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患者资料 患者,女,65 岁,主因右侧持续鼻阻伴头痛15年,加重1 年.于2010 年3 月9 日入院.15 年前患者开始右侧鼻持续阻塞、额、顶、枕部钝痛 ,无早晚之分,嗅觉减退,挖鼻后鼻腔出血能自止.右侧听力减退.无打喷嚏、流清涕症状,无视力下降及眼球运动障碍.1998 年4 月在外院因此病住院,病理诊断:"右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肺炎克雷伯菌(CPKP)致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肺炎克雷伯菌致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辽源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按照其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否耐药分为CPKP组(23例)及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CSKP)组(116例)。对两组临床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临床分离的CPKP致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KP组高血压、肾脏疾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35 g/L、尿管留置、病情危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种、合并感染的患者比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高于CSKP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肾脏疾病、血清ALB水平<35 g/L、尿管留置、病情危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种、合并感染、APACHEⅡ评分高均是导致临床分离的CPKP致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探讨鼻内镜手术对于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共42例,对其进行鼻内镜下切除鼻息肉与治疗鼻窦炎,总结与分析采用该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所以患者在接受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治愈35例(83.3%),好转5例(11.9%),无效2例(4.8%)。在手术过程中未有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利用鼻内镜手术对鼻窦炎伴鼻息肉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系数较高,因此耳鼻喉科医生应熟悉鼻内镜手术的应用范围与操作方法,让该方法得到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预防鼻胆管引流(ENBD)术后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经内镜鼻胆管引流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术后均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50例观察对象中,35例症状基本消失,治愈出院,15例胰腺炎症状加重,需要继续治疗。结论胰腺炎患者经内镜鼻胆管引流预防ERCP术后采用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临床症状能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分布、趋势及感染因素,并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微生物室检出的细菌及MDRO株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3年细菌检出2144例,MDRO检出281例,其中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肺炎克雷伯菌居多,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泌尿外科、儿科和普外科,MDRO检出标本来源依次是患者的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血液、脓液、胆汁、引流液、腹水和穿刺液。结论 2012-2013年细菌菌株检出率呈上升趋,MDRO检出率呈下降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奇异变形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引起关注MDRO感染情况,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MDRO检出率,控制其在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采集郴州市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以来自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中提取的非重复致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通过采集到的2728例送检结果得出: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约占病原菌总数的51.02%,其中前三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563例,肺炎克雷伯菌96例,铜绿假单胞菌41例。革兰氏阳性菌329例,占20.50%,其中假鸟肠球菌69例,粪肠球菌60例。真菌457例,占28.47%,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385例。革兰氏阳性菌较敏感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利福霉素、氯霉素;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其次为阿米卡星、磷霉素、头孢他啶等。结论我院泌尿系感染患者耐药情况较普遍,加强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的检测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减少医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腰疝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腹外疝。我科2013年收治1例双侧腰疝的患者。回顾病历及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如下。1典型病例患者,女,77岁,农民。主因咳嗽、咳痰伴消瘦1年,于2013年12月5日入院。诊断:肺部感染,肺部占位不除外。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高血压病史、无吸烟史、无外伤史、腰部手术及重体力劳动史。患者于10个月前发现左侧腰部无痛性肿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检测结果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本溪市中医院收治的200例晚期肺癌化疗后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伤口分泌物作为标本,并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分析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病原菌分布,主要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经病原菌检测,200例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发生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口咽部位的占比较高,共检测出21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9株(66.19%),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占比较高;革兰阳性球菌55株(26.1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较高;真菌16株(7.62%),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比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的耐药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的耐药性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的耐药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较高;粪肠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利福霉素的耐药性较高;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氟胞嘧啶的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我院1例老年痴呆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发生噎食,经抢救,患者明显好转,笔者对此老年痴呆患者发生噎食后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为以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典型病例患者,男,84岁。因"行为怪异,兴奋话多,吵闹8月,加重5 d"入院。入院诊断:血管性痴呆,2012-12-12起开始出现明显的怪异行为,如兴奋话多、吵闹、有时高声喊叫、外出时不知道回家的路、骂人、抓垃圾、脱光衣服到处走等,于2012-12-17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临床使用多西环素时,发现其导致固定性药疹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65kg,因解脲支原体感染早期服用过克拉霉素缓释片、左氧氟沙星3周治疗,未愈,后做分泌物培养加药敏显示多西环素敏感。患者于2012年12月18日开始口服盐酸多西环素(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4191),100mg,每日2次,次日右前臂出现紫红斑,伴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临床药学工作在我国飞速发展,临床药师也逐步在各级医院普及,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为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保证用药安全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是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现报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摘要患者,男,68岁,身高168cm,体重72kg,因上腹部胀痛伴皮肤巩膜黄染10天,加重伴发热2天入院。该患者10天前因食用油腻饮食后出现上腹部胀痛伴腰背部疼痛,巩膜及皮肤轻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找出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0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做尿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期应用长期疗程治疗方法。结果 70例患者中有25例的尿细菌检验呈阳性,占35.7%,其中20例为大肠埃希菌,3例为粪肠球菌,2例为肺炎克雷伯菌,4例合并支原体感染;经治疗总有效率为97.1%。结论在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治疗中,仅依靠尿细菌检验指导长期疗程治疗局限性较大,有必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结合分期疗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某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菌分离情况,并进一步探究该院主要检出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相关性。方法查询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IS),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8—2019年全院临床病原菌分布情况、抗菌药物DDDs进行排名、汇总及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考察该院主要检出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的相关性。结果该院2018—2019年分离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排前3位。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居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检出甲氧西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等耐药株。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10位以β-内酰胺类为主,且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DDDs呈明显上升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与青霉素、红霉素的DDDs正相关(P<0.05);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头孢呋辛的DDDs正相关(P<0.05),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的DDDs负相关(P<0.05);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的DDDs负相关(P<0.05)。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临床上革兰阴性菌产ESBLs较为严重,建议选择与抗菌药物DDDs负相关的药物治疗,同时加强监管,以减少细菌耐药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高危因素、病原学特点、耐药性及预防措施,为新生儿VAP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病房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64例VAP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药敏质量监控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大肠埃希氏菌(ATCC 25922)、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进行。结果 64例新生儿标本检出病原菌36株,阳性率56.2%,病原菌前5位从后到前为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溶血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5例(13.9%)真菌,7例(19.4%)革兰阳性菌,24例(66.7%)革兰阴性菌。结论临床上以革兰阴性菌最常见,为了大幅度降低多重耐药菌和混合感染的发生,应努力做到早治疗、早预防,并及时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进行肺结核伴糖尿病治疗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2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第3、6周的痰菌转阴情况与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第3周痰菌转阴率(64%)、第6周痰菌转阴率(88%)显著高于对照组(36%、56%),治疗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采用中医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痰菌转阴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社区感染性肺炎(CAP)和医院感染性肺炎(HAP)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有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住院收治的社区和医院感染性肺炎患儿痰标本进行病原检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AP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53.66%,其次为大肠埃希菌37.25%;HAP病原菌以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杆菌为主,分别占47.50%和25.00%。结论临床医师应该熟练掌握抗菌药物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时机等,从而促进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有效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及药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本组全部患者都行痰标本采集,采集前应先用双氧水或清水漱口数次,然后再在痰培养标本盒内吐出无菌的痰液吐,送细菌室检验。结果本组患者共培养获得的病原菌有116株。26例(20.31%)是属于2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位居首位。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对青霉素有较高耐药性。结论临床上应该加强药敏监测,开展药敏试验,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细菌耐药情况,进行联合用药,轮换使用,以此来大幅度减少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6 岁,因反复肢体抽搐1 年,神志模糊7 天于2010 年5 月17 日入院.病史由患者家属代诉.患者缘于入院前一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发作时神志不清,伴小便失禁,约1~2 分钟后症状自行缓解,对发作时症状无记忆.未服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与安定、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取出绝经后5~10年宫内节育器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间来我院取环的绝经后5~10年的30例育龄妇女进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术中使用米索前列醇与安定、利多卡因。结果所有妇女均完整取出宫内节育器。结论米索前列醇与安定、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感染患者急性肾损伤(AKI)临床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437例感染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入院后48 h内的第一次实验室检查指标数据。采用Boruta算法筛选出与AKI发生相关的变量,将筛选出的变量通过XGBoost算法构建AKI临床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并采用十折交叉法对该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Boruta算法筛选出12个相关变量:血肌酐、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绝对计数、尿β2-微球蛋白、血清尿素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由这12个变量构建感染患者AKI的XGBoost临床预测模型,该模型的AUC为0.92,用十折交叉法对该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的平均AUC为0.77。结论该研究所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对感染导致AKI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对AKI的早期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