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就业》2009,(2):4-6
一、中国就业10件大事1.就业促进法全面实施就业促进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就业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对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实现了现行就业政策与法律实施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2.
1.《就业促进法》全面实施《就业促进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就业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对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实现了现行就业政策与法律实施的有机衔接。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就业促进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2007,(9):1-1
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广大劳动者久久期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在这之前的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通过了我国广大劳动者久久期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渤。这两部法律同时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两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对促进我国的就业再就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和谐将会起到重大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从2008年开始,国务院相继发布了许多重要文件,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民工返乡潮和大学生就业创历史新高,全国就业形势严峻。11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通知》;2009年2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对应对金融危机、做好当前形势下的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战略部署,使2008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在非常困难的形势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厚坤 《中国就业》2006,(10):56-56
2006年9月7日至8日,全国就业宣传工作座谈会在四川成都市召开。中国就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中国就业》杂志社社长王英才主持了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中国就必杂志自去年改由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以来,进入了创刊以来最好的发展历史时期。他提出,杂志社要在提高社会和经济两个效益上狠下功夫,要创新办刊思路,进一步提高杂志的质量,并尽快把杂志的经营推向市场。他要求,到2008年底,杂志的发行量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到2010年,发行量再增长50%,要使杂志真正成为宣传就业服务的窗口,同时要与相关新闻媒体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做好就业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就业》2010,(5):7-9
为推动各地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根据《关于开展2010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安排,人社部联合中残联,于去年底下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并于1月10日至2月10日组织开展了“2010年就业援助月”活动。  相似文献   

7.
谭劲 《西部财会》2007,(10):62-64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计9章69条,制定了针对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提出了"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该法规定了很多的大政方针,涉及宏观性的、政策性的措施,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全社会去共同改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2007,(10):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已于8月3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由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签署第70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在9月1O日召开的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国务委员华建敏同志作出重要讲话,对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华建敏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抓紧做好这部法律贯彻实施的准备工作,9月11日,田成平部长在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视频会议上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2008,(3):14-20
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就业工作的最高目标。党的十六大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毕军 《中国就业》2008,(4):49-49
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就业服务局紧密围绕公共就业服务事业发展大局,积极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公共就业服务各项工作的开展,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2007年3月,被安徽省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2007年12月20日,获“全国劳动保障系统2006-2007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单位”称号;2008年1月4日,获“全省劳动保障系统2006-2007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单位”称号,实现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大跨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就业》2008,(2):60-60
今年是《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开局之年,借“两节”到来之际,山东省威海市以“保障公平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带动2008年1月5日至2月15日的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普遍存在,自《就业促进法》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以来,就业歧视现象曾一度得到有效缓解。金融危机背景下,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为部分企业“超高标准”招聘提供了新的“土壤”,女大学生就业歧视似乎又有了新的“生机”,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重出江湖。本文就女大学生面临就业歧视的现状与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使我们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更好地应对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就业》2009,(1):20-28
2008年12月,北京市提出应对金融危机、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七项措施,主要政策亮点是: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民工群体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结合金融危机对我国各行业的影响及农民工在各行业中的分布情况做出分析,以此为基础对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就业》2012,(1):12-13
良性互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推进就业,探索良性互动之路。三十年中实现了经济与就业同增长,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0%,城乡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1%。在对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互动关系上,认识一步步深化,方向愈来愈明确。2006年提出"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2008年,将此写入《就业促进法》作为重要指针;直到"十二五"规划提出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正所谓"GDP减速,幸福加速",而幸福系于民生。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并始终将解决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摆在就业工作十分重要的位置。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困就业造成巨大冲击,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成为更加紧迫而艰巨的任务。2009年,各地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努力开展工作,不仅稳定了我国的就业局势,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面对严峻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世界各国纷纷从各自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稳定就业形势,促进世界经济尽快恢复,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其中很多国家的很多办法值得我们选取、借鉴。我刊将在本期和随后的几期中,陆续刊发人社部的相关系列文章。本期节选了人社部就业促进司许日华《关于澳大利亚就业若干问题的报告》,文章就澳大利亚政府在就业领域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梳理和阐释,并就我国的就业工作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就业》2007,(12):59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上年增加64万人。11月20日,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教育、人事、劳动保障等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针对08届毕业生的首场招聘活动也正式启动,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07,(10):1-1
2007年8月3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70号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定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就业促进法》是我国就业领域第一部基本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建设向前迈进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这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亿万劳动者的一大幸事和福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与工众网研究中心昨日联合发布《农民工就业趋势报告》。报告显示,农民工就业“短工化”趋势愈演愈烈,农民工每份工作的平均持续时间还不到2年。数据显示,农民工初次就业时间越靠后,每份工作的平均持续时间就越短,2000年初次就业的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持续3.8年,而2008年就业的农民工每份工作只持续1.4年。(2月9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