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现有关于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为农地产权稳定性与完整性、农地流转交易费用、农地流转机会成本以及农户家庭特征四个方面来阐述。并对租入与租出农户差异以及农地流转合约安排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对广东省农户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了农户的交易费用认知对农地流转(转出)的影响。分析表明:农户的农地转出与农户禀赋具有状态依赖性;未转出农地农户对交易费用的事前认知明显高于有转出行为农户的经验认知;农户在流转流程、外部环境和第三方组织三个角度的交易费用认知,不利于农地的流转,而对合约安排产生的交易费用认知则有利于改善农地的转出行为。从鼓励农地流转的层面来说,讨论尚未转出农地农户的交易费用认知,以揭示农地流转难以发生的内在约束,更具政策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土地流转是经济史上长期存在的经济现象。民国时期的土地流转,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不在村地主"所拥有土地的租佃流转。当时的租佃合约呈现出定额租化和短期化变动特征,短期化定额租合约安排是主佃双方共同选择的结果,而民间租栈、催租处等第三方治理机构的存在是当时主佃双方新古典式签约方式的重要保证;此外,短期化定额租合约是有利于提升租佃效率的。民国时期的土地租佃及其合约治理,对当前我国农地流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交易效率: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2007年广东省10市50个县(市)211个乡(镇)511个村民小组近1000户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流转调查数据,通过筛选并选出相应的统计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相应的因子,最终核算出影响农地流转的交易效率大小,结果是:在三类农地流转中,农地流出户的交易效率最高,其次是农地流入户,而尚未发生农地流转的农户交易效率最低,这一结论符合客观事实,笔者还运用交易效率数据对农地流转时间和流转后的感受作了相应的回归分析。最后,文章还就如何加快农地流转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农户农地转出的租赁合约分为"关系型合约"和"要素型合约",构建了"土地依赖—交易费用—农地流转收益—缔约对象选择"的理论框架,揭示农户租约对象选择的内在机理,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地转出租金和转出面积在"亲友邻居"与"社会主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土地依附性、非专用土地资产、专用性社区资本和交易规模促进农户选择"关系型合约",而合约稳定性和农地流转收益促进农户选择"要素型合约";专用性人力资本、交易规模、非专用地理位置、合约稳定性、农地流转收益和农地市场发育对农地流转缔约主体多元化具有促进作用,而土地依附性、非专用土地资产和地权不稳定性则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已有文献普遍认为,中国农地流转市场中存在大量熟人交易,且该类交易的市场化程度偏低。然而,鲜有研究从价格视角和解决流转对象内生性方面做出努力。本研究以市场交易的营利性特征为出发点,采用农地租金衡量市场化程度,并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1478户农地转入户样本分析了农地流转对象与农地租金的关系。统计显示,在熟人交易中,有52.5%的转入户是出于营利性动机转入的农地,且该类交易的平均租金达到了每亩320.165元。实证结果表明,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熟人之间交易与非熟人之间交易在农地租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还发现,营利性动机会显著提高农地租金。此外,多项稳健性检验均表明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本研究旨在说明,熟人间的农地流转已经呈现明显的市场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燕坝村农地流转中的土地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对重庆市燕坝村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探讨土地流转情形下如何有效地管理农用土地。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及田野调查法。研究结果:总结了重庆市燕坝村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点,分析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合理推进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需要开展村地籍调查,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还需探索土地流转新形式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中具有理论基础意义的基本范畴和分析工具,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需搜寻信息、讨价还价、签订契约和监督实施,这些都形成交易成本,并通过对交易主体行为、交易量与交易价格、租佃合约安排以及流转组织形式的影响,不同程度地阻碍着流转顺利有序进行,因而,可在明晰产权、发展中介、完善法律等方面进行调试,以较少交易成本,促进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2007年广东省10市50个县(市)211个乡(镇)511个村民小组近1000户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流转调查数据,通过筛选并选出相应的统计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相应的因子,最终核算出影响农地流转的交易效率大小,结果是:在三类农地流转中,农地流出户的交易效率最高,其次是农地流入户,而尚未发生农地流转的农户交易效率最低,这一结论符合客观事实,笔者还运用交易效率数据对农地流转时间和流转后的感受作了相应的回归分析.最后,文章还就如何加快农地流转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兵团农地在流转过程中,交易范围较小,主要表现为职工之间的内部流转,职工和外部农地经营主体之间的流转量较少,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兵团农地流转过程中扩大交易范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文章主要针对河南省焦作市现阶段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合理配置进行简要实证分析,在阐述农地流转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焦作市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配置问题及主要流转形式,通过调查等方式发现目前焦作市农地流转中土地发展权配置存在较大问题,如土地发展权主体不明确,缺乏法律体系保护、土地流转行为操作不规范、土地使用权主体间产权关系不清楚、缺乏土地产权价格体系等,并针对焦作市农地流转中的土地发展权配置问题提出完善法律制度,明确流转土地发展权收益;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保障农民土地发展权;以总量、结构、区域、时序配置实现土地发展权配置公平性等建议,以促进焦作市农地流转公平、公正地开展,为今后焦作市农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谢庆 《南方农村》2015,(1):39-46
本文从土地流转的交易视角,对广东省四市的土地流转与土地流转纠纷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土地流转中交易对象越具有正规化特征,越促进交易方式的正规化;(2)土地流转的交易方式含有强制性行政成分时,会使农户交易意愿减少,从而诱发土地纠纷。政府协商可能是最佳流转方式;(3)农户在流转土地过程中往往存在货币幻觉,忽略对方企业家才能,从而内生诱发土地纠纷。同时,提出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减少土地纠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实际数据检验了当前农地流转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浙江和甘肃两省的结果.研究发现,在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浙江省,农地流转明显地提高了土地生产率,而在发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甘肃省,农地流转效果不明显.因此,农地流转效果的发挥依赖于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程度,流转市场发育程度高,农地流转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户作为土地流转的主要参与人,其意愿与决策是土地流转的主要依据,因此,研究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对解决农地流转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江苏省典型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在农地流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与产权状况、参与主体状况;其中,人均承包地面积、人均非农收入、家庭农业人口数和受教育程度是主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5.
在农地流转的影响下,农户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土地利用效率发生了改变。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全面探析农地流转行为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效果的影响,以期阐明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对文献的梳理得出:农地流转中,"非农化"及"非粮化"倾向明显,且土地流转市场、土地利用比较收益、政府引导是三大主要驱动力;随着农地规模的扩大,单位面积劳动投入减少,劳动产出率提高;农地流转对农地投入及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何种影响,国内外学者仍存在分歧,这主要是由于现有研究不够系统深入,未考虑土地流转市场、地权稳定性、农户类型、流转方式、流转用途等因素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政府应从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提高地权稳定性出发,但如何避免流转农地"非粮化"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未来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地租理论在土地流转定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借鉴马克思地租理论,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解决土地流转实际操作中缺乏尺度的难题.分析了我国农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安排仍将保持长期不变的客观必然性;研究了马克思地租理论在中国土地流转实践中的应用与修正问题,认为农户土地经营权是获取土地流转报酬的前提,提出土地流转价格应在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基础之上,以社会保障系数予以修正;探索了土地流转价格调节机制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中国新一轮农地确权为背景,将制度经济学、制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相结合,将市场信念纳入确权对农地流转契约选择的分析中,阐明"确权—市场信念—农地流转契约选择"的作用机制。认为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契约选择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市场信念的形塑对农地流转契约选择行为产生影响,促使农户作为市场理性决策者行事,农地流转交易从身份交易转向匿名交易。文章构建的"确权、市场信念与农地流转契约选择"的理论框架,有利于明确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行为的中介作用路径,进一步拓展农地流转研究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8.
鲜有研究系统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从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节本增收、农地交易价值提升的传导途径,构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2020年和2022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10省份50个县(市、区)304个村4264个地块的混合截面数据,定量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揭示出不同现实情境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异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减少了熟人间非市场交易,而且促进了地块租赁约定期限,增加了农地有偿流转的可能性。机制分析结果显示: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通过提升耕地质量水平、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收益和提高农地交易价值的方式,促进农地流转市场转型。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对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村庄、自利偏好型的农户,高标准农田建设更有利于促进农地流转市场转型;地权不稳定和外出务工经历弱化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安海燕 《南方农村》2013,(1):60-62,73
农地流转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通过贵州省农地流转的实地调研,分别从农地流转主体、农地流转交易与农地流转市场三个方面对贵州省农地流转的特征进行细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流转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农地流转不断增加,但是农地流转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我国农地流转不顺畅。本文通过分析美国的农地制度和流转特点,结合我国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我国农地流转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