养老后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新农保和城镇养老制度体系分析,以及城乡养老关系转移接续现状研究,提出了采取"折算年限"、"补差"或"分段计算"方法解决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并就具体实施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了我国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且将日趋严重。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据了多数,而处于弱势的农村老年人口如何养老问题就成为和谐社会的一大隐忧,保障农村老年人生活问题对于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相较于老农保,"新农保"有其明显的实惠性和保障性。本文通过阐述台州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之后的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河北省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必要性,揭示了河北省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能力低;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意识低;政府在保障农民工权益方面不健全;农民工维权意识低等。最后提出了针对河北省农民工养老保险管理的对策,包括深化土地转让制度,增加农民工收入;实行差别的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工权益;灵活调整缴费基数,提高农民工参保率;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参保意识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减贫及再分配效应。双重差分法的估计结果显示:参加新农保使参保群体的基尼系数下降3.7个百分点;在浙江省参加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远大于在甘肃省参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60岁及以上群体参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大于60岁以下群体参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的估计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群体参加新农保使个人收入显著上升46.2%~53%;60岁以下群体参保使个人收入上升34%~40%,但该效应并不显著。新农保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并改善了收入分配,但发挥的作用有限。由此,本文提出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实现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衔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浅析养老保险的跨城乡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已经在全国23%的县试点,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保)参保率的提高,越来越多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参加了城保。结合江苏省实践,在探索分析城保和新农保制度衔接若干问题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两种衔接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供给的问题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央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一直高度关注和重视,全国各地也形成了各具千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然而,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实践中的问题和制度设计的缺陷,分析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供给存在的"三不足"和"三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