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就业》2014,(1):45-45
正甘肃省以实施全民创业行动为抓手,积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加大政策创新,强化就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全民参与创业的氛围基本形成,各地自主创业人数和新创办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吸纳和带动就业人数明显增加。截至2013年6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完成年计划任务的74.42%,同比增长10.42%,其中自主创业人员4.5万人,同比增长22.2%,自主创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比例达到15.6%;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2.69%,为近年来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巴东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先后历经葛洲坝、三峡、清江水布垭等水利枢纽工程,被淹土地40.25平方公里,搬迁安置及下岗失业人员达7万多人,就业再就业压力巨大。近年来,随着巴东一系列创业、就业优惠措施的稳步实施,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带动了全县3.2万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昔日打工"东南飞",如今已变成就业"凤还巢"。失业人员依托就业服务平台和招聘会,在工资、福利都不错的企业纷纷上岗;下岗职工依靠免费培训、贴息贷款等政策扶持,创办起百货商场、农家乐、花店等;返乡农民工利用自己所学和当地资源优势,创业带动农民养羊喂鸡,种植果树苗木……巴东这块热土上,如今正演绎着一幕幕创业就业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3.
徐刚 《中国就业》2013,(10):45-46
有工作才会有收入,有收入才会有幸福,有幸福才会有安宁,有安宁社会才会有发展。时至年中,翻出德州市2013年上半年"民生就业账",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份答卷: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4万人,困难人员就业303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7万人,就业技能培训2.94万人,全市新增创业5351人,带动就业1.97万人。各项目标任务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就业工作稳中有进,保持了就业局势的稳定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对德州的老百姓来说,"想就业、能就业、就成业"不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对德州这座城市而言,促进各类群体充分就业,已经化为一种润物无声的长期惠民举措。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2013,(11):11-12
今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按照部、省促进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坚持将就业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青年求职人数增多的“一增一减”就业压力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依然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截至三季度末,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4.27万人,实现再就业7.45万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6万人,培育自主创业1.2万人,创业带动就业9.31万人,全部提前或超额完全既定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4%。  相似文献   

5.
余乐 《中国就业》2011,(12):40-41
浙江省安吉县开拓职业技能培训思路,开展"淘宝网"网上创业培训,为各类劳动力搭建网络创业平台,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取得显著成效。自2008年至2011年,三年多来累计开办"淘宝网"创业培训班38期,培训社会各个层面学员3300多人,其中1097人成为"淘宝网"网店小老板,实现了网上创业的梦想,还带动了一大批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相似文献   

6.
张惟 《中国就业》2011,(12):11-12
2001年,经原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决定组建"天津市创业培训中心"(后更名为"天津市创业培训指导中心"),面向社会开展创业培训工作,组建至今,已有十年。十年间,天津创业中心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大学生等各类群体共培训52879人,培训后自主创业17529人,带动就业10.2余万人。同时,发挥创业示范基地的聚集和辐射作用,为全国各地培养师资人员150余人。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天津创业培训和服务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仅为天津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成为全国的先进典型,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4年,河南省新乡市各级人社部门面对经济新常态对就业工作带来的影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了全市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新乡市人社局荣获"河南省第二届创业专项大赛优秀组织奖"。就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超额完成新乡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2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9万人,再就业培训2.09万人,各项就业工作目标均超额完成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有效控制在4.5%以内。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和需求,浙江省绍兴市紧紧围绕充分、公平、高质量的就业目标,以开好"六辆车"作为主要手段与载体,完善城乡创业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和工作宣传,圆满完成各项就业指标任务。2014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1.48万人,引导和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6%以内,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创业就业、促进创业就业、和谐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2013,(10):48-49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探索建立创业带动就业新模式,健全培训体系,构建就业创业服务长效机制,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用工机制,积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整合创业基金4.96亿元,促进27.6万名劳动者创业,带动92.29万人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连续三年每年达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  相似文献   

10.
刘乃元 《中国就业》2014,(11):32-33
正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自2009年7月份被选为首批25个省级创业试点城市以来,按照"保就业就是保民生,抓创业就是抓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建立健全"五大体系",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及创业带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几年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7%左右;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余人;新增创业个体工商户8197户,年均新增1500户,新发展私营企业681家,年均新增创业企业130家,带动新增就业4万余人。  相似文献   

11.
川南重镇泸州,地处长江和沱江交汇处,素有中国“酒城”美誉,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泸州市就业服务系统通过实施“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培训”的“四送”措施,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完善和推行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公共就业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5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6万人,促进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2.16万人,带动就业3.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茗以内。  相似文献   

12.
创业是财富之源,就业之基。近年来,湖北省宜都市用统筹的办法,统筹规划、政策、机制,弘扬创业精神,搭建创业平台,培育创业主体,营造创业环境,支撑起创业平台,通过创业带动了就业。去年初至今年4月底,全市新增民营企业500家,达到100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4000户,达到1.3万户;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达到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400人。荣获省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县市、全国百佳全民创业示范县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潍坊市昌乐县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资金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支撑作用,实施"快易贷"工程,注重规范发放流程,强化全程管理,释放小额担保贷款效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为791名自主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450万元,贴息128万元,创业带动就业3568人。  相似文献   

14.
淄博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镇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仅城镇需就业再就业人员每年达10万人左右。对此,市委、市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淄博市的“五大民心工程”之一,通过发展经济、建立健全政府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加强技能培训、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等措施努力扩大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3年9月启动小额担保贷款至今,全市已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68万元,贷款贴息108万元,直接扶持3350名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再就业6200余人。  相似文献   

15.
数说     
《中国就业》2012,(9):17-1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表示,我国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4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7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4万人,完成全年500万人目标的59%。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5万人,完成全年120万人目标的79%。二季度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就业》2014,(9):28-29
正今年以来,江苏省常州市人社部门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就业促进专项行动,通过实施供需对接、创业带动、培训促进、就业援助、政策保障"五大工程",全面推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援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4150人;组织提供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3.88万个,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1.92万人,扶持创业3621人,带动就业1.96万人,均超额完成序时进度目标任务,保持了全市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积极创新开展就业创业工作,多梯次搭建平台,驱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全方位助推就业。全年共收集有效就业岗位35919个,城镇新增就业20904人,其中,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239人,帮助6109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114名实名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90%以上;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10743人,就业644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4%。  相似文献   

18.
劳动就业 200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9708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38.1%;第二产业21684万人,占27.8%;第三产业26603万人,占34.1%。年末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910万人。  相似文献   

19.
《数据》2004,(1):37-38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2003年,北京市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和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全年净增就业岗位20.1万个,先后安置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7.9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68.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3%,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0.
跨入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从2000年到2003年全省社会从业人员净增178.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2002、2003年连续两年达到47%;2004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3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万人,比上年增长22.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1%,比上年下降0.29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