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丧失了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应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其提供养老、医疗、就业、培训等保障。  相似文献   

2.
被征地农转非人员是进行了城镇居民身份登记的失地农民,属于失地农民的范畴,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被征地农转非人员。重庆市的被征地农转非问题具有典型性,目前全国对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的做法主要有商业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模式,而重庆市刚好经历了从商业型向政府主导型基本养老保险的转变。本文立足于重庆市“土地换保障”模式的具体实践情况,通过对重庆高新区的调研,对比被征地农转非储蓄式养老保险,重点介绍重庆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萌 《企业导报》2012,(15):16-1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致使许多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条件。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让农民能享受到城市化过程所带来的收益,已成为当今社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六年四月十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部分集体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为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的有关要求,现就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地农民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而产生的失去土地的农民.由于国家在征用农民土地的过程中以及征用后,农民权益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致使很多失地农民处于"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境地(白津夫,2005年).那么,如何保证农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权益不受损失,如何解决农民在土地征用后的社会保障问题,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稳健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随着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大量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大幅增加。1999年以来,全省被征地农民达200多万,而且在今后数年内,每年还有30万左右的增量,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作为统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便处于无土地、无工作、无保障的"三无"状态,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因此,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便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因为土地被征用而成为失地农民。为了解河北省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于2006年对廊坊市和涿州市城乡结合部80个自然村260户失地农民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实证调查的结果,探讨了失地农民的就业意向、就业选择和社会支持网情况,并提出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转变就业观念、培养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强化就业培训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交往范围、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农转非人员的住房安置,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日益引人关注。研究和解决农转非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对深入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创建和谐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转非曾是我国土地征用中安置失地农民的一项重要措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各项城乡改革的不断推进,农转非老化劳动力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域农转非老化劳动力基本状况的调研,分析了农转非老化劳动力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南岸区近年来以创“都市强区”为目标,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集体土地被征用的量越来越大,农转非人员越来越多。根据《重庆市征地补偿安置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第55号令)的规定,征用土地应依法支付征地补偿费、进行人员安置和住房安置工作。但在现实中,由于体制、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住房安置工作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使得一部分农转非人员变为新的困难群体,征地拆迁的难度越来越大,已较严重地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本对南岸区在安置农转非人员住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进行的相关改革,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提出几点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杭州市“城市东扩、旅游西进、跨江沿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地处杭州东部的江干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农民通过集体“农转非”后变成了“市民”,原来村集体的资产此时该如何盘活,使其保值增值,让广大群众受益?江干区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其一;《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开发成本科目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配套设施费和开发间接费等。目前,开发企业在以上六个成本项目中,有四个在核算中存在着不确定因素。一是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征用土地是该行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但土地征迁涉及到的农转非劳力安置等问题因多种原因而不能一次性解决。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部分地区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或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采取过两个措施,一是将大批土地被征用的农民的身份转换成“居民”,二是鼓励部分农民弃耕到小城镇务工经商。这两部分农民的农业户口除少数转为商品粮户口外,绝大多数被转为自理粮户口。自理粮户口是一种介于商品粮与农业户口之间的特殊性质的户口,它既不能享受商品粮户口在就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又不能得到农业户口在教育、保障等方面的照顾。由于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自理粮户口居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门、保障无份…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嘉兴市在加快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的面积较大,从1993年至今,嘉兴市区城市规划区内累计征地6.5万多亩,涉及失地人员4.86万人.如何妥善处理好土地征用与土地承包之间的关系,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嘉兴市从1993年起,开始探索"土地换保障"的征地新机制,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得到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城市化得到稳步推进,达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大量的土地被征收或征用,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新一届中央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明确提出为被征地农民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较为突出。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已经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群体风险问题,必须通过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化解。全省不少地区正在积极探…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是指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因工业化、城市(镇)化进程的需要被征用,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失去土地,由农村人转为城市(镇)人的人员。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事关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脱贫致富的根本利益,对平稳化解“三农”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肖锋 《民营科技》2011,(10):193-193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快车道,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也在飞速发展,被征用的土地将会大量增加,失地农民将会大量涌现出来,他们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也就逐步凸显出来,这是我们必须面对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出现了大批因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社会上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保障机制;实行覆盖广,多档次的保险缴费制度,解决失地农民医疗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