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房地产业是铸造富豪的产业似乎已是定论,2004《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排名前100位中,50%以上涉足房地产业;而《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500位富豪中却只有30人左右是地产商。中国房地产业到底有什么点石成金的秘诀?  相似文献   

2.
2006年胡润百富榜日前于上海公布,颇为吸引眼球的是,房地产业富豪占到了25.5%;该榜前10位富豪中,有6位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业,广东更是占到4席。如果加上几家兼做房地产的企业,在前10大富豪中,仅有两人不涉足房地产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房地产业 世界房地产业利润一般在5%左右,而中国房地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则在15%以上。2003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大陆百富榜"中,上榜的100人中有47人涉足房地产,前10名中有8人从事房地产业,据  相似文献   

4.
2007年胡润百富榜公布,富豪这个话题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房地产开发商成为富豪榜上最风光的人物,40位最富之人中有15位是房地产开发商,位列前10名的富豪中则有6名富豪从事的是房地产业,引来舆论一片哗然。同样是富豪,比尔·盖茨和袁隆平等人受到世界民众广泛尊敬和爱戴,有新闻报道说,“袁隆平被列为名誉首富”。确实,“袁隆平超过1000亿元的身价,足以让富豪榜上的其他人黯然失色。”何以地产商成了富豪就遭到骂声一片?  相似文献   

5.
微吧     
Facebook盛产年轻亿万富豪美国福布斯发布的"2013最年轻的亿万富豪"让年轻网友"压力山大",这些富豪年龄都在40岁以下,身家几十亿,甚至过百亿美金。评选的年轻富豪前10位中,有4位在Facebook起家。有网友调侃说,"难道说Facebook盛产富豪吗?那你说我现在换工作去Facebook还来得及吗?"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业已成为众多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的首选。文章针对2002-2010年间沪深两市涉足房地产业的220家企业,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企业涉足房地产业对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最终结果显示:短期内,涉足房地产业显著改善企业盈利能力,但伴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长。企业决策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公司发展战略,不能盲目涉房经营;外界投资者也要审慎评估此类公司,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7.
正不景气的行业、脆弱的互保链、隐秘的政商关系,正将山西能源链条上的富豪们推向"危险季"。截止2014年4月初,2013年"胡润百富榜"上的22位山西富豪(公司总部设在山西的企业家富豪)中,已有7位或遭遇资金危机,或被互保链牵连,或事涉涉腐官员,甚至被调查。而在2008年"胡润能源富豪榜"上的11位山西富豪中,出现上述情况的或已达到5人,其中就有2009年涉偷税案的山西金业煤焦集团董事长张新明。今年,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中国科协党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利润转移7大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丁 《新财经》2005,(8):98-100
近年来,中国增长最快的两个行业就是房地产业与汽车行业。与汽车行业的虎头蛇尾相比,大概没有人会否认2004年中国最大的暴利行业属于房地产业。在《福布斯》2004年中国内地富豪榜上,前200人中有64人来源于房地产行业。前20名中,有11位涉足房地产行业。据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调查,房地产业的税后净利润在各行各业中为第一位,比平均水平高5倍,比处于第二的电力煤气行业的利润高1倍;搜房资讯集团策划总监夏亚博士也认可房地产业为近年利润最高的行业这一说法。他对《新财经》表示,尽管目前房地产业遭遇了宏观调控的挫折,但平均利润率仍然能达到30%-60%;一位商业银行行长近日表示,“最次的开发商一个项目做下来,也能实现30%的利润。”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富翁摇篮票数:26% 从来没有哪一个行业像房地产业这样盛产亿万富翁,各种富豪排行榜上,房地产富豪连年占据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涉足房地产业的企业越来越多。如何科学地确定投资方案,是每一个涉足房地产业的企业所关注的。本文运用博弈理论,从房地产业的一级、二级和三级市场出发,对其投资决策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分析。本文旨在为房地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制度环境的先天不足笔者近年来致力于研究中国富豪现象,并最先用“问题富豪”一词概括当代中国富豪,后来,此称谓不胫而走,成为大家讨论的一个中心概念。但是,笔者一直强调,“问题富豪”之所以在中国出现,是因为问题制度、问题环境、问题官员的存在。希望这一点能成为共识。据福布斯的统计,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500富豪大约只有30人左右是地产商。但2002年度中国大陆100名富豪竞有40%以上涉足地产业。难道房地产真的成了中国的黄金产业?难道房地产富豪的成长真的已建立在共和国阳光下透明与规范的黄金规则上?其实不尽然。地产界多富豪并为其所…  相似文献   

12.
世界房地产业利润一般在5%左右.而中国房地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则在15%以上。2003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大陆百富榜”中,上榜的100人中有47人涉足房地产,前10名中有8人从事房地产业,据中国《青年时讯》1月2日发表文章列举的中国2003年的十大暴利行业,其中,房地产业仍然高居榜首。去年上半年,中国商品房价格平均上涨了9.2%。2003年第  相似文献   

13.
英国人胡润创制的“2003中国大陆百富榜”10月16日揭晓。年仅32岁的丁磊凭借网易在纳斯达克的股价两年来上涨50倍,一举以75亿元人民币的身价成为今年中国大陆首富。其他排在前十位的富豪依次为:荣智健(70亿)、许荣茂(68亿)、鲁冠球(54亿)、陈丽华(48亿)、刘永好(48亿)、叶立培(48亿)、孙广信(42亿)、刘永行(41亿)、陈天桥(40亿)、朱孟依及其家族(40亿)。统计表明,借助资本市场无疑是富豪们超速累计财富的捷径,48位上榜富豪控制了78家上市公司,多在上海、深圳、香港、纳斯达克和新加坡等地上市。而房地产业及相关行业则是富豪们的掘金重地,统计显示,58%的榜上企业与房地产相关。以下是百富榜榜单。  相似文献   

14.
媒体速览     
福布斯富豪榜发布在最新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221位之前上榜的富豪已经从榜单中消失,而有198人首次入围富豪榜,榜单上来自67个国家的1810位富豪的财富总额为6.48万亿美元,相比于去年的7.05万亿美元有所缩水,一些排名靠前的富豪损失惨重。榜单中排名前500位的富豪所拥有的财富占全部上榜富豪所拥有财富的64%。共有66位40岁以下的富豪上榜,这个数字  相似文献   

15.
数字     
《走向世界》2012,(21):15
35.5岁 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2胡润少壮派富豪榜》.上榜少壮派富豪的平均年龄为355岁。在33位上榜的年轻富豪中.有25位都是白手起家创造财富.比例远远高于继承财富的新二代。娱乐和IT是创造少壮派富豪最多的行业.占据上榜人数的15%。  相似文献   

16.
今年36位西部富豪跻身400富人榜。其中7位来自外省,他们在西部白手起家并将总部设立在西部,占西部富豪的19%。从全国范围计算,选择到西部创业的非西部籍企业家比例只占到1.9%。有1/4的西部籍企业家走出去创业。在32位出生于西部的上榜富豪中,8人走出去创业,其中4人落脚在北京,两人分别在上海和深圳设立总部,还有两人在西部其他省份扎根。从全国富豪的分布情况来看,浙江代替广东成为产生最多富豪的地方,有63个企业总部设在那里,84位企业家是浙江人。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和香港是另外几个企业更愿意选择作为公司总部的地方。浙江之所以取代广东成为富豪之乡,是因为他的民营企业数量居全国之冠,而这种优势在400人中也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正创业难,接班难,对于家有千金的企业家来说,让女儿继承家族事业,更是难上加难。真正的挑战在接班后,积极上位也好,无奈顶替也罢,掌舵大船,平稳航行,女当家人将面临更大的考验。2013年胡润百富榜上,包括357位大中华地区富豪,上榜富豪平均年龄63岁,其中153位女性,是男性富豪的1/10。1/4的富豪财富来源为继承,富豪财富普遍继承到第二代,继承超过三代的有22位。受传统文化影响,谁都不想让家族的大权和财富落入旁门,因此,血脉相连的接班人是企业家们的最佳选择。但事与愿违的是,鲜有企业的第二代接班人能够焕发出比父辈们更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正> 最近几天,台湾各大媒体纷纷热议美国《福布斯》杂志近日公布的"2009年全球各地身价至少10亿美元的富豪排行榜",台湾地区共有5位富豪上榜,其中蔡万才家族以33亿美元身价跃居台湾榜首,超过了前台湾首富郭台铭,而另一位前台湾首富蔡宏图家族今年则没有上榜。  相似文献   

19.
榆林的富豪     
有人说:"榆林的富豪离开了榆林,什么都不是。"还有人说:"榆林富豪的做事方式,关中人受不了,陕西人受不了,北京人更受不了……"榆林富豪怎么被人如此的"鄙视"?笔者在西安中大国际商场,看到有很多人排队买那个LV包,一问大部分是榆林人……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老师正在讲一个富豪的故事,当讲到这位富豪小时候常常为穿一双父亲留下来的旧皮鞋和哥哥吵架的时候,一个学生问老师:"他不是百万富翁吗?"老师回答:"是的.但他以前确实是穿的破衣烂衫."老师又给学生看了富豪小时候住的破房子照片,那学生又困惑了:"老师,他是个闻名世界的大富豪,他小时候怎么会住在这种房子里?"老师回答:"他是位农民的儿子."学生睁大了眼睛,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