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就业》2006,(7):4-8
六月春城,繁花似锦,天高风清,景色宜人。为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审议“十一五”期间中国就业促进会的五年规划,研讨中国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的政策思路与实践活动,探索建立健全促进中国就业长效机制和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热点问题,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中国就业促进会的理事们,齐聚云南省昆明市,胜利召开了中国就业促进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中国就业促进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就业促进会五年工作规划》和《关于成立中国就业促进会公共就业服务等八个专业委员会的建议》,并对进一步加强就业促进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努力配合政府促进中国就业工作等方面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就业优先”已被列为“十二五”就业规划的方针和主线。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明确指出,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把“就业优先”作为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就业优先”的理念,把“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贯穿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始终。“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临新的、更加复杂的就业形势,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2009,(7):52-52
“文化炎革命”结束后,长期积累的就业矛盾集中爆发,靠计划体制的“统包统配”制度难以承受,靠传统的国营单位单一渠道和偏重的工业产业也难以吸收更多就业。当时的国家劳动总局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大力发展集体和个体经济开拓就业门路,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扩大就业空间,并在制度上对国家“统包统配”的办法进行改革,更多发挥劳动者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的积极性。党中央、国务院就此作出了重大决策,明确提出“三结合”就业方针,即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由此,开创了中国就业改革的新纪元。“劳动部门介绍就业”与国营单位安排就业相对应,但又不是统包统配,为以后的市场就业改革和公共就业服务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劳动保障》2010,(8):14-17
在“十二五”就业规划的编制中,专家们纷纷要求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基层就业成为扩大就业并实现充分就业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就业》2010,(2):1-1
当金融危机、“就业组合拳”、哥本哈根、“绿色就业”、海地地震、“大学生村官”、新疆雪灾、全国“两会”、“后金融危机时代”、“被就业”、“民工荒”、“95146”、“阿凡达”等等社会关键词,通过纸质媒体或网络平台,林林总总,喜忧参半,纷至沓来时,《中国就业》作为我国就业领域唯一国家级期刊,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领导下,始终坚持“三贴近”宣传原则,积极秉承正面报道主旨,严格恪守宁缺勿滥准则,又一次历经了风雨的洗礼,收获了付出的喜悦,与2009年握手言别;进一步点击着既往的不足,刷新着崭新的篇章,向2010年致意道好。  相似文献   

6.
2010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毕业即失业”“被就业”“啃老族”等现象的出现,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2010年两会,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阉题,有200多件建议提案关注大学生就业闻题。代表委员们纷纷献计献策,探寻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人社部信息显示,“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人左右,劳动力资源将达到峰值,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城镇平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大约为2500万人,与“十一五”相比,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综合考虑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城镇化加速、服务业加快发展等有利因素,以及出口趋缓、结构调整产生新的失业等不利因素,即使经过努力城镇新增就业规模继续保持在900万人以上,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两项加起来大概在1200万左右,供求缺口还是很大。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社保所以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服务主线,通过“四抓一送”,推进就业援助顺利开展。 抓摸底调查。通过社区劳动协管员对“4050”人员、低保就业服务对象、“零就业家庭”等人员摸底调查,掌握就业意向,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解答,针对其不同情况给出最佳援助方案。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就业宣传深入人心,必须使就、业宣传大众化,这是就业宣传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谓其“重”,是因为就业宣传是推动就业政策普惠到广大群众最关键的因素;谓其“难”,是因为就业宣传容易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吸引力和接受力,宣传效果难以量化把握。要想引起就业月觅务对象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作为中国最早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工业大省,不论是在经济总量方面还是在安置就业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省面临着国企体制改革、产业调整等诸多问题,由此引发了不同原因的就业问题。刚刚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其中就业问题成为“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的环节。目前,全省相当数量的企业,不仅工艺设备老化,污染严重,而且资金短缺、产品市场占有率低,这些问题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就业矛盾都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2011年6月9日,由人社部指导、中国就业促进会主办的“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专家研讨会在人社部召开。 中国就业促进会张小建会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研究员宋晓梧,国务院参事陈全生,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宜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就业》2013,(12):11-13
按: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那么“更高质量的就业”该怎样定义?就业质量的高低又该如何衡量?怎样使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更具操作性?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要求,中国就业促进会与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合作,开展了“关于中国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框架”的研究,目前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本刊就“框架”中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专门采访了课题组长之一的中国就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副主任马永堂研究员,请他为大家解惑答疑。  相似文献   

13.
体面劳动     
8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就业论坛,主题是“增长、就业和体面劳动”。“体面劳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概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厚坤 《中国就业》2007,(4):8-13
张家口市 “面对面”开展职业指导 “一对一”结对帮扶就业 从2003年起,张家口市桥东区为解决大龄困难人员再就业难的问题,在全区46个社区创建了“4050”人员职业指导室,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了有效的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15.
做好再就业和促进就业工作,是关系到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对于全面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将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现就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上海促进就业工作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就业》2012,(2):4-7
国务院审议通过促进就业专项规划,确立“十二五”就业事业发展方向 2011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这是第一个促进就业国家级专项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十二五”时期就业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是落实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抓手。《规划》围绕“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紧密结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12,(2):1-1
国务院发布2011-2015年促进就业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中国就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到中国国情实际。从长期来讲,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进入到现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就业》2007,(4):1-1
今年的全国“两会”,“民生”、“和谐”、“公平”、“公正”等,可以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代表、委员们议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也主要集中在医疗、教育、环保、农民32、住房、分配、反腐倡廉等问题上。往年代表、委员和全社会最为关注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声音似乎小了许多,至少排到了七八位之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2013,(12):32-33
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注重在抓好工作的结合上下功夫,形成促进就业工作的“六个结合”,有效破解了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20.
高平 《中国就业》2012,(1):36-37
近几年,城关区就业局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基层服务平台、职业培训、就业援助、考核管理、信息宣传等六大体系建设,用“360度”全方位、全覆盖,“一站式”的优质服务,全力打造城关区就业服务品牌——“民生就业360”。通过“民生就业360”,城关区就业局将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成为全兰州市乃至全省就业系统的佼佼者。但由于城关区人口密度大,每平方公里5760人。比位居全国第一位的深圳市仅少740人。辖区内就业岗位有限,就业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辖区内的“4050”人员、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更成了就业再就业过程中的“老大难”。近期该局正式筹建“城关区居家就业服务中心”,“居家就业工程”全面启动.以“居家就业”模式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