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治疗1例胃癌根治术后肺炎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的药学监护实践,探讨其监护要点。方法临床药师根据药物特点,有目的性的对患者用药监护,与临床医师讨论,提供相关治疗建议,共同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调整用药。结果经过医生和药师的治疗和监护,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治疗工作的过程中,要密切结合临床,注重细节的观察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提前防范与监护,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药师作为医疗团队成员之一,参与了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抗感染药物治疗,通过临床查房并对患者实施重点监护,为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建议。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药物治疗管理,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探讨药师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具体病情,协助医师为患者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建立药历,关注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的药学监护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用药风险。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促使用药更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临床药学工作在我国飞速发展,临床药师也逐步在各级医院普及,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为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保证用药安全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是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现报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摘要患者,男,68岁,身高168cm,体重72kg,因上腹部胀痛伴皮肤巩膜黄染10天,加重伴发热2天入院。该患者10天前因食用油腻饮食后出现上腹部胀痛伴腰背部疼痛,巩膜及皮肤轻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药学监护,总结临床药师药学监护的经验。方法协助临床医师对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治疗过程中用药方案进行分析,并详细记录药品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进行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更好发挥药物疗效。结果该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依从性较好。结论患者对药物相关知识了解欠缺,致使临床的药物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有的甚至因为误用而导致严重后果,普及临床药师参与治疗过程,利于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并尽可能防止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逐步改革,药学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药师的工作重点已逐步从药品供应转向临床服务。现阶段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开展深入临床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到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用药中所存在的问题,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及治愈率,是临床药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实施药学服务,探讨临床药师在治疗团队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具体病例从药物选择、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合理化建议。结果临床药师在本次药学服务中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提出应对措施,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药学服务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我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经验,探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的途径和方法,为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药师在药学信息服务、药学监测、查房、药物咨询、用药指导、药学分析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的分析、方案制订、咨询教育等能明显地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不合理用药医嘱,对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和谐医患关系有积极帮助。结论临床药师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有重要影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丰富临床经验,从而更好地服务临床。  相似文献   

9.
加强住院患者的临床药学服务有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我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在深入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前后两年的用药改善情况。方法选取1 000份医嘱,比较医嘱中不合理用药、重复给药、无适应证给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追踪对应患者的药物费用、抗菌药费用、住院时间、服药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最优干预办法,并选取干预后的1 000份医嘱对以上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不合理医嘱、重复给药、无适应证给药等情况明显减少;抗菌药使用量大大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减少,病程缩短;患者服药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临床用药,可明显降低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用药情况,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患者的病死率,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不合理用药情况,找出原因并解决。方法 2012年1月~12月某院心血管内科接受诊治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的具体用药(抗菌/非抗菌药物)情况展开一系列深入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在400例患者中,抗菌/非抗菌药物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所涉及病例数分别为248例、152例,引进专职临床药师后,用药情况出现十分明显的好转,由过去的45例/月下降至现在的22例/月(均值)。结论在提高心血管内科的用药水平方面,引进专职临床药师具有十分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药师介入用药指导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改变情况。方法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服用常规糖尿病药物及胰岛素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药师主动对其行药学指导。在治疗3个月后对其药物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药物依从性评价方面无显著差异。药师介入用药指导3个月后,观察组的药物依从性评价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通过药师指导患者用药,能够将其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治疗中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治疗中,利用自身的药学知识,同时结合药学服务实践,给患者提供相应的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积极指导糖尿病患者治疗,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使药物疗效更加明显。结论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治疗中给予合理的用药指导,对提高血糖控制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能体现出临床药师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临床药师对住院医保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不合理情况,提出对策。方法抽取本院2013年1至10月住院医保患者的病史资料,对住院过程中的不合理情况及类别进行调查总结。结果不合理类别中,不合理用药居首。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不合理用药监管可控制医保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工作实践中寻找药学监护服务的切入点及着力点。方法临床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特长,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路径、思维及临床工作实践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结果与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应熟悉心血管内科专科特点,可先从患者入手开展用药监护与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也可从非本专科用药、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间相互作用;从剂型与疗效、体内药代动力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等方面入手、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秭归县中医医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素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统计秭归县中医医院2012年1月~12月出院患者的I类切口手术病历168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结果 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97.6%,共应用7类12种抗菌药物。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噻肟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主要为使用率较高、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用量不合理。结论应加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识,临床药师适时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校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与药物治疗情况,探讨药师参与定期回访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治疗控制率的意义。方法通过对学校健康管理中心北校区社区160例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访调查,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进行治疗达标评估分析。结果 160例老年高血压中约71.9%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症;药物治疗率为83.1%;血压控制率为70.6%。结论该社区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率、控制率均较高,但在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医生和药师应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从而提高其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有效率超过90%,血小板计数明显提高,分娩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能显著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减少产后出血,是治疗该病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持续影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及合理用药干预后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不合理用药案例203例对合理用药影响因素以及合理用药干预后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医师原因导致不合理用药133例,占65.5%;患者原因导致不合理用药37例,占18.2%;市场原因导致不合理用药33例,占16.3%。受临床不合理用药干预的不合理用药病例157例,其中临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132例,占84.1%;行政管理不合理对不合理用药干预7例,占4.5%;信息管理不合理对用药干预18例,占11.5%。结论影响合理用药的主要因素包括医师、患者和市场方面的原因,而合理用药干预影响因素包括药师用药、行政管理干预以及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500例药物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临床中抗感染药物以及中药制剂造成的不良反应居多,主要症状有皮肤和附件损伤。结论临床中造成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是抗感染药物或中药制剂的不合理使用,所以,临床用药中应制订相应的解决办法,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