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广东地区早籼稻储存期间水分、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发芽率等储藏品质指标进行了跟踪检测,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法每3个月检测1次。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供试稻谷水分、发芽率和品尝评分值均逐渐下降,脂肪酸值逐渐增加,色泽气味正常。利用常规储粮技术储藏早籼稻,历时2年6个月后,所储早籼稻接近或已属于轻度不宜存。  相似文献   

2.
准低温储藏条件下东北大米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产东北大米水分高、南北温差大,在南方地区不易储存,尤其难以安全过夏.利用准低温储藏结合化学药物密闭储藏试验,总结出让高水分东北大米在南方地区储藏6个月左右,且品质依然良好的方法.结果表明,试验大米在2010年3-8月份的储藏期内,品质依然良好.  相似文献   

3.
南方地区东北大米储藏保鲜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北新产大米水分高,在南方易发热霉变的特点,借鉴传统的大米储藏保鲜技术,根据本库仓房条件,通过常规储藏与密闭熏蒸储藏技术对比试验,摸索出密闭熏蒸储藏技术可使东北大米储藏3-4个月,不会出现明显的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4.
选取华南地区大米作为实验材料,探究了准低温储藏覆膜储粮技术对大米的品质变化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大米堆是否采用覆膜,其平均粮温和最高粮温下降趋势基本相同,且与入粮时的基础粮温有紧密联系。采用准低温储藏覆膜方法,实验大米的脂肪酸值上升幅度小,品尝评分值基本无变化,实验大米的水分下降幅度是未采用该方法大米的50%。在准低温储藏覆膜的条件下,大米堆温度维持在16℃左右,害虫不易生长繁殖,实验大米堆和对照大米堆均可较长时间维持无虫状态。该方法适用于华南地区大米储藏,可延缓大米品质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研究在高温高湿粮库中使用食品级惰性粉防治稻谷储藏害虫对稻谷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食品级惰性粉使用一年后,各试验仓稻谷的水分、黄粒米、脂肪酸值、出糙率、整精米率和色泽气味等储藏品质指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因此,惰性粉储粮技术具有防虫效果好、不影响稻谷储藏品质等优点,是一项值得大规模推广的绿色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模拟准低温储藏条件储藏大米,对大米糊化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米峰值黏度、大米最终黏度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先降后增,在20℃和25℃储藏的大米峰值黏度、最终黏度显著高于在15℃储藏的大米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大米回生值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最高达到700.67,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变化不明显;大米崩解值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先降后增,最高达到1 951.67,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变化规律不明显。因此,低温储藏能够延缓大米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7.
对10种不同产地的粳米、籼米以及糯米的自身理化性质与其食用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定与分析。通过理化试验、质构试验以及RVA糊化试验进行分析测定。大米的理化指标有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值、粗脂肪含量,水分含量;食用品质包括峰值粘度、最终粘度、起始糊化温度、米饭的硬度、凝聚性、胶黏性、回弹性与咀嚼性等。试验结果表明,大米蛋白质含量与米汤的干物质呈显著负相关(P0.05);直链淀粉含量与米汤碘蓝值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粗脂肪含量与米饭膨胀体积成极显著负相关(P0.01)。大米经过RVA糊化,直链淀粉含量与峰值粘度,最终粘度成显著正相关(P0.05),与回升值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起始糊化温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直链淀粉含量与米饭的硬度、凝聚性、胶黏性、回弹性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脂肪酸值与硬度、胶黏性、咀嚼性成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发现不同品质大米差异显著,其中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米饭品质最关键的因素,其余理化指标也与米饭的食用品质具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对快速筛选优质大米,建立大米自身品质与其食用品质直接联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常温储藏1年及未储藏的甬优9号、甬优12号、甬优15号、甬优1540、秀水134、嘉花1号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新鲜度、脂肪酸值、食味品质、发芽率等储藏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在稻谷水分为11.8%~13.4%的条件下,2017年收获的优质稻谷常温储藏1年后与2018年收获的相同品种优质稻谷比较,其新鲜度、食味品质、发芽率有不同程度下降,脂肪酸值上升。籼粳杂交稻谷比粳型稻谷更耐储藏,储藏品质下降最快的是晚粳稻谷秀水134和嘉花1号,其次为粳型杂交稻谷甬优9号和籼粳型杂交稻谷甬优12号,籼粳型杂交稻谷甬优1540和甬优15号各项储藏指标变化幅度最小,耐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对分析不同储藏条件下优质稻谷米汤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24个月储藏之后,米汤固形物含量显著下降,总体呈波线型下降趋势;各层之间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上、中、下3层的下降幅度依次减小;储藏温度对米汤固形物含量的降低有一定的影响,但各温度条件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黑龙江产稻谷为原料,利用适度加工技术,得到留胚率在80%以上的留胚米,研究储藏温度及包装材料对留胚米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会加速脂肪氧化,也会造成留胚米在储藏过程中的水分值降低,低温有利于延缓留胚米脂肪酸值升高。采用PA/PE包装材料和PA/EVOH/PE包装材料对留胚米进行真空包装,经过115d的储藏后,虽然PA/EVOH/PE包装材料的脂肪酸值略低,但是两种包装材料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百花园     
四招识破“整容大米”最常见的大米“整容”术是陈谷新碾,一些大米生产商把存放了几年的谷粒打成冒牌的新谷新米,所以从外观上看和真正的新谷新米没啥两样。另有一些商贩把去年、前年的大米重新碾一遍,做一次“整容”,虽然这样加工过的大米比原来的大米小了一圈,但是不仔细看还是无法辨别出来。还有一些不法商贩在陈米中掺入水,甚至用油和蜡来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后的大米看起来非常顺眼,又光又亮,晶莹剔透。但是掺水后的大米储存时间很短,一般在半个月内就会发霉、变质。用油和蜡抛光的大米吃起来感觉很怪,如果用的是工业油、工业蜡,还可能…  相似文献   

12.
现代高大平房粮库储藏后期度夏会产生局部高温,研究不同控温工艺对品质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现代粮仓储藏后期开展内环流均温、风管机空调降温等多项低温储藏技术,并比较分析上述储粮控温技术与传统控温技术的效果对粳稻的敏感指标水分、脂肪酸、脂肪、糊化特性等指标的影响,以获得最佳储粮控温工艺。结果表明:华东地区37号试验仓通过粮面压盖、PEF保温材料、夏季风管机空调结合内环流均温达到准低温储藏效果和保水保质效果,水分含量、脂肪酸值的变化速率均为最低(0.16%、6.4%),进而控制食用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实仓储藏条件下,充氮气调、准低温、常规储藏3种储藏方式对小麦储藏品质的影响。检测指标包含水分、发芽率、降落数值、干面筋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等,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法。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小麦的品质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劣变,充氮气调储藏和准低温储藏各项指标的变化较常规储藏慢,能更好地保持粮食品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分析东北4种优势品种粳稻在5个温度(35℃、30℃、25℃、20℃、15℃)条件下储藏120d的品质变化规律,指出储藏温度、时间与指标间的关系,确保储藏期安全。结果表明,高温使粳稻的脂肪酸值上升速率加快,增加量为11.33~18.66mgKOH/100g,低温下脂肪酸值增加量仅为2.45~5.68mgKOH/100g;高温下脂肪酶活性变化量为4.8~9.2mg/g,低温下脂肪酶活性变化量为1.0~3.9mg/g。30℃下4个品种粳稻电导率值均达到最大,随着储藏时间增加,电导率值逐渐增大。温度对a*值和b*影响显著,初始水分含量对L*值影响显著。对粳稻的脂肪酸值(F)、脂肪酶活动度(X)、电导率值(P)与储藏温度(T)和储藏时间(D)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储藏温度和时间是影响这些指标的极显著因素,且都符合W/F/X/P=aT+bD+c(P 0.01)的二元线性关系,可用于粳稻储藏过程中相关指标的模型预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采取五面薄膜密闭+膜下机械通风+全仓门窗密闭、环流熏蒸的两栋散装储存晚籼稻谷近3年的质量检测;并利用培养箱、空调将水分为13.0%、14.0%、15.0%左右(±0.1%)的晚籼稻谷,采用调质保湿密封与自然通风恒温的方式,在20℃、30℃的温度下,储藏2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特定环境中储藏的稻谷,含水量≤14.0%,温度在20℃以下,品质变化较小;含水量≤13.5%的晚籼稻谷,在常年仓内粮温为20℃以下的储藏条件下储藏3年后,仍为宜存粮。因此,储备库入库的晚籼稻谷水分验收质量标准可在13.5%的基础上提高0.5%为宜。  相似文献   

16.
小麦储藏品质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来自河南省6个典型地区2006年收获的90多个不同品种的小麦样品在40℃恒温箱中作模拟陈化处理,每20天测定一次样品的面筋吸水率、SDS沉淀值、降落数值、电导率等指标,讨论了各指标与储藏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落数值、沉淀值、面筋吸水率用于小麦储藏品质的评价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电导率则是一个简单、实用、很有前途的小麦储藏品质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一、鸡蛋米汤。每日用1千克小米(或大米)熬稀汤,乘热加2个鸡蛋,用木棒打开蛋黄,待温后喂或灌服,连续2—3周可复壮。  相似文献   

18.
普通晚籼稻和优质晚籼稻在不同储藏条件下碘蓝值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了不同储藏条件下优质晚籼稻和普通晚籼稻的碘蓝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通过分析可知,储藏11个月后,普通晚籼稻与优质晚籼稻的碘蓝值均出现了下降,优质晚籼稻碘蓝值下降的幅度要大于普通晚籼稻。在35个月的储藏期内,普通晚籼稻碘蓝值的平均下降率约为19%,优质晚籼稻的平均下降率约为37%。温度控制对减缓普通晚籼稻和优质晚籼稻碘蓝值的下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央储备粮宁乡直属库6年来的储藏探索表明,晚籼优质稻在湖南的自然条件下,通过控制入库质量、结合入库期间和入库结束后的机械通风、度夏期间除湿机控湿、谷物冷却机控温等措施,可以确保平均水分在15.5%以内的晚籼优质稻安全度夏,一年内保持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有粮食企业的大米在市场上严重滞销,价格高于市价是一个重要因素,质量缺乏竞争力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而质量上的差距主要不在于加工上,而在于粮食内在品质上。本文从提高原粮品质入手,探讨大米质量的有关问题。一、粮食市场大米质量面面观粮食实行价格和经营开放后,城镇市场供应的大米主要来自3条渠道:一是国有粮食部门大机器加工批零出售;二是个体经营户用组合米机加工经销;三是农民用黄谷米机加工自销。3种来源的大米,加工上的质量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国有米厂的大米按国标加工,精度、碎米、杂质、水分4项主要指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