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十八大"报告在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主要渠道是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债,根本无法抵御通货膨胀的损失,更不用说实现增值。鉴于目前社保基金"碎片化"的属地管理现状,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背景下,市场化投资运营并不是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可行路径。政府必须承担起保值增值的责任,一方面,成立专门投资管理机构承担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另一方面,通过适宜的政策制度设计,设置特种国债,将散落在各地的社保基金集中起来进行投资,由政府选择具有相当容量的新能源产业和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既提高基金的实际利用效率,又能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同时还能助推建立国家的新能源基地,确保未来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2.
社保基金是国家按照法律和相关政策规定建立和运营,并用于社会保障事业开支的专项基金,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合理地安排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是实现社保基金保值与增值的基本途径,合理设立社保基金运营机构、加强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举措。目前,在我国社保基金运营过程中基金缺口日益扩大、缺乏保值增值手段等问题已日益凸现。因此,为了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我们必须在确保基金来源、明确基金运营目标的前提下,通过金融工具创新,积极拓宽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完善投资运营管理过程中的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3.
社保基金投资的领域很广,从资本市场到实业投资,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从债券投资到金融衍生品投资,社保基金都有涉及。而我国由于社保体制改革较晚,社保金投资还仅限于银行存款、买国债,这种投资模式无法满足新的社保体制下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因此,有步骤的增加社保基金投资工具,特别是金融工具的创新,放宽社保基金对高收益、高风险产品的投资限制,建立科学的投资组合是保证改革成功的关键。本文拟以沪深300股指为例,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指数投资对社保基金在保值增值方面的影响及贡献。  相似文献   

4.
祁玉良  李晓 《魅力中国》2009,(15):71-71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保基金覆盖面的扩大,社保基金的支出力越来越大,如何"做大"社保基金,防止可能出现的支付风险,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已迫在眉睫。在确保基金资产安全的同时,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投资运营和有效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方法,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与增值,进而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和有效运行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比我国社保基金试点中石化与正式入市运营的不同投资风格,发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性与分散化投资两大原则;分析同时表明,社保基金投资组合选择有向消极型投资策略发展的趋势.有关管理部门除了要对社保基金投资组合做事前谨慎选择外,更须对社保基金投资活动做好事前、事后的风险防范工作.为此,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强制推行证券投资保险,是有效规避社保基金投资活动中各类潜在风险之关键.  相似文献   

6.
浅谈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因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世界金融动荡进而引起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环境下,国内外投资环境恶化,作为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社保基金,如何降低其投资风险成为社会各界对社保基金热切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当下国内社保基金的投资现状,对社保基金存在的投资风险进行简单解析,并针对如何降低投资风险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志超  但芳芳 《开放导报》2004,(4):99-101,107
对比我国社保基金试点中石化与正式入市运营的不同投资风格,发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性与分散化投资两大原则;分析同时表明,社保基金投资组合选择有向消极型投资策略发展的趋势。有关管理部门除了要对社保基金投资组合做事前谨慎选择外,更须对社保基金投资活动做好事前、事后的风险防范工作。为此,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强制推行证券投资保险,是有效规避社保基金投资活动中各类潜在风险之关键。  相似文献   

8.
浅谈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因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世界金融动荡进而引起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环境下,国内外投资环境恶化,作为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社保基金,如何降低其投资风险成为社会各界对社保基金热切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当下国内社保基金的投资现状,对社保基金存在的投资风险进行简单解析,并针对如何降低投资风险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叶蓓  刘翰林 《改革与战略》2013,(11):105-107
社保基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缓解建设资金匮乏矛盾,开拓基金保值增值新渠道。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相对较低,周期长、收益稳定,符合社保基金投资运营要求,在发达国家已有成功先行经验。推动社保基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放松当前机械僵化的基金投资运营限制,建立集中高效的投资管理体制,在安全性前提下由间接投资入手、逐步过渡到直接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10.
李静  茅人予 《特区经济》2005,(1):195-196
一、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现状 2003年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投资收益为34.07亿元左右,相对于1300亿元的社保基金投资总量而言,收益率仅为2.3%。社保改革的核心是做实“个人账户”,但由于投资收益率和工资倒挂,账户基金每年被侵蚀掉约6%。以做实“个人账户”的辽宁试点为例:2002年底个人账户年收益率为2%,2003年通过协议存款等方式,个人账户基金年收益率为2.45%,  相似文献   

11.
王俊 《特区经济》2010,(6):94-95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临近,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难免受到冲击,其中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首当其冲。为了防止出现支付危机,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对社保制度改革,其中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方面的改革一直是重点。本文对世界上主要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模式进行介绍,并展开比较分析,得出一些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关于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基金在我国入市已经初试新声。在这以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和对社保基金的管理队伍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一方面论述了社保基金与资本市场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论述了建立一个高效能的基金投资管理团队对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数量庞大的社保基金,历来是资本市场投资的大户,在今年股市的振荡下,社保基金投资的步伐并未因此放缓。今年4月12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曾表示,作为长期的投资者,社保基金今年的股票等战略资产配置计划,不会发生改变。而2007年社保基金年内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那么,  相似文献   

14.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海外投资的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偏低,无法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有海外投资的必要。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投资基金符合全国社保基金海外投资的原则,也符合长期抵御通货膨胀的目标,是最佳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规定》的实施,拥有2000多亿元人民币资产的中国社会保障基金正式启动境外投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指出,启动社保基金境外运作,是拓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的有效方式,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偏低,无法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有海外投资的必要.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投资基金符合全国社保基金海外投资的原则,也符合长期抵御通货膨胀的目标,是最佳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社保基金入市风险太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是当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重点问题,而社保基金入市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渠道。笔者虽对社保基金人市持肯定态度,但鉴于下述各方面原因,对社保基金现时入市持反对态度,因为时机尚不成熟。社保基金性质与高风险投资不相匹配。股票市场投资风险巨大,尤其是现在中国股市。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这一特殊性质决定了"安全性"必须处于投资决策首位,  相似文献   

18.
一周     
《中国经济周刊》2015,(13):8-11
要闻2015.3.27—2015.4.2国务院:社保基金可投地方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当扩大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更好惠民生、助发展。会议决定,在依法审慎合规、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是把社保基金债券投资范围扩展到地方政府债券;二是将基金直接股权投资的范围,从中央管理企业的改制或改革试点项目,扩大到中央企业及其子公司,以及地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包括优质民营企业;三是将基金的信托贷款投资比例上  相似文献   

19.
6月30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披露了2013年年报。根据年报数据,到去年年底,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基金资产总额为12415.64亿元,其中社保基金直接投资资产6697.74亿元,占比53.95%,委托投资资产5717.90亿元,占比46.05%,后者占比较上一年公布数据增加了逾4个百分点。所谓的委托投资,就是社保基金。  相似文献   

20.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1,(6):48-50
社保基金确有百亿资金入市目前社保基金投资保障房是通过信托投资公司,以委托方式进行的,并非由社保基金直接贷款,属于信托贷款。社保基金可用大约总量的5%进行信托投资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