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亮 《中国就业》2012,(4):44-45
江苏省宿迁市下辖三县七区,总人口543万,劳动力266万,其中农村劳动力202万。201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8%,控制在3%以内,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农村零转移家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353元,增长15%;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473元,增长19.8%,劳动者就业幸福感普遍提升。这与该市构建惠及城乡的积极的就业扶持体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一、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立足本地实际,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到2002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695.2万人,其中从事二三产业的达到1324.1万人,占35.8%,比1998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04.8万人,比上年增长8.6%。1998年到2002年五年间,全省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为233.14万人,平均每年转移46.63万人;五年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增长幅度依次为1.6%、3.3%、2.8%、3.6%、8.6%。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2012,(1):6-9
2011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强调: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回顾过去的"十一五",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共中央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五年间,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江苏省宿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政策优势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重点突出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中的责任和义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困难群体的就业保障、对多种形式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鼓励和扶持、人力资源市场的规范。  相似文献   

5.
刘亮 《中国就业》2007,(1):27-28
宿迁市宿豫区地处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现辖16个乡镇,总人口63万。其中农业人口53万,占全区总人口的85%。每年有25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内转外输。面对大量富余劳动力,该区立足于区情,大力实施“四项工程”,以大培训促进大转移。目前,全区各级各类职教培训机构达47所,现有职教培训机构教师451人,开设各类专业(工种)25个。2006年全区职业学历教育招生9000余人,在校生达1.2万人,输出毕业生3100人;全年短期培训4万人以上,培训人员全部实现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6.
刘琰  贾晓辉 《中国就业》2011,(11):52-53
山东省是人力资源大省,现有农村劳动力3400多万人,加快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技能促就业、能力促创业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技能扶贫计划”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集中对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失业返乡农民工、企业在岗农民工、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两后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54.6万人,196.5万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西宁市农村人口80万人,农村劳动力68万人,近年来西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西宁实际,以积极开发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为基础,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扎实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并为全市就业局势稳定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8.
周蕾 《中国就业》2012,(8):46-47
立足科学发展和深化城乡统筹就业,秦皇岛市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构建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了城乡就业协调发展,城乡就业总量平稳增长。“十一五”以来,平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农村新增转移就业5.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总量突破80万人,带动一产就业比重持续下降4个百分点,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何玉芬 《中国就业》2010,(11):24-25
石嘴山市总人口74.5万人,农业人口30.2万人(占总人口的40.5%),其中农村劳动力16.78万人。近来年,该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的要求,围绕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叫大平台”建设,通过各种扶持和保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就业、有序转移、保障权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秦皇岛市按照"转移就业无障碍、培训无障碍、创业无障碍、维权和参保无障碍"和"每人有工资性收入、每户有技能人才、每乡有输出基地、每县有劳务品牌、全市有劳务输出政策"的"五有五无"的劳务经济发展目标,不断巩固和提高劳务经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劳务经济产业集聚。全市106万农村劳动力,已经实现转移就业和阶段性转移就业80万人,其中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人员54.9万人;劳务输出33.1万人,其中境外就业7925人;年获劳务收益45亿元以上,其中年获境外劳务收益1.38亿元。农民人均年工资性收入3300元,充分转移就业乡镇已占乡镇总数的6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张亮  许建 《中国就业》2013,(5):42-43
宿迁市总人口555万,劳动力266万,其中,农村劳动力195万。建市之初,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劳动力增收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近年来,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推进以及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呈逐年上升态势。全市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6万个,其中技能型人才岗位2万个,人力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再造人力资源新优势,宿迁市立足市情,创新举措,在吸引人力资源集聚方面频出新招,吸引各类人才向宿迁集聚。  相似文献   

12.
高唐县把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放在保障民生的重要位置,改善工作条件搞服务,广开就业渠道增岗位,加快经济发展筑载体,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十一五”期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5.1万人,新增就业人员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就业》2012,(12):50
娄底市就业促进会积极落实就业政策,优化就业环境,加强就业服务,有效推进城乡就业,一年来,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45万人,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9万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73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实现动态清零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5万人。娄底市就业促进会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结构调整的特点,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在12个街道办事处、84个乡镇、256个社区建立标准  相似文献   

14.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是自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本文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分析了10年来政府组织推动劳务输出、内转外输并举、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等三个劳务经济发展阶段,阐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与引导,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所承担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为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力度,湖南省湘乡市确立了壶天、龙洞、棋梓等11个乡镇作为示范乡镇,积极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有序转移。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41.4万人,稳定转移就业27.87万人,是全年目标任务的293%,其中,各示范乡镇稳定转移就业17.8万人,  相似文献   

16.
许方良 《中国就业》2010,(12):17-19
常德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总人口6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1万人,农村劳动力278万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00万人左右。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其就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如何实现稳定转移就业,切实维护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群体的利益,该市积极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17.
朱冬军 《中国就业》2012,(12):26-27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现有110.3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8.46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7.25万人。该县针对本地劳动力存量资源逐渐减少、企业用工需求日益扩大的新形势,坚持"挤、培、稳、扶"四字诀工作法,积极创新农民就业创业机制,全面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创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新局面。前三个季度,该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5.22万人,其中农民创业4.37万人。阜宁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和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相似文献   

18.
2012年3月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出席会议并回答了记者提问。2012年安排城镇就业2500万人当前,虽然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在就业方面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所谓总量压力是2012年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人数达到2500万人,还要对近1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9.
严良军  丁杰 《中国就业》2006,(10):50-52
泰州市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全市502.7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1.54万人;劳动力资源总量242.6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92.04万人;全市现有被征地农民5.8万人,外来劳动力约25万人。近几年来,该市以贯彻落实“开发就业、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为目标,努力在全市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和城乡统筹就业格局。全市累计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4.93万人,转移比重67.33%,培训农村劳动力23.96万人。今年8月,劳动保障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将该市确定为全国首批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全面认识就业形势,增强扩大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过去的五年中,吉林省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应当看到,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就业形势正在发生新的较大的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就业工作任务依然是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一是三支劳动力大军交汇,城镇就业压力不减。未来三年,吉林省就业将呈现出总量大,新老劳动力、城乡劳动力相互交汇的走势。其中,以原国有企业并轨人员、集体企业失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主体的再就业劳动力大军,数量超过百万;以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初高中毕业生等城镇青年为主体的新成长劳动力大军,数量约75万人;以进城务工农民和失地农民为主体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大军,约200万人。再考虑到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国际市场变化对就业影响的不确定因素,未来三年的劳动力供给总量仍处于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