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与许多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加剧,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受害国和受贸易摩擦影响最大的国家。论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的贸易摩擦形势及其特点,指出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贸易摩擦将是我国无法回避、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形势,对贸易摩擦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特别是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大环境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占全球出口份额的比重超过9%,同时也使我国面临更多的贸易摩擦。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而曲折,各国保护国内市场和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仍将日趋激烈,我国仍将处于国际贸易摩擦的中心地带。如何应对有关国家针对中国的各类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案,维护企业利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日益凸显。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在总体上呈现逐年递增之势,而且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与此同时,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尤其2018年3月,美国以知识产权盗窃和强迫技术转移为理由不断对中国施压,并最终导致两国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发达国家凭借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明显的垄断地位,使其他国家的正常经贸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知识产权风险。因此,出现贸易摩擦是中国经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机制,提升知识产权贸易的抗风险能力,促进中国知识产权贸易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4.
2020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叠加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等不利因素,各国普遍采取了更具保护色彩的贸易政策,直接导致贸易摩擦不断扩大和深入,并呈现新的特点。剖析贸易摩擦的产生机理,贸易不平衡、价值链分工变化以及国内利益集团等贸易摩擦主要成因将持续存在。由此,未来全球贸易摩擦还将保持在相对高位,中国也将继续成为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贸易摩擦既是我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成因,也是结果,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当审慎评估,积极应对,为对外贸易和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空间。  相似文献   

5.
易海峰 《中国市场》2013,(48):38-39
自从实施经济改革对外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10年,中国一跃成为经济贸易额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国,同期贸易增长率超过40%。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贸易大国,国际经济格局和利益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继而,中国的出口贸易业遇到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问题。面对压力越来越大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市场,积极寻求化解中国贸易摩擦的解决方法,应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与增强,中美双边贸易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美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关注。在中美双边贸易额与贸易产品种类扩大的同时,贸易不平衡、贸易壁垒、贸易摩擦等问题也在两国双边贸易中不断体现。本文将从贸易数据、贸易保护的角度展开,分析中美双边贸易现存的问题与趋势,并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入世十年来,尽管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但中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总体处于比较正常的、可控的状态,为中国外贸发展创造了一个较为友好、宽松、稳定和可预期的贸易环境,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在曲折中前进。  相似文献   

8.
当今形势下,全球化战略成为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应从战略高度上,以全球为市场、以学习为手段,来积蓄国际化经营的知识经验和管理技能,培育能带来持久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构筑全新的竞争优势。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各国因自身利益而产生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受国际国内双重因素影响,我国也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贸易摩擦日益成为阻碍我国企业全球化战略发展的消极因素。为有效破解国际贸易壁垒,妥善处理贸易摩擦问题,推动国内企业向国际型企业成功转变,必须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入手化解国际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9.
陈春 《北方经贸》2009,(5):63-65
随着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这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分析保护贸易理论在现代贸易摩擦中的具体体现,各国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善贸易环境,减少贸易摩擦,促进世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共赢贸易.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外贸易量不断扩大,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在繁荣的背后蕴藏着危机。目前,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的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贸易摩擦的频发是一个阻碍我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主要障碍,因此,了解贸易摩擦,如何应对贸易摩擦成为我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过程中必须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不久前结束的两会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中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问题,这也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中重要的现实问题。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来看,一些国家实施保障措施是引发国际贸易摩擦问题的一个因素。对于中国来说,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在一段时期内,保障措施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将会进一步严重。中国应该积极发挥企业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中的作用,并注意发挥与企业相关的各种社会力量,争取成功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在世界经济的繁荣期,政府决策偏向自由贸易;经济危机后,世界各国在呼吁国际合作同时,却又采取着不同形式的贸易保护政策,尽管贸易自由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但各国的贸易保护却愈演愈烈,中国作为有着勃勃生机的新生经济体,受到多国政府的频频发难,已成为遭受贸易保护主义损失最大的国家之一,应对贸易保护已是当务之急。回顾别国在经济发展中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得到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中国家也竞相仿效,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泛滥,加剧了世界经济的衰退。中国对为此次经济危机下贸易摩擦最大的受害国和最大的目标国,我国的外贸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外贸易量不断扩大,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在繁荣的背后蕴藏着危机。目前,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的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贸易摩擦的频发是一个阻碍我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主要障碍,因此,了解贸易摩擦,如何应对贸易摩擦成为我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过程中必须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国际贸易摩擦日趋激烈。广东作为中国第一贸易大省,今后将主要面,岛以下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反倾销仍是主流,但与反补贴的合并调查成为新动向;技术性贸易措施摩擦日趋激烈;美国“337调查”将接踵而至;劳工标准壁垒带来的贸易摩擦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16.
经济复苏进程中,各国贸易摩擦与日俱增,全球贸易进入"黑暗保护主义".这种隐性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将导致经济全球化逆转,使贸易自由化受阻,加剧贸易摩擦引发贸易战,从而阻碍全球经济复苏,也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一系列难题.面对困境,必须转变观念,一方面,纠正贸易总体失衡,减少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坚持扩内需与稳外需并重,综合应对隐性贸易保护主义.同时,要坚决抵制贸易保护的诱惑,带头遵守世贸组织协定,与世界各国取得互信,共同抑制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世界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阴霾下,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国际生产网络遭到冲击,贸易融资形势恶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强,这一切都实质性地削弱了世界贸易的增长.目前全球经济前景尚不明朗,预计2009年世界贸易形势仍将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随着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世界大国的地位不断提高,中美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在这个过程中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不断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贸易摩擦和经济问题。本文对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贸易摩擦的原因和对策等方面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趋势增强,摩擦高发正在成为一种常态。到2017年,中国已连续16年居于全球贸易救济被调查国的首位,仅2016年,贸易救济的案件数量高达117起,由此可见,贸易摩擦正呈现出不断蔓延和升级的状态。本文在剖析欧美、新兴国家贸易保护常态化趋势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贸易摩擦的诱因传导机制,以此来为企业提供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全球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有五大特点,即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深层性,贸易保护主义的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的虚伪性,贸易保护层次和手段多样性,贸易保护主义应对的复杂性。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贸易带来五大危害,即使经济全球化逆转,严重冲击全球贸易、引发贸易战,使多哈回合久拖不决,把整个世界拖向更为深重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其危害性已引起世界关注,国际社会通过各种会议,采取共同行动,加以抵制;世界贸易组织也采取了许多积极的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通过三个渠道影响中国,使中国对外贸易出现萎缩,并成为世界贸易摩擦中最大受害成员,作者建议中国采取十二项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