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通过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健全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推进相关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等多种手段,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这是我国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为使绿色建筑更多地惠及民生,两部门提出,将引导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优先发展绿色建筑。力争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全面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发展研究》编辑部主办,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上海长三角人类生态科技发展中心协办,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承办的"低碳城市建筑领军者"第二期沙龙"区域视角下的绿色建筑发展"于2012年9月15日在上海举办。  相似文献   

3.
随着财政部颁布《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并同时下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涅》,推动光电建筑应用成为促进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我国光电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绿色建筑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近期加快绿色建筑发展的六大推动力,最后探讨了影响建筑节能和绿色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建筑节能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都多次强调,我国必须发展省地节能型建筑。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鼓励发展节能降耗产品和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节能绿色建筑已是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2006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这一年里建筑节能早已不再停留呼吁和呼声状态了,从国家到省市,建筑节能的指标都要求落实,强制一词逐渐渗透到建筑领域和房地产开发业,建筑业绝不能再等待和观望了。2006年1月1日起,《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的实施以及一系列的相关规定,无疑对正在开发和未来的建筑物建筑是否节能出手的一柄利剑。这几乎是历史上最为严格的建筑节能控制措施。因此引发了房地产业的强烈反响。如何面对今年推出的建筑节能的硬指标,本刊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能耗日渐加大。在朝着“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承担着重要使命。为实现节能、降耗、环保的目标,我国逐步加大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为全面落实《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安徽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安徽省建筑节能降碳计划》等法规文件要求,全面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本文中主要研究了安徽省装配式建筑中的干式工法复合保温隔声楼地面板的应用现状及对该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促进装配式干式工法复合保温隔声楼地面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构建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借助在科学研究领域广泛采用的模型构建、模型仿真及模型应用技术来搭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的思路.本文首先论述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的意义和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的构成以及构建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北京房地产》2008,(9):I0012-I0015
北京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本市既有非节能建筑和集中供热系统(以下简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项目管理,保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建筑节能发展规划》和《北京市既有建筑改造专项实施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9.
经济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建筑业的繁荣,但同时建筑能耗问题也日益严重,在能源稀缺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建筑业节能降耗迫在眉睫。文章从降低绿色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从建筑朝向和形状、窗户隔热和遮阳、墙体围护结构、人的行为、气候因素、建筑节能政策等6个方面对绿色建筑的能耗进行了研究,并采用ISM法(解释结构模型法)分析了这6个因素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气候因素对绿色建筑能耗影响最大,其次是建筑节能政策、人的行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节能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项目背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实施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指引,土地综合整治已成为推进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2018年11月,上海市出台《上海乡村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及《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征和大都市郊区特色的上海农业农村新风貌。  相似文献   

11.
从2013年1月1日起,北京市新建和改扩建小区在设计中必须加入分户热计量和设置室温自动调控装置,冷了热了市民都可自动调节,同时12层及以下居住建筑还将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近日,由北京市质监局和北京市规划委联合发布的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891-2012),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在国内首次提出建筑节能设计75%的要求,高于国内相关国标和行标,同发达国家水平相当。据了解,该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标准在建筑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上海市政府日前发布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上海新建民用建筑从今年下半年起,原则上将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等到2016年,外环以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凡技术上适合的,原则上将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具体来说,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三项目标,包括:提高本市新建民用建筑的绿色标准,从2014年下半年起,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曾露嵘,湖南人,毕业于同济大学供暖通风与燃气工程专业。从事空气过滤及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及应用1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所承接项目中获鲁班奖2次,钱江杯3次(浙江),白玉兰奖2次(上海)。为推动山西绿色建筑发展,建设美丽绿色山西,同时为山西绿色建筑事业培养绿色建筑实用型人才,2015年2月,山西绿建科技有限公司在太原成立。日前,记者采访了山西绿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曾露嵘。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绿色建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4年全国建筑节能方面投入将超过40亿元,到2015年,全国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m2以上,2020年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提升至50%。随着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各行业、各类别建筑践行绿色理念的需求也不断提出,目前,业内人士翘首以盼的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于2015  相似文献   

15.
《北京房地产》2006,(8):I0016-I0016
经审查,批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等十四个单位编制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一)》等十二项标准设计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自2006年9月1日起实施。原《外装修》(03J501)标准设计同时废止。 附件: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名称及编号表  相似文献   

16.
建筑节能是世界性的大潮流和大趋势,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是21世纪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热点.节能和环保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建筑节能的关键又在于提高能量效率,因此无论制订建筑节能标准还是从事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都应把提高能量效率作为建筑节能的着眼点.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对建筑节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节能建筑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随着人们对住宅舒适性及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高上海总体质量水平,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2]9号)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一.质量发展现状 自《上海市质量振兴实施计划》于1997年实施以来,本市质量工作协调机制基本形成,质量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质量基础建设逐步夯实,质量发展环境日趋优化,企业质量主体意识逐步增强,总体质量水平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追求环保节能建筑逐步已成为人们的向往,同时国家行业强制性建筑节能规范的编制和实施也推动了各种建筑节能材料的迅速发展,从而人们更加意识到建筑节能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法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领先性能源与环境设计评估体系(LEED^TM)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推出的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以下简称LEED)。该标准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一部可度量、具体化的市场解决方案。被认为是设计、建造和认证世界最绿色、最好建筑的前沿性评价体系。我国目前正在执行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和《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均借鉴了其中的内容。LEED所体现的技术开发与市场开发互动关系,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我国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事业的重要环节,尤其在我国建筑节能处在起步阶段,积极开展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创新,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北方建筑特点重点介绍外墙外保温及门窗保温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