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就业》2012,(1):6-9
2011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强调: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回顾过去的"十一五",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共中央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五年间,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  相似文献   

2.
陶星  钱轩 《中国就业》2011,(12):32-33
"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苏省全面落实各项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保持了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5.58万人,创历史同期新高,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7%,低于4%的控制目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1792.84万人,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就业优先"是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就业优先"列为"十二五"就业规划的方针和主线。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正日益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早春二月,万物复苏;全国两会,如约而来。今年的两会,既是一个结点,更是一个起点。过去五年里,"我们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提高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水平,五年累计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973亿元,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800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30万人,保持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上一届政府向人民交上的就业答卷。  相似文献   

5.
蔡昉 《中国就业》2017,(4):10-12
2016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1314万人,已连续5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200万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并把实现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国土经济》2011,(2):25-27
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了强烈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信号。2011年,"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就业、住房、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将有什么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7.
<正>又是一年春好时。在这个生机勃发的3月,2023年全国两会与温暖的春风一同如约而至。今年两会恰逢换届之年,承前启后、意义非凡,引发全球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就业”一词近30次,“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取代了过去两年报告中的“六稳”“六保”,成为中央政府今年要突出做好的工作。“城镇新增就业1 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围绕就业,报告提出了今年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微论视点     
《中国劳动保障》2011,(4):14-14
"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全国两会,在亿万民众的热切关注下,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履职。本刊摘选了部分两会经典议题视点,"晒提案""秒议政",展现大量广博的民意理念。  相似文献   

9.
<正>菏泽市人社局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促进就业"十二五"规划,就业工作稳中有进,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截至今年9月份,各项就业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均超过时间进度,其中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万人,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GDP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蛋糕做大了,该如何让做蛋糕的人能够公平地享有劳动成果,能够分到越来越多的蛋糕,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两会上一个重要议题。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二五"规划中均明确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确定了中国逐渐从"国富"走向国民共富,走向民富优先的路径。此举让人们对收入分配改革在2011年的进展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1.
徐刚 《中国就业》2013,(10):45-46
有工作才会有收入,有收入才会有幸福,有幸福才会有安宁,有安宁社会才会有发展。时至年中,翻出德州市2013年上半年"民生就业账",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份答卷: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4万人,困难人员就业303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7万人,就业技能培训2.94万人,全市新增创业5351人,带动就业1.97万人。各项目标任务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就业工作稳中有进,保持了就业局势的稳定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对德州的老百姓来说,"想就业、能就业、就成业"不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对德州这座城市而言,促进各类群体充分就业,已经化为一种润物无声的长期惠民举措。  相似文献   

12.
回首过去五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5500万人,年均增幅24%,越来越多的人捧上了"新饭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500万人,比"十五"期间增加500万人;我国相继出台了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日渐完善。如何让农民工享有更多应得的权利和保障,使他们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使他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怎样缓解特殊困难群体就业难问题?对于当前一些就业新概念和就业新兴领域,又该如何看待、怎样引导?请看专家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资讯广场     
政策我国《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发布近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将新增就业450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在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14.
人社部于2013年10月25日举办的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传出消息,2013年全年就业目标已经提前完成。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066万人,提前实现年初确定的"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目标。与2012年同期相比,多增42万人。  相似文献   

15.
2005中国就业形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今年全国就业再就业的工作目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简称“95146”)。这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6.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2016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如期举行。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相似文献   

17.
<正>"十二五"以来,济宁市以落实国家和省促进就业"十二五"规划为抓手,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目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和扩大就业。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1.7万人、完成目标进度的90.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6万人、完成95.3%;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相似文献   

18.
数说     
《中国就业》2013,(4):17-17
900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3年就业工作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与2012年等同。过去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8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均取得明显成效,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8.7万人,同比增长1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1.3万人,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68%。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就业》2014,(1):1
正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又进入了新的一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真诚地向广大读者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由衷地祝贺全国就业战线同志们在过去一年努力奋斗取得的成就,更深深地感谢大家对就业宣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13年,是新一届党中央和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加快市场整合,全年全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00万人,城镇登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